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市漫游者到文化行者——解读汤亭亭《孙行者》中的族裔空间与文化身份书写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以魏特曼·阿新的都市漫游为叙事线索,表达了对于美国华裔的族裔空间和身份书写的思考.阿新在漫游的过程中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无所适从和焦虑不安背后透露着他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无所归属感.通过自我调控式地观察、叙述和反思族裔空间,阿新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起文化行者的责任,试图通过戏剧演出来彰显本族裔的文化记忆和文学传统,以集体的力量构想出"多元共存"的世界愿景.本文借由分析小说中阿新由都市漫游者到文化行者的自我嬗变,来深入剖析都市漫游所呈现出的种族化空间,以及华裔移民在多元文化和世界语境中建构文化身份和华裔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加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提升”的要求.本研究通过选取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选取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术共同体建设、关键词聚类等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议题的研究自2012年以来有了大幅度提升,相关研究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也经历了“对外宣传—对外传播”“让世界知道中国—让世界
当前,投屏应用正在给媒体生态带来深刻影响.从电视媒体层面看,投屏应用为其带来新的危机,竞争优势被进一步压缩;从电视媒介层面看,投屏应用将拓展其发展空间,使家庭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社交属性得到彰显;从整个媒体生态层面看,投屏应用将实现多屏间的真正互联互通、媒体内外部间资源的顺畅流动和媒体形态的加快演变,进而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移动互联时代,以媒介技术为中介的城市空间实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个体与城市对话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抖音网红城市青年群体的打卡实践作为观察人与城市的互动方式,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田野调查的质化研究方法,探寻网红城市不同群体的地方想象.研究发现,网红城市中的外部群体通过媒介朝觐与“偶然性相遇”实现新刻板城市意象的再生产.小众打卡成为内部群体应对家乡网红语境的空间实践方式,最终内部群体形成小众共同体,产生与外部群体的文化边界.移动媒介使用者基于地方参与式的媒介书写实践,生成兼具互文、流动与独一无二的数字地方感.这
从旅游纪念照到网络打卡照,其传播空间和场景超越个体范畴,传播特征从“身份在场”逐渐过渡到“身体在场”,形塑身体成为视觉传播的关键.卢克斯三维权力观更能洞悉网络打卡照背后的微观权力作用机制.网络打卡照的传播决策不再仅取决于个体的意愿,更多受制来自于流行产业、网络平台、社交群体、互动效果所衍生的微观权力.
网络原住民将数字化生存整合进日常生活之中,他们时刻处于连接与被连接的状态.作为一种新媒介形式,媒介化时代数字遗产深刻地影响互动机制与悼念文化.数字遗产延伸了个体在时空上的沟通能力,产生了新纪念活动,并作为交互媒介使主体间双向互动交流成为可能,进而影响个人的数字展演.
媒体融合颠覆了传统新闻业已形成的传播方式、传播关系、传播理念和传播规律.本文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载体、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受众等的重构和基本规律,认为强化媒介与人深度交互的思维,才能将媒体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简单相加的“浅融”推向技术与人相互影响的“深融”.
面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底层阶级遭受的社会不公和经济压迫,杜鲁门·卡波特把《冷血》的叙述聚焦于无意识犯罪的心理机制.罪犯的"无意识之思"体现在梦境叙事、人物刻画和创伤童年叙事中,折射出罪犯无意识里对超我客体的恐惧、理想自我的嫉羡和过渡性客体的缺失.这三种客体关系根源于罪犯畸形的原生家庭和经济不公与阶级固化的美国社会.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分析卡波特的罪犯心理机制叙述,发现他的叙述呈现范式化,人物刻画矛盾重重,揭示了卡波特把《冷血》中的多人谋杀案定性为无动机犯罪仅仅是一种服务于其批判美国统治的想象
《林肯在中阴界》通过聚焦于一群停留在中阴界的亡魂来编写美国总统林肯和南北内战的故事,表现出对暴力与死亡特殊的历史意识.小说在叙事上以夸饰死亡来强调历史超越理性认知的不可再现性与无逻辑性,又以对死者私人意识和个体死亡经验的重视重建了现实主义对"人"的关注.作者不仅继承了后现代颠覆传统,更游走于讽刺与诚恳的叙事态度之间,以死亡叙事在诗学层面上再次概念化了美国历史,并于奇幻性与合理性之间取得了一种基于张力的平衡,是对美国国家统一神话的晚期后现代式重写,具有明确的政治指涉.
迈克尔·夏邦时常回归犹太历史并对其进行偏移、反转或颠覆等不同程度的重构.其犹太历史重构以"时间的架构"为界,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深层时间预期"和弥赛亚时间.前者借用当下或未来思维在超越性的深层时间里渗入作家的预期,而后者是一种永恒进行和无限绵延的宗教时间概念,涵盖乌托邦式的期待和延迟模式.夏邦从预期的视角重新整合犹太历史的深层时间,并从弥赛亚时间的内涵中审视"当下的时间"对历史和未来的聚合,其落脚点是对大屠杀创伤的治愈、对极端复国主义行动的抨击以及对犹太民族传统标识的寻绎及当代拓展.
阿米里·巴拉卡的代表作《荷兰人》是一则神话体系观照下的镜像书写.剧中,巴拉卡将自我分裂为黑人中产阶级男子克莱和社会底层白人女子卢拉,使其以美国社会边缘人的共性建构了精神对位的理想镜像,目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对自我欲望进行审视.同时,巴拉卡还通过互文指涉和戏仿,将基督教、希腊与非洲三大神话体系置于现代政治语境中,建构了一个稳定的集体潜意识中心.通过神话体系观照下的镜像书写,巴拉卡以自我欲望为起点展开他的政治想象,为所有身处生存困境的现代人提出了获得整体性救赎的政治思路,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启示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