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铁拳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那一行字,初怀敬心里“唉”了一声,表示惋惜。毕竟,他和白静山是十分熟络的:春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白静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市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县之长,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极受瞩目的。这一条消息很快就在全市传开了,春江县更是家喻户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还伴随着一个疑问:还会有谁?
  初怀敬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又没有自己什么事,惋惜后,该干吗干吗。
  但有消息不断传来,好像“植物大战僵尸”一样,传言一波又一波:今天一个,明天两个。初怀敬的心里都有些痒痒了,恨不得到对面的纪委大楼里问一下,但他还是忍住了——好奇害死猫。不过,很快,就有眼神对他躲躲闪闪了。消息里,“终于”有了初怀敬的名字。初怀敬觉得郁闷。传说,他收过别人的大礼,宴请白静山,安排一个人到某局做副局长。至于哪个局,各家说法不一,甚至有人说去了“殡葬管理局”,简直是胡说八道。
  初怀敬虽然觉得愤懑,但想到无风不起浪,他还是认真地梳理起来:他和白静山是在一个培训班上认识的,当时同样级别,副科级。后来,白静山跑得快,干到了县长,但似乎没有怎么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偶尔聚聚,喝一杯小酒;偶尔发发微信,交换两个引发大笑的段子……
  在白静山那里,初怀敬想要维持一个隐士的形象。这使得他和白静山并没有别的来往。初怀敬的朋友圈像是个闲人云集的地方,也的确没有人找初怀敬帮过什么忙——初怀敬有时也会略有一点儿失落,觉得别人没发现他自己其实也是有一些可用的人脉的。不过这都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正经事还忙不过来呢!
  几天后,初怀敬倒是想起一件事,他想,或许就是传言中的那件“局事”。
  好像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因为后来他脱下衣服骂人的细节太深刻了。那天白静山到市里来开会,就邀了一群人吃饭、喝酒。中途,一个流浪歌手进来唱了几首歌,其中有《鸿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大家很开心——不用自己埋单,又没有什么硬任务,就是捧个场,大家没理由不开心。
  初怀敬想起,自己的电话响起来后,王春明就来了,还带着一个唯唯诺诺的小个子男人。王春明是一个酒商,初怀敬从来不喝他那里的酒。“都是假酒。我不喝。”他对王春明这样说。王春明总是讪讪地一笑:“不假不假。”但初怀敬真的做到了不喝王春明的酒。
  初怀敬的酒劲儿到了“上听”的环节,王春明打来电话,他没多想什么,就把地址告诉了王春明。初怀敬没想到,几乎自己一放下电话,他就到了。
  初怀敬拉着王春明给白静山敬酒:“你的假酒,以后给县长做基层接待用酒,但不能喝出人命……”
  王春明说:“不假不假!”
  “到底是酒不假,还是我说的不假?”初怀敬哈哈大笑,干了一杯。
  “嘿嘿!都不假都不假!”王春明好脾气。
  王春明是那种在任何场合都没事又都有事的角色。有机会,有圈子,他都会挤一挤。初怀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掺和,不干涉,无态度。
  初怀敬端着杯子,去和那个流浪歌手碰杯。他觉得和那样的人碰个杯、一仰脖是一件很爽的事。
  等他回到座位,發现王春明拉着那个小个子男人,端着空杯,在和白静山比比画画地说什么。他没在意,坐下来,灌了一大杯凉白开水。这时,他听到王春明说:“县长,这个事,拜托啦!”
  小个子男人点头哈腰地说:“谢谢县长,谢谢县长!”
  这是这个热闹的现场里无法热闹的声音。初怀敬不知他们说了什么,他想,那么,白静山凭什么点头呢?他看了一眼白静山。白静山向他举了举杯。这时,初怀敬突然意识到:也许白静山以为是我设的局呢!
  想到这里,初怀敬噘起了嘴,好像这样可以把酒劲儿压下去,使自己更清醒一样。
  王春明用空杯和白静山碰了一下,白静山竟然很认真地仰头把酒喝下去了。小个子男人也凑过去,要碰杯。——这时,初怀敬突然觉得气往上冲,他站起来,用力搡了一下小个子男人:“你拿个空杯晃什么呀?妈的,这是县长……县长,知道吗?”
  小个子男人惊讶地后退了半步。
  “我们在这里叙兄弟情谊,你来得——多余!”初怀敬大声地说。
  这句话,语气里含着冷气,迅速让现场的人感受到了。
  一下子静了下来。
  王春明走过来:“没事没事,多个朋友多条路……”手摁在初怀敬的肩膀上。
  “别跟我扯!”初怀敬用力甩开,“这里是朋友相聚!不是你的市场!你以为是‘路’,你这是添堵!”
  “不是不是,是……”王春明皮笑肉不笑地走上前。
  初怀敬觉得有一股火直冲头顶,他用力扯开了衣服,然后,他把上衣揪下来,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王春明的鼻子骂起来:“王春明!你个王八蛋!这些都是我过命的朋友,大家‘相逢意气为君饮’,你算什么东西!这么好的气氛,让你给破坏了……”
  初怀敬越说越激动,练过散打的他竟然对着王春明挥起了铁拳!
  ……这件事过去后,初怀敬很久都不联系白静山和王春明了,他当然有点儿后悔自己的拳头:失态了,有点儿羞羞啊!
  传言中的“局事”也许指的是这个。如果是这件事,初怀敬就没有那么忐忑了。但,人家会信吗?想到这里,初怀敬又忐忑了。当时,他担心被谁多事拍下来,现在想:如果有人拍下来,该多好啊!
  大约是三个月后吧,白静山被移送司法机关,初怀敬一身轻松。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今夜,秋风飒飒,月亮很圆,月光好像是被风吹进窗口的,照出一地凉凉的银白。  满头华发的刘岳江和两鬓微霜的妻子张晓岚并排坐在床头,痴痴地望着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家国图》。  他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回老家去了。  老家在湘西吉首乡下的天风镇。  他们在这座湘中的工业重镇株洲,一待就是十五年。  老家的房子由一个远房侄儿看管,他经常会去打扫、通风,房子随时等待主人归来。儿子儿媳为他们置办了崭新的被子、床
期刊
人老了,都想安度晚年,可有人不这样想,而是只看当前,不考虑今后。换句话说,是不动脑子,得过且过,不管春夏与秋冬。这就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不记事,也不想事,脑子里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一天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见娘在我的卧室里跟人说话。饭做熟,仍听到她在说话。我清楚我的卧室里没有别人,就进去查看,娘正面对挂在墙壁上的那块巴掌大小的照脸镜絮叨。我问:“您在跟谁说话?”“那不,一个来看我的老太太。”娘说
期刊
老人两只手哆哆嗦嗦地穿衣服,他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一颗黑圆纽扣的边缘部分,左手无名指的半个指肚已经伸进狭窄的扣眼。刚要系上的时候,纽扣滑掉了。他重新去找,他在胸前摸索,好像一艘孤舟在大海的迷雾中艰难前行。他笨拙的姿态如同一个刚刚受洗的人初学祈祷那样,可他就是摸不到那颗狡猾的扣子。  但是老人并没有灰心,他喘着粗气,睁大眼睛直视前方,一次一次地努力。其实有好几次他摸到了,但他都老糊涂了,他以为那不是
期刊
一辈子干刑警,窦文贵想象中的退休生活就俩字:简单。若问,退休后最想做的是什么,窦文贵一定回答:“睡觉。”当然指的是夜晚倒下就睡,早上自然醒来,至少睡到太阳照到屁股蛋儿。  然而,想象与真实生活完全两码事。  副局长主持的欢送会,安排了半个小时的讲话,窦文贵只说了两分钟。以他的意思,都退休了,还嘚啵啥呀?赶紧腾地方走人。  是夜,平静地跟老伴儿吃了饭,窦文贵上床想安心地睡个大觉。结果,只两个多小时,
期刊
语桐还没走进村,扶贫队长老秦就打电话给她:“你到村里后,先去贫困户许木匠家,听说他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闹别扭,都两天水米不搭牙了,可别闹出人命来。”  语桐知道这个许木匠,不爱说话,还一根筋,犟起来十六头牛都拉不回。前些年,老伴儿患大病,儿子要上学,他欠下不少债,是村里第一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语桐来到许木匠家,见爷儿俩东屋一个西屋一个,躺在床上怄气,眯着眼,问谁都不说话。语桐只好问来劝架的邻居
期刊
出门的时候,他的妻子总是在重复那两个问题:“你去哪儿啊?你不管我了吗?”  他有些烦。结婚八年了。当初他那么贫穷,要不是她的娘家答应给安排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怎么会有今天的姻缘呢?现在想来,婚姻都是相互利用。她图他的美色,他图她家的钱财,仅此而已。就连孩子都是跟她娘家姓。然而,改变发生在结婚的第三年,孩子还小的时候。那次她患了重感冒,不去医院,偏偏去看一个什么中医老太太,吃了几服没谱的药之后,便成
期刊
那年,我在苹果镇开了一家书店。其实那個镇也不叫苹果镇,是我自个儿把那个镇叫苹果镇的。  那个时候,苹果镇的人很少吃到苹果。  我的书店开在苹果镇中学附近的街上。我不光是卖新书,还出租旧书。一些人买不起新书,就租旧书看。租一本旧书只要一毛钱。少吃一根冰棒,就可以租一本旧书看。  一天,书店里来了个十一二岁的小孩。他手里拿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一手拿着苹果一手去翻书看。他看到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期刊
董工走了,接替他的是于工。  于工是信阳人,五十五六岁,普普通通,和董工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住在董工以前住过的地方。问他姓什么,他说姓于,便喊他于工,说愚公移山。他一本正经纠正说不是愚公移山的愚,是干钩于的于。大家于是都称呼他老于。  老于比董工更沉默寡言,同样尽职尽责。他以身作则,不仅指导着工人们干活儿,有时自己也干。我作为公司的监管人员,和他相处的时间一长,慢慢就熟悉了。他拿出带来的茶叶,非
期刊
妻子贤惠,儿子乖顺,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甚至可以骄傲地逢人便说:“你看,我多幸福!我对一切都感到满足,尤其是我那套房子,装修完也挺好。有时间你一定得来看看!”这时人们便客套地说:“一定,一定。”但谁也没有真的来敲我家房门。我不免有些失望。  话说回来,一家人可以不受世俗打扰地生活着,在抛去虚荣心的自娱自乐中享受温暖房子的惬意倒也不错,况且我妻子的病更适合静养。  这种生活没有持续很久,在一个冬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出于对生活的好奇,拎一把吉他到天桥下卖艺。起初我还有些不自在,怕唱不好或遇见熟人,时间一長便无所谓了。  其实,在熙熙攘攘的天桥下,无论是路过的还是驻足听歌的,谁又会关心你是谁,唱得怎么样?即便丢下赏钱的,也只是出于怜悯之心,或者想借机教训一下孩子:“瞧瞧,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只能沿街卖艺,连个正当职业都没有。”  我那时能拿得出手的歌不多,经常唱郑钧的《回到拉萨》、动力火车的《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