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 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i_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生存在着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厌学、任性、不服管教、抑郁不合群、冷漠多疑等等。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每一门学科都可成为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主课堂。学科教学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具有教育性,无论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科教学都应把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育渗透进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在承担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中,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下面是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本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利用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许多课文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素材。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来直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现在有些独生子女比较高傲,听不进批评意见的现象,我在教学《“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时,先试问了几个学生:你们有没有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当老师或家长表扬的时候,心情如何?在5个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有4个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我再问:当没有得到肯定和赞扬,甚至遭到批评时,心情又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回答的是“憎恨”,一个学生回答的是“失望”,一个学生回答的是“对表扬失去了兴趣”。我再让这三个学生先分段轮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看看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小时候是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的。在轮读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与文本进行对比,从而受到了教育,它启发学生:取得成绩时,不要骄傲,要听听别人的警告;遇到失败时,不要气馁,要有信心和勇气。看到别人进步了不要妒忌;看到别人落后了不要打击,要多鼓励。如此,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二、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学生心理健康,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不应将其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敷衍了事,而应该把这些内容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通过教材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指导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很好途径。因为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评价世界、认识自我、表达心声的心理过程。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实践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写《我心中的烦恼》,让学生把心中的烦恼吐露出来,通过个别的交流沟通,给学生以情感上的安慰,指导他如何解脱心中的烦恼。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指导学生写《老师(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让学生把心里话倾诉出来,用手中的笔来宣泄内心的苦闷与愁结;然后协同父母一起来帮助学生解除内心的痛苦,促进父母改进教育方法;最后,指导学生写《我的理想》,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远大目标与理想,相机引导学生如何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此,通过作文这座“心桥”,洞察学生心理,倾听学生心声,有效地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淡化、消除。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用活动转移法来消除其心理问题是极其有效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可以起到“声东击西”“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如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中有要求组织一场辩论赛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宣泄心中的委屈,我把辩题改为:心中有委屈是说出来好,还是藏在心里好?让学生自由选择正反方,然后组成两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自我表露,把心中的委屈说出来。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把委屈埋藏在心里的害处,从而解除了心里压力,减轻了思想负担。
  另外,我还通过组织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和其他语文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互赠格言、和你说说悄悄话等等,加强同学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如此,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由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意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交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众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和不同意见。
  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我们鼓励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唱主角”,教师的作用仅是从旁协助,提供建议。为此,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自办小报的要求,组织学生创编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从搜集资料,到编排抄写,再到读报评报,学生在整个办报过程中宣泄情感,发表看法,倾诉心声,从而进行了很好的自我教育。
  四、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高低,教育的方式与要求也应有所区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全面形成。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采取分层要求的方法因材施教,给优秀生的作业多些,给后进生的作业少些。对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要求高点,要求他们在读好教科书的同时,多读课外书,多写作,多参加各种作文竞赛,积极推荐他们的习作去发表,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的精力有处可用。而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则多给予鼓励与帮助,在适当降低学习要求的同时,通过寻找和发挥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的优点更优,以优补弱,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肯定,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消极情绪。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新授课前,我会先给后进生一些帮助,或给他提供一些预习资料,或先进行一些点拨性的课前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表现。这样一来,那些以前被同学小看,不敢大声说话,性格内向,学习落后的学生变得大胆起来。他们在多次的自我表现中,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教学为载体、为媒介、为桥梁,调整学生的心态,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塑造学生的心灵。实践证明,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有益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宁化师范附属小学福建三明365416)
  责任编辑郑海燕
其他文献
1 前言渠道防渗俗称渠道三面光或渠道硬化,是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措施,也是节约灌溉用水,降低灌溉成本的主要途径。建国50年来,邕宁县人民发扬自
通过对1997-2000年在吐鲁番北部山区开展连续四年人工增水作业试验研究及效果评估,分析探讨了人工增水对吐鲁番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山区人工增水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本理念。而数学应用题是指有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是简化了的实际问题,它的解决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
前来崇明岛考察与洽谈业务的中外客商都没有想到上海东风实业公司竟是一家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尤其是工业行业众多,门类齐全,规模、设施、企业素质可与市区万人企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现对外展示的历代碑刻尚存二十五通,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载体,它们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欣赏价值。本文拟对其中部分碑刻
本刊讯近日,记者在河南洛阳邙山镇了解到,今年秋天洛阳牡丹的销售形势非常乐观。洛阳市邙山镇宏大牡丹花木有限公司副经理、资深牡丹苗木经纪人张长安说,预计今秋牡丹价格将
《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本文并不是写如何和时间赛跑,而是介绍林清玄小时候外祖母去世了,他无法抹去心中的阴影,爸爸安慰他说,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
第一轮承包已基本结束,结果表明,承包制已使全民所有制企业开始形成既有激励机制,又有一定约束机制的新的经营形式。但是,由于企业承包目标、内容、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有
《人民教育》杂志曾刊登过特级教师郭初阳的《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实录。《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长久以来,这篇课文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人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管理形态,是学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总结和升华。简单来说,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靠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间所形成的文化互动来实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经验表明,学校实施人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取得卓然实效的关键。    一、导入人文化的科学管理理念    实施人文化管理,首先要导入生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