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视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行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具体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学习美术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逐渐明白学习美术的重要性。教师倘若还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做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农村孩子从小生活在自然和自由的环境中,很少有读书看报的机会,难得有美术的涵养。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原有能力,从培养兴趣入手,上好美术课,从而使学生的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美术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堂美术课要上得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就要营造一种吸引氛围,让学生大显身手,从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一个吸引点,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日快乐》一课时,教学生以唱“生日快乐”歌的形式导入,在优美的旋律的激趣下,学生兴致高涨,在学生自主表现时,我又将这支明朗、欢快、节奏愉悦的歌曲贯穿于学生自主表现活动的始终,有美妙音乐创设的情景,学生创作出了一幅幅主题突出、构图饱满、色彩鲜明、又极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在教学《宋体美术字》一课时,因为该课是基础知识广和操作技能强的课,教学难度大,理论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也不愿意听。所以课一开始就跟学生进行写字比赛,看谁的字写得最好。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字令学生们折服,接着我趁热打铁,说我写的是美术字,从而调动了学生们想写好美术字的胃口。为了让学生把握特点,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教师再进一步讲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学生自主表现时教师又将学生之间对比,然后,从每组选出写的最好的学生上黑板比。课堂教学充满了竞争谁也不服输的气氛笼罩教室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利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制作泥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黏土,马铃薯、红薯同样可用;没有积木,山上的茅草茎、秸秆同样可以做造型;漫山遍野的树叶、树皮、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猫头鹰、用茅草茎编成的风车、用竹管做成的乐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美妙极了。让学生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相结合,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它不但要运用到美术的语言,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肌理等并进行艺术抽象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选择适宜的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工制作等。学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从而体验创造的独特魅力。
  五、利用美术作品展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身处穷乡僻壤,没有大型的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参观,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展览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开放课时开办学生绘画展览、特色手工剪纸展览;在三年级开办各种各样的鞋(手工做鞋)展览、头饰展览等。看到同学们自己的作品都在展览之列,每个学生都美滋滋的。在学生展出作品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作品一并展出。通过此举,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更让校园增添了些许艺术的气氛。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感受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如何使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由喜欢数学到自觉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
期刊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小学生
期刊
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渠道。所以,在课上我注重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构建自主识字的课型。  1在任务中识字:如让学生在识字中“过关”,即必须掌握的字,一定要弄清生字的音、形、义。  2“做动作”识字。
期刊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爱跳和爱模仿,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可塑性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英语和使用英语并发展各种能力。根据小学生的上述特点,将游戏活动应用于英语教学是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的。  一、唱一唱  通过听、唱英语歌曲来学习英语是小学英语教法是有效方法,歌曲能以其欢快的曲调
期刊
这种模式可以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使自己在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格养成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本文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成,包括教师启动、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练习巩固,还有注意事项,包括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及其实施原则。  现代教学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
期刊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正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呢?  一、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自由培育;给孩子一面画壁,让孩子自由挥笔。顺孩子之天性,就孩子之喜好,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期刊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的创新潜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
期刊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准备、选择和设计实验材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而我们农村的科学教师哪怕是专职教师至少也要担任两个年级的科学教学,对于平时实验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大到实验仪器,小到一张纸、一根线都得亲手准备,忙碌过后我也常常静下来反思:教师给学生准备材料,上课固然省时,因为实验现象大多在教师掌控之中,但这样的探究是学生们真正的探究吗?是学生们的自主探究
期刊
一、思想教育  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就应组织学生收看有关电视节目。当屏幕上五星红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应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争光的愿望,让他们学习健儿们,特别是残奥会上的健儿们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利用小学生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学习有趣的体育竞赛与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认识一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
期刊
如何把诗词的朗读训练更好地落到实处呢?本人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总结出遵照课标,结合教学进程,将朗读训练划分为三个步骤,系统实施的教学思路。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力“正确”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是朗读训练的基础,任何好的朗读都要以读准字音为前提,对朗读习惯和能力形成中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这也是达到“正确”的初级目标的基本环节,所以要切实明确每个字的发音,重点是区分好平翘舌,前后鼻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