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曾记得有一位启蒙教授给我们讲过:“在合唱声音里,儿童的声音是最美的,最动听的。”因此,在小学合唱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歌唱有效性的重要,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竭力发掘学生的歌唱潜能。
  [关键词]小学合唱教学;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想象,它是音乐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合唱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象力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了合唱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其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想象驰骋的空间。小学生们正处于富于想象的年龄, 用音乐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继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这是作为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的合唱教学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如:有的学生开始会疑惑为何合唱队当中要分男高、 男中、 男低音,也有分女高、 女中 、女低音。那么我便会这样形象的解释到:“男高音就像是一栋雄伟的建筑物,男中音就是这栋建筑物的堅实柱子,而男低音则是其底下的稳固的地基.”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让学生遵循这样的思路去想像女高中低有可用什么比喻呢?讨论后,根据学生的想象情况:女高音就像鲜艳灿烂的红玫瑰,女中音就如它旁边的满天星,女低音就是绿叶。通过这样的想象比喻,学生明白了合唱中声部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其合唱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又如:在欣赏儿童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时,我事先并没有对作品进行任何分析介绍,只在讲解完知识点,二声部的结构后,让学生整体欣赏了一遍作品,在第二次欣赏之前,我要求学生在音乐的流淌中,将用耳聆听到的,用心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想象表达出来。结果;在课堂上,学生描述了许多精彩画面:网床上的宝宝在妈妈的摇睡中进入甜甜的梦乡,有的学生想象到渔村海岛夜景的美丽、宁静、安逸。还有妈妈对宝宝的呵护无比,等等。学生们想象的内容都接近作品内容,但有的学生却离题万里,有的甚至将<<迪士尼>>里面的动物场景也想出来,但不管其内容如何,毕竟音乐激起了他们的无暇想像,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在乐曲声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其对音乐的感觉,对美的享受,这对提高学生的歌唱积极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乐感训练
  乐感就是指音乐的内心听觉。音乐内心听觉是人们在音乐实践中能否正确理解和表现音乐审美的关键,也是体现演唱者或演奏者的音乐素质的根本的,也是合唱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唱学习中的乐感问题,是困扰学生的大问题,如不能解决,演唱时音乐老是乏味无奇,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会大受打击,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而我们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乐感呢?这里,每个音乐老师都有自己的不同方法,有让学生听名家演绎的CD、磁带的,有多听老师的示范的,或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的,有去体会自然界的美好的。但都可以总结为被动的感受。但往往这些没有乐感的学生,并不是体会不到美,而是表达不出来,有人说过:“最大的痛苦,不是没有灵感,而是有灵感却表达不出来的人”,我觉得完全有必要从理论上让学生理解乐感的含义。
  我把乐感分成三种不同层次的领会,初级处理的乐感,我认为是存在在节拍中的,许多人都知道,但就算是音乐老师或学生也不一定深究过,当然2/4拍是“强、弱”;3/4拍是“强、弱、弱”;4/4拍是“强、弱、次强、弱”,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这样严格按照这种处理演唱一遍,会发现,其实好听很多了,就是有点呆板而已,当然真正演唱音乐是不能这样的,所以这才叫初级处理呢。当然记住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影响节拍强弱的节奏问题,如“附点”,就是对它前面的音有强化作用,对后面的音有弱化作用;还有切分音对前后两个音的弱化,和对中间这个长点的音的强化作用。
  而中级乐感处理呢,我认为则是旋律线发展的方向问题,相比较初级处理以小节为单位,它是以乐句为单位来处理的。就是说,在一次换气到下一次换气中,旋律线是向上发展,则是变强,向下发展则是变弱,有向上、向下的不同变化则做相应处理。这才是乐感的关键,大多数情况都不会超出这个处理框架,因为这是符合我们的审美的基本感受。有人会问了,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乐句从节拍看来是由强到弱,但从旋律线看来则是由低到高,这种矛盾如何处理呢,其实很简单,所以才分为初级、中级呢,就是说,当初级、中级不矛盾,当然就不说了,如果矛盾,则听中级的意见,不要理睬初级的要求。明白了吧,乐感的表达就是这么简单。赶快拿首歌来唱唱试一下是不是这样。
  有人会说了,等等,那高级还没说呢,其实高级就是说,看清楚作者的提示。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常常有许多提示,不论是乐曲开始,还是每一段的开头,或速度变化时,变调时等等,都常常有许多提示,要注意许多强弱符号,渐强、渐弱变化符号等,这些就是高级处理,一般不能随意更改,不然,就和作者原意背道而驰了。而且你会发现,高级处理常常和中级处理矛盾,如本来旋律线是向上,标记却让你渐弱。这其实就是作者担心你会按照你自己的惯常方式去理解处理,而专门标出来的表达他特殊需要的特殊地方。
  三 、充分发挥多边效应,提高学生合唱表演时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
  (1)在合唱教学中,要通过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亲自品味,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要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尽可能多地接触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合唱作品,在对不同风格流派的合唱作品兼收并蓄中,形成对提高学生合唱表演时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
  (2)在整个完美的合唱团里,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乐感与音高的感觉,歌唱的呼吸与技能都能把握好后,加之不断地参加实践演出,提高学生合唱表演时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作为表演者为审美的主体,作品为审美的客体,听众在欣赏他人演唱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听众为审美主体,演唱者为审美客体,一个完整的合唱作品只有通过表演者不断地倾情演译,才能感知表演者的情感再现与审美,再经过时间的舞台考验与丰厚的硕果,小学生们从小就深受歌唱的启蒙教育思想,肯定会对合唱课程产生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结论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团体性的多声思维课程,学习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学生人数参与,而不仅限与课堂,此外,也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综合性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互动、团结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2000年1月.
  [2]伊晓星 :<<音乐教育与创作>>, 湖南文学艺术出版社, 2004年2月
  [3]陈万桢等:<<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教材>>, 上海音乐出版社,1985年6月.
  [4]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
其他文献
将新闻与经营联系起来,似乎有点离经叛道,其实电视作为自负盈亏的第三产业的企业,如果指定其一项主要业务不参与经营,反而是一件离奇的事。所以对电视新闻,我们除了要求它作喉舌、传递信息外,对它还要有盈利的要求,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电视新闻的经营。    新闻经营和“有偿新闻”    提出新闻经营,先得与“有偿新闻”划清界限。反对“有偿新闻”是防止金钱的力量干扰新闻的公正、客观或者说新闻的导向——在通常的观念
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根本纲领。近年来,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然而经济新闻写作也在诸新闻种类中难度最大,为提高其报道效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扩版”、“变脸”成为触目可及的关键词。而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很多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强势冲击着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逼人之势,报纸,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党报该怎样留住我们固有的读者群,并发展新的读者群,已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报纸以往的传播多是由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亦即受众有目的、有針对性的单向传播,以致产生了传播学上的靶子理论,认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对其对象是一打就通,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一枪射出,靶子就会
作为一名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但是一直以来,很多记者忽视了对被采访对象的提问,忽视了对提问技巧的研究。  与西方记者相比,中国记者的提问水平普遍较低。这从近年来举行的越来越多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可以让人明显地感觉到。  记者招待会是记者获得重大新闻的理想渠道,也是新闻竞争的重要场所之一。一次记者招待会的好坏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记者的提问水平,二是发言人回答问题的水平。只有
国有企业是党的工作的一个基点,在当前进行改制分流、移交办社会职能、推进社区服务系统改革、加快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化,都将引起干部、职工不同思想的碰撞,势必产生形色各异的矛盾和纠纷。对此,妥善处理解决好企业内部各方面发生的矛盾,对于树立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威信、营造健康和諧的企业人际环境、促进企业持续稳定有效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的关键环节    
深入开展地震队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强化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石油物探行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但是,据笔者观察,现阶段职工政治学习中仍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针对性不强。要求的政治学习时间紧,学习的内容繁杂,与職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职工不关心,没兴趣,学不进,因而效果不明显方法单一。一些地震队在组织政治学习时,完全按照上级制定的学习内容,照本宣
在当前企业改制分流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进行的新形势下,如何把党的“三个代表”思想深入到基层单位、班组职工心中,不断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营造较好的和谐环境,把党组织的形象深深植根于职工群众当中,不断对内增强各级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加强企业的市场竞爭力,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基层党组织的重新定位入手,做好四种“角色”转换。    一、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当好职工群众的“引路人”
离退休职工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老年群体。作为一个不同于在职职工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工作常常被忽视或被淡化。  纵观近几年来发生的事件,可以说与离退休职工有关的次数占了相当的比重。笔者现就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工作探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改制、重组的不断变更,引起了离退休职工思想的波动和震荡。他们自身的社会化管理,实行医疗保险后不能全额报销费用,子女的下岗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实施,其中,“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等字眼给予公司章程更多自治空间。对于公司章程的自治性的边界,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此的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