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敢问、善问、好问”的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激起问的勇气,使学生敢问;给予质疑问难的指导,提高问的质量,使学生善问;培养勤思善问的习惯,激发问的兴趣,使学生好问。”三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主体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儿童生来就具有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要问“是什么?”“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儿童这种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他们勃勃生命力的表现,他们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然而,孩子进了校门,随着年龄的递增,那些好奇心逐渐冷却了,好问的天性也随之消失了,渐渐变得拘谨了。因此,教学中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该怎么做呢?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激起问的勇气,使学生敢问
  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清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學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把握导向,转变观念。
  教师应通过大量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确信“学会质疑就是学会学习”,“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比如,老师可通过表扬班中成绩优秀敢于积极提问的学生为大家树立榜样,并让这些同学自我介绍善于问勤动脑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二)多加鼓励,增强勇气。
  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每一个提问而感到高兴,要想法打开学生提问的话匣子。要求全体参与,全员性地问;要求始终参与,全程性地问;要求全面参与,全方位地问。问得好要大加赞扬,赞扬他们不仅有胆量,而且有能力;学生错问,问得不佳,也要加以鼓励,告诉他们有胆量问提出问题,这就了不起。并随机引导,化“错”为“对”,化“乱”为“序”,这样学生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了,上课自然敢问。
  (三)开放时空,营造氛围。
  必须开放时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应当成为共同探讨知识的朋友和伙伴,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预定的圈子里,求得统一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
  二、给予质疑问难的指导,提高问的质量,使学生善问
  (一)创设问的情境。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教师要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比如《别了,我爱的中国》,课题中的两个关键字“别”、“爱”就是疑点,可引导学生就此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强化问题意识。
  (二)提供问的示范。
  教师必须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为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使用规范的语言提问学生,做到语句通顺,语意明确,问题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难易适度,并能变换不同的角度发问。还应当引导学生掌握问句的构成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教材,逐步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提问句式,提高提问的质量。如学习《找骆驼》,结合理解“你找的骆驼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训练学生用“是不是……”提问。
  (三)指引问的思路。
  学生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或不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去构设矛盾,教师可给学生一些思路:
  (1)从文章题目中发问。
  (2)从重点句处质疑。
  (3)从课文的奇特处发问。
  (4)从课文的空白处发问。
  (5)抓住标点符号质疑。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培养学生“好问”的品质尤为重要。“
  那么,该如何培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三点尝试:
  三、有意识的开展质疑练习,养成习惯
  (一)预习课文时质疑问难。
  课前预习,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有的字不认识,有的句子不理解,有时凭直觉会对课文中写的内容持怀疑的态度……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这些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本预习本,将这些问题写下来,课前,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以便“以学定教”,同时,对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要加以表扬,以不断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及兴趣。
  (二)课堂小结后质疑问难。
  这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一两个自己不能够理解的问题,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乃至教材等方面,提出不同意见,是很有意义的。
  (三)有质有释,增强动力。
  课堂释疑方法多种多样,从时间角度看,可以是立即释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也可以延缓释疑(通过教学过程的展开逐步解决)。从释疑的对象看,可以是教师答疑,也可以学生互相释疑,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解疑。
  作者简介:廖丽萍(1969-),女,汉族,云南东川人,曲靖市第二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小学语文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让生活走进地理”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一大重要理念。众所周知,生活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生活引进地理教学,能够拉近地理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价值,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缺乏“生活味”,教师只是单纯地灌输地理知识,而忽略了融入生活元素,从而让地理课堂黯然失色。为了让地理教学“活”起来,教师必须从生活化角度重新设计课堂教
期刊
【摘 要】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并巧用本节课所学内容,激起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主人;精心预设;教师素质  中学的课堂相对于小学的课堂要冷清得多。小学的课堂,老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小胳膊肘杵的课桌咚咚响,教师如果控制不好,课堂甚至有点乱。但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将生活化教学方式,积极应用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效果。本文主要是从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中的有效实践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方式;效果  前言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
期刊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5-2020年的经验数据,基于商贸流通业细分行业视角,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而言,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但新型城镇化对商贸流通业细分行业的影响却存在显著差异性。具体而言,新型城镇化对批发零售业和仓储交通物流业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于住宿餐饮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同时,新型城镇化对商贸流通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的影响效应还存在地理方位上的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新型城镇化对商贸流通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东部
【摘 要】语文知识的优化,就是要求通过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们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们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如果想要上好课,就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教案的编写,这对教师们能够顺利成功地步上讲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优化;语文;教学;教案  一、完善教案的编写,促进学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除了要学得相应的知识,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的锻炼。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关键,也是一个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体,为了提升其质疑能力,可以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等方面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创新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自己学有所得;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阐明了课外阅读的作用、类型、方法等,以及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关键词】课外阅读;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指导活动  一、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加深课本知识的理解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够拓宽知识
期刊
碳中和作为一项长远愿景将对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也符合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图。在碳中和背景下,实现美好生活发展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物质生活丰富,而是物质、精神和环境的全面提升和极大丰富。这为供给侧和消费侧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开展,将对全球产业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从消费端来看,以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观念将深入影响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和消费端的碳排放。消费转型为推动碳中和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消费转型和升
关注电子商务对农民收入的调节效应对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村电子商务在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通过影响农村电子商务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好的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同时,在资源投入上向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户倾斜,弥补地区和个体差距带来的“互联网红利差异”。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学探讨的永恒话题,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有效性再一次被推到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位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思想品德修养的关键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地、不可取代的教育作用。本文从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因素入手,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能给各位同仁以启发,总结出更优秀的教学经验,研究出更优秀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