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点的选择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德育教育渗透点的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202
  体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突出体育教学的特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和重视的问题。实施德育教育离不开德育渗透,德育渗透点的选择,关系到课上的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所以在选择德育渗透点的时候要“因课制宜”,做到德育渗透点的优化。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主要以理论说教为主,多通过德育课、班会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教师把德育过程像传授课堂知识一样,通过学生记忆,朗诵来简单完成,学生被迫强制接受道德规范,德育教育形式化、机械化情况严重,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长期以来,这种认知主导的德育教育在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和行为中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使得学校在德育实践中自然会出现方法和模式上的强制灌输和生搬硬套,效果很不尽人意。
  众所周知,体育这门课程的思想性较强,几乎所有思想品德要素都能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找到相应的载体。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各项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思想品德。中学体育教学是在不同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出学生的身体情况和思想状态,而这些问题往往只能在体育教学中才能不断克服并改善。从这些情况来看,体育教学能够为德育教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質和道德水平。
  二、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点的选择
  (一)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主要包括集合、整队、考勤、着装等基本内容。一堂体育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严格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是一种基本的德育教育途径。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将组织纪律、安全教育、文明礼貌以及思想品德等与体育的常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严格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纪律意识和思想品德。
  (二)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具有范围广、内容丰富、思想性强等特点,这对德育教育来说非常有利。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独特的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德育教育。
  例如,球类运动属于集体项目,通常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它往往要求同学之间只有紧密团结、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更新评价理念,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当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仍然以运动技能考试和身体素质测试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以及考勤情况等方面关注度较低。这种教学评价较为片面,教师们没有形成系统、正规、科学的评价意识。因此,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更新评价理念,要把以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逐渐转变成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发展性、客观性的多维评价模式。这种全面评价的主要表现为: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行为;评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因素的同时还要评价其情感因素等等。
  (四)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的第二课堂实质上指的是学校有组织开展的各类型的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学校规模、办学条件等的不同,课外体育资源也千差万别,一般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体育第二课堂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能够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综合修养。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德育教育效果良好。
  (五)发挥体育名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利用教师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体育名人事迹、成就以及座右铭,利用学生对体育明星的崇拜心理,给学生树立体育明星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对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德育品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身教重于言传,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通过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表率的作用。
  (六)利用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往往容易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恰好这些突发事件为体育教师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教育素材和契机,而这些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最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共鸣。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样的教育素材和契机,在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事件中找到最佳契入点,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应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以求取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方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得中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思与德道修养。
  参考文献
  [1]赵智鹏.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07-108.
  [2]杨海.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探究[J].运动,2014(19):120-121.
  浦江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愈加受到教师教学的重视。小学生增强英语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升英语阅读理解的成绩,认知更多的英语单词,还可以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过于重视英语教材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提升小学生学习的能力,推动小学生学习的进程。  关键词:五年级;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是整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能培养小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创造。笔者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寻找一些积极高效的策略,开展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努力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關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42  脱贫攻坚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役。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如何在这场战役中找到定位,发挥作用?从2018年起,雅安市文化馆携手市美协、市书协、市摄协联合打造“千村万镜”小康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目前,该项活动已开展第3季,受到了社会关注和群众一致好评。  1、活动定位  该活动紧贴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组织全市摄影爱好者,美术爱
期刊
摘要:所谓审题,就是需要对题目进行阅读与分析,弄清题意,理解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明白题目讲了什么,给出了什么样的信息,需要求解的内容是什么。审题表现在学生在看到题目和动手解答之间的过程,非常考验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和数学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阅读;审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25  引言  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们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就是学生必须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作用。但是我们发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足,而且有的学生对体育课程表现出厌学的现象,一些地区的学生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培养没有掌握一个体育技能,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的内容已逐渐复杂而成体系,有非常细小的知识点特别容易出错,也有体系化的理论框架需要串联各个小知识点,实现对问题的系统性考虑、分析和解答。因此,需要强化高中生物的的基础,提高其应用和记忆。在学习上,可以通过运用笔记法来实现对小知识点或易错点的记录,方便复习;也可以实现对知识框架的整理,方便系统性归纳。本文分析了笔记法在高一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势,阐述了笔记法在高一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步
期刊
摘要: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识字的基础任务,学好拼音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语文中拼音的重要意义,从基础出发,尽管拼音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但是教师应该努力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拼音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拼音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44  拼音屬于小学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高,还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语文课堂换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学氛围更加的轻松和有趣。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视信息技术资源,妥善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展开教学。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提出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作用;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的载体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支撑,将文以载道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出网络交互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趣味性、和谐性强,宽松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横向整合,让语文教学变得更深、更广。这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成语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应当按照要求掌握相应数量的成语,对成语的意义做到准确的理解,同时又能在写作、口语等语言表达中熟练应用。小学阶段属于接受新事物速度较快、学习能力较强的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加大对学生成语知识的教学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成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