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建理论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破除迷信,现在有一些人把科学也破除了。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比如,第一条科学,人是要吃饭的。这是不是科学?这是自然规律、客观法则,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外的。没有一处地方证明人可以不吃饭。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总路线的各个方面。如果不要求高速度,当然没有什么多快好省的问题;那祥,也就不需要鼓足干劲,也就无所谓力争上游了。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我们过去反对“马鞍形”,重点是在反对“反冒进”。一九五七年不搞“马鞍形”是不行的。因为一九五六年搞了一百四十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库存用枯竭了,一九五七年不得不调按一下。那一年这样做是必要的,不然第一个五年计划不能完成。
现在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向前发展。有人提出一个规律性问题,也就是周期律。这个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也有一个周期律,就是生产也好,建设也好,若干年比较低,若干年比较高,这么波浪式地发展。
期刊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1959至1960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经历了一次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大起大落。
一、毛泽东称赞“鼓起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 一九五八年年初,毛泽东在参加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期间,曾路过上海,会见了周谷城。一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讲话,其中谈道:上海复旦大学有位教授(指周谷城——记录者注),我跟他谈话的时候,他说,他看了元旦社论,归结起来是两句话,“鼓起干劲,力争上游”。
期刊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但在党的八大报告、决议及领导人讲话中,都未提及过渡时期结束的问题,而且党的八大及其以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我国仍然处于“过渡时期”中。这里的缘由何在呢?本文仅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这篇《毛泽东传略》的原件保存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1935年的档案(现由中央档案馆收藏)中,为中文稿,未署作者和时间,在文件保管单上注有“(1935)?”的字样。我们曾向三十年代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过和延安时期在党中央工作过的有关同志调查了解该文写作情况,但没有取得结果。根据这篇《传略》的内容,可初步判定它的写作时间在1935年底或1936年,是档案中保存的一篇较早地全面记述和评价毛泽东的文字材料,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篇材料中的某些提法不够准确、严谨,涉及到的某些史实也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