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结题报告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必定受其自身原有经验、能力、学习情境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其探究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观察能力应该是最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尝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指导问题表述,使学生由想问到善问”,“通过明确观察目的,强化观察习惯,指导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 而提问和观察能力的提高也提升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
  关键词:探究能力; 提问; 观察。
  中图分类号:G623.6
其他文献
幼小衔接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间的衔接,即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整个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小学、家庭三位一体所需做出的多方面准备.幼小衔接的主人公
为探讨广东三岗山二长花岗岩体的形成年代及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岩体进行了 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
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特殊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有基本生活能力外,同样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功能和育残成人成才的功能.在正视基础教育改
摘 要:在汪曾祺与冯骥才的作品中多有书写传统手艺人的上乘之作,从当代视角审视,其笔下的传统手艺人形象更是折射出一种温暖的人性光辉。因此,本文以汪曾祺、冯骥才作品中传统手艺人的形象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从地方文化差异、传统文化认同等角度对两位作家笔下传统手艺人书写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关键词:汪曾祺; 冯骥才; 手艺人形象; 人物刻画; 匠人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所构成。它和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通的,它符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切实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语文; 生活化; 拓展; 互动中图分类号:G623.2
摘 要: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专注于生活,投入到让学生感觉到满足而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关键词:基于项目的STEM; 科学思维; 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9-04
本刊自2021年第1期起继已有的“科学人生”“科海钩沉”栏目侧重发表我国地学先辈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感人事迹之后,陆续刊发科学网网红博主,以撰写全球著名地球科学家及学科简史著称的宋建潮老师的系列博文,包括世界著名经济地质学家、地学大师以及地质随想等系列中的精品,以飨读者。本专栏发表的文稿大多系作者近年新发表的博文,本刊转载前均经作者授权及修改。宋老师博文一贯以大量阅读信息基础上的史实为素材,再以充满激情和文学想象力的文字串联成文,夹叙夹议,姿意挥洒,并加以画龙点睛风格的标题及插图或照片,深受科学网广大读者,
摘 要:本文在分析重要核心概念的基础之上,从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方法灵活化、学习技术创新化、学习状态榜样化的角度说明了“青年大学习”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同时针对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学习反馈形式不规范、工作监督方式不规范、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关键词:“青年大学习”平台;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教学语言是中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它是教师得以传递教学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其他教学技能在课堂中有效应用的媒介,因此,掌握教学语言技能对上好一堂生物课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黔南民族地区教学语言在课堂上应用现状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帮助该地区中学教师规范教学语言,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关键词:教学语言; 应用现状; 问题;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33.91
摘 要:曾在外语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翻譯教学法,如今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然而翻译同说和写一样属于产出性技能,甚至比说和写更高层次,是英语学习中综合性极强的技能,小学英语对翻译的要求并不高,因为不涉及复杂的语法知识,也没有太多的固定搭配和方言谚语,学生只需掌握基础的语法和词汇,便能翻译得准确得当,如果还能注意句子成分和文化常识,就能翻译得如艺术般可供欣赏,高年级学生应有此能力,因为他们的汉语水平已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