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与新金融危机进程演变比较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明斯基模型为框架结构,重点分析美国1929年大萧条与2008年新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作为描述危机演变进程的明斯基模型具有一般性。文章将探讨该模型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适用性,同时比较两次危机在发生过程中的不同,提出关于危机爆发原因、一般过程、解决途径等观点。
  【关键词】明斯基模型 大萧条 新金融危机
  
  一、明斯基模型概述
  货币主义理论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曾提出了关于金融危机从孕育到爆发的全过程的一个一般性的结构模型理论,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gdleberger)曾在《金融危机史》中简要介绍过。明斯基模型包含有10个环节。可以表示成以下图示:
  二、明斯基模型与两次金融危机
  1. 外部冲击。回溯到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并摆脱了1920-1921 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促进获得了十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技术的进步使得手工劳动、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被机器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逐步取代,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同时,这种外部冲击(重大创新)更多地体现在了机器取代了大批工人。
  2. 信用扩张。本次金融危机为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发展,投资银行大规模介入到房贷市场,相当于在房贷市场上创建出了一批“新的银行”,投行创设的MBS、CDO、CDS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即是发明了新的信用工具。差异在于现在这些信用工具不是仅仅在银行间流动,而是在一个高度开放——并且是向全球开放的公开市场上流通。投行创设的各种衍生品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这是金融危机加剧的重要推手。而大萧条前建立在信用扩张基础之上的美国经济的通胀繁荣在国内国外都造成了影响。
  3. 投机需求。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过低的利率导致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失去吸引力, 投资者和资金拥有者开始为了更高的利润而承担更大的风险。金融中介不可避免的将其客户群扩展到了金融健康性并不优良的个人和公司。另一方面, 低利率导致几乎所有资产( 房屋, 土地, 原材料, 艺术品等) 价格都迅猛上涨。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即将产生亚当斯密所谓的“过度贸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美国20年代,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股票市场空前繁荣,吸引了大批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产生了后面要提到的“泡沫”。从1925年1月到1929年10月,上市股票从4万股增加到10亿多股,股票价格比票面价值高出3—20倍。
  4. 泡沫。美联储在20年代修改的保证金交易制度为繁荣的股市打了一支催化剂。同时期, 美国政府“放任市场”的自由经济政策进一步加速了繁荣走向泡沫的过程。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不理性伴随着当时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银行业热衷从事股票交易成为股市危机加剧恶化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5. 欺诈。在投机的泡沫阶段常常会引发出欺诈,更为严重的情形就是泡沫本身即由欺诈所造成。前述图中3.投机需求、4.泡沫、5.欺诈三个环节之间,用黑箭头、白箭头指示的连接,表示出了欺诈只是泡沫的伴生、泡沫由欺诈而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形。笔者认为,1929年大萧条和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情形,都可以理解为是泡沫伴生出欺诈(黑箭头)的方式。在此方式下,欺诈不是危机孕育与演进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6. 扩散。在次级债最为盛行的时间,各种基金参与其中或借机推出新的基金,将社会的钱积聚起来买债券,买次级债,买次级债衍生出来的东西。在上世纪20 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 美国通过海外信贷扩张向需要购买美国商品的国家提供美元, 以促进本国出口, 对于进口的产品则是关税壁垒高筑。美国实现巨额贸易顺差,拥有大量海外贷款和投资, 而其他国家则出现了大量贸易逆差和债务, 从而使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局面。
  7. 银行倒闭、危机爆发。对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刺破次贷泡沫的美国国内因素是利率的上调,致使房价的上升不再可能提高利息了,市场开始变化,贷款的人还不了贷款,整个基金、债券都压在手里,金融领域发生了问题,投机者这时才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转而采取退出措施,房贷的违约率大幅度上升,购买各种资产化债券的投行和商业银行即将纷纷倒闭。而其爆发的过程至风云突变即可见证为贝尔斯登倒闭至雷曼兄弟倒闭这一历程。而远在1929年,股票市场十年的牛市聚集了过度投机和非理性繁荣, 美联储过分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引爆了股市的狂跌。1929 年10 月29 日( 黑色星期二) 灾难发生了, 股市开盘仅半小时, 抛售量就在300 万股以上,一天内总共抛售了1640 万股,创了历史记录。
  8.金融危机终止。风云突变与信用终止可能导致市场恐慌。易于理解,对于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在其爆发阶段,由于持有含有次贷的资产组合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如此之多,要想等待房价(或股价)的过度下跌,由市场的力量自行使危机终止,是不可能的。而在1929年大危机中,于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宣布“银行休假”(Bank “Holiday”)变相关闭了美国银行以遏止银行挤兑。
  三、结论
  如同金德尔伯格所指出的那样,明斯基模型是一个关于危机进程的结构模型。它是一个全过程模型,也是一个一般的模型。也可以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对1929年危机的重演。而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金融危机发生机理的分析和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对危机的整体认识,也便于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小平.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M]. 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9.
  [2] 陈宗胜.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机理[J].国际融资,2009(02).
  
  作者简介:宋亮(1988-),男,西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其他文献
【摘要】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频发。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出发,分析了我国频频遭受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 金融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贸易摩擦现状和特点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引发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不仅是凝聚企业精神、汇集企业智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是彰显自身特色、吸引市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很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是新型优化的现代美术教育方式。在最近教育改革基础上,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发自身的教学课程,但是因为教材
期刊
基于1995-2010年度间的国际贸易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文章发现世界贸易格局已然发生了改变,虽不能直接认定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直接引致了这一变革,但人民币兑换的逐步扩大和人民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盛行。这些传统文化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汉语文化。对于汉语的教学现在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中总是不容易把握汉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艺术品慢慢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创意产品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深入人们的生活.本文主旨是对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的文创产品的基本情况、理念、创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的进步,其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教学领域也有着很大程度的运用,其运用的主要形式是微课,微课由于其自身灵活性、趣味性、便捷性等特点,一经使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