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膜

来源 :歌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细腰鼓,它是国内汉族及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因其“广首纤腹”——中间细、两端粗的形制而得名。在广西“广首纤腹”形制的鼓乐器普遍流行,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细腰鼓类”乐器都有不同名称、具体功能和不同制作方式。首先梳理广西现存细腰鼓类乐器的基本情况,包括在不同民族、地区、名称、制作方式及材料的相关信息,深入研究其“绳索——活动膜”特殊的制鼓方式,其二梳理国内细腰鼓类乐器研究现状及其视域,最后做出总论。
  [关键词]细腰鼓;活动膜乐器;研究现状
   细腰鼓,简称为“腰鼓”,它是我国汉族及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打击乐器。此类鼓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为“绳索——活动膜”,而非固定膜面,可调音。在广西细腰鼓形制的乐器普遍流行,但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细腰鼓类”形制的乐器都有着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制作方式。根据笔者的调查,情况如下:
   一、广西现存细腰鼓类乐器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细腰鼓类乐器十分多见。笔者按照其流传地区、民族以及制作材料的不同而做出区分。广西现存的细腰鼓类乐器,根据其制作材料可分为三类——瓦制、木制与铁制。
   (一)壮族中的“细腰鼓类”乐器
   流行于广西邕宁、武鸣、灵山、武宣等地壮族中的这种鼓,大多经过陶土的塑型、烧制而成,壮族人民常称呼它为“横鼓”(壮语称其为yue),也有因为其外形类似蜂腰而称其“蜂鼓”。这种鼓常常用于师公戏当中,如传统戏《大酬雷》。在南宁陈东村以及武鸣等地,也出现了用铁皮制成的铁皮鼓,其形制与蜂鼓一样,因其容易制成而牺牲其音色而改用铁皮质。
  
   (二)瑶族中的“细腰鼓类”乐器
   在瑶族地区使用的细腰鼓类的鼓主要有这四种:其一是流行于金秀地区茶山瑶使用的鼓,其特点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经过近千度的高温烧制成瓦,并且其形制为非对称的半球型——而是一头大一头小,小口那面细长,大口那面短小,小口面发出的声音比大口面音调高,局内人称“瓦鼓”(瑶语称“勐国mengguo”)。其二是流行于防城港地区大板瑶中使用的此类鼓,其形制、制作工艺与其他瑶族使用的瓦鼓相同,局内人称“瓦鼓”(瑶语称“如叨rudao”)。瑶族中使用的第三种细腰鼓类的乐器当属长鼓,大多流行于宁明县的盘瑶、贺州市富川县的平地瑶,其使用的长鼓的特点是只能选用“泡桐木、羊皮”制成,其由中间向两端发散,成中间细、两端宽的对称型分布,活动膜两端用绳索连接的细腰鼓类乐器,其使用者称为“长鼓”(瑶语称“唡槁lianggao”),长鼓在广西瑶族中的勉瑶支系中使用最广。此外第四种细腰鼓类乐器为流传于金秀地区坳瑶中使用的黄泥鼓,这是因其用木制鼓身、蒙牛皮、用湿黄泥抹皮、敲击时会发出双声效果而称为“黄泥鼓”(瑶语称“尼王瓮niwangong”)。
   (三)毛南族、汉族中的“细腰鼓类”乐器
   此外,还有流传于环江毛南族的长鼓,这种是用陶土制成,在民间也被称为“祥鼓”,其多用于毛南族“肥套”仪式当中。在广西钦州市的汉族与壮族混居的地方也有此类鼓,以前为瓦制,现在多用木制,被用于钦州跳岭头仪式中。在桂林永福县的汉族人民中,也有使用此类鼓,其被称作“瓦鼓”。
   二、国内文献中的细腰鼓类乐器
   笔者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读秀系统收录的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以及相关乐器研究专著进行收集,得到关于瓦鼓、黄泥鼓、细腰鼓、蜂鼓、杖鼓、长鼓以及国内外“细腰鼓类”乐器研究相关的文献共54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48篇,相关专著中的文献6篇,目前无此类乐器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文献年代自1958年3月—2019年7月。
   (一)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细腰鼓类乐器研究
   杨民康《鼓乐与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一文从文化归属感、文化认同理论视角出发,归纳出云南地区的鼓乐文化主要包含三种:其一是包含佛教文化大传统的寺院大鼓音乐,其二是包含本地文化小传统的象脚鼓、蜂蛹鼓音乐,其三是包含了本土与外来混融文化——围鼓、编鼓类的传统鼓乐乐种;并且所有传统鼓乐表演活动的场域都建立在佛教传统仪式之上,而作为现代观光表演的鼓乐则较多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活动之中。高敏《广西少数民族乐器与祭祀乐舞》一文主要叙述广西少数民族祭祀乐舞中的主奏乐器——瓦鼓,从其形制、族属、功用等进行考察。梁宏章《金秀坳瑶跳盘王仪式研究》使用深描的手法详细地记述了一场坳瑶举行的跳盘王仪式,认为在现代语境下跳盘王仪式能够加深其的族群认同感,它是族群认同和身份认同的体现,并且认为黄泥鼓以仪式中的法器和音乐中的乐器双重身份,有着激活族群群体意识和文化行为的作用。李晓婷《瑶族“跳盘皇”音乐及其隐喻的文化思想》详细记录了2011年作者参与的一次“跳盘王”活动,将仪式中的音声根据其音乐体裁形式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其声乐包括仪式性经腔和传统民歌,器乐主要以黄泥鼓的使用为主。从音乐到文化隐喻,最后将“跳盘王”仪式中的族群文化思想与汉族佛、道的音乐文化思想作比较研究。董希平、郭兴《杖鼓与宋词演唱》一文探讨了杖鼓在宋词演唱乃至歌舞表演中的功用及流传。蔡荣湘《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的审美认同现象研究》论述了传统与现代中的黄泥鼓舞的文化认同问题,认为其体现了审美认同与仪式的一种重要关系——即审美认同可以营造仪式,仪式建构审美认同,审美认同也建构仪式。
   (二)文化变迁视域下细腰鼓类乐器研究
   农伟培《从“娱神”到“娱人”——论壮族蜂鼓说唱的音乐文化变迁》一文将蜂鼓置于壮族“峰鼓说唱”这一民间表演仪式中,认为这种蜂鼓说唱表演活动是脱胎于民间师公戏仪式过程中的“娱人——娱神”性的活动;而在现代社会舞台表演化的活动中,它的功用从“娱神”走向“娱人”;全文着重从音乐本体形态、艺术表现形式、社会功能、传承方式等方面来研究其文化变迁的轨迹。该作者另一篇《论壮族蜂鼓说唱的音乐文化变迁》从音乐结构因素、社会转型影响、民族融合影响、时政影响四方面剖析了壮族蜂鼓说唱文化变迁的原因。李晓婷《瑶族黄泥鼓乐舞的信仰禁忌与双重变迁》一文以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方法来展开,以黄泥鼓舞背后代表的“信仰”与“消费”在传统仪式活动与现代展演活动的双重渗透,揭示在现代“非遗”语境中这种“再生产”力量下黄泥鼓舞如何面对其信仰与表演的功用。农伟培《论壮族曲艺“蜂鼓说唱”的发展脉络》主要论述了其流變与发展的文化变迁过程,认为壮族曲艺“蜂鼓说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师公仪式中纯粹的叙演民间神话故事——近代壮族师公仪式活动中的大型娱神—娱人性的歌舞表演活动、脱离仪式信仰场域的纯粹观赏性、表演型的娱人活动和新时代“再创造”性的具有蜂鼓说唱元素的某些表演活动。    (三)音乐图像学中的细腰鼓类研究
   周华斌《散乐中的单杖细腰鼓》从文献资料与现存石窟、墓葬等文物中的乐器图像一步步研究论证,认为单杖鼓早在晚唐已进入散乐中使用,并且认为其是在晚唐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而一同从域外传入中原地区,而在宋代之后,它从宫廷逐渐走向了民间,不仅存于宋金杂剧中,也走进了民间的社火、婚丧仪式活动中。郭雯《辽代墓葬音乐类壁画所见杖鼓浅析》对于杖鼓的形制判别和界定问题做了探讨,再进一步对辽代墓葬音乐类壁画中所见的杖鼓进行研究。王珺《契丹—辽毛员鼓(细腰鼓)探微》对于文献史料、音乐图像中的杖鼓、毛员鼓图像做了考察,认为“毛员鼓”的失传与五代十国至宋金时期的动荡有关,相反也猜测毛员鼓以“细腰鼓类”形制乐器的转化而流传。吴巧云《众说纷纭的云冈乐器图像》一文认为大同云冈石窟中现能辨认的乐器图像有530多件,分为吹奏、弹拨、打击三类共27种,作者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溯并整理归类,将同一乐器图像在定名上存在的争议做了简述并就此探讨。陈秉义《契丹—辽音乐文化考察琐记——对铜镜、埙、大螺和毛员鼓的音乐史料考察》(上下)二文将收集到的材料使用民族音乐学、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考察,特别提到收集到的大小一致排列、成体系的鲁山窑细腰鼓,认为其中可能存在“齐鼓”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参考性。此外还有吴璇《龙门石窟万佛洞乐舞图像研究》、王希丹《论集安高句丽墓壁画中的细腰鼓》、周华斌《乞儿驱傩与宋杂剧——韩城“北宋杂剧图”壁画读解》等相关文献。
   (四)音乐考古学中的细腰鼓类研究
   陈秉义、杨娜妮《关于契丹细腰鼓的考查与初步认识》以大量的图文力证了契丹细腰鼓的相关信息,作者认为毛员鼓与杖鼓虽同属细腰鼓类乐器,但在历史上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且认为在元代细腰鼓的体积减小的结果是其演奏方式由横挎而改变为竖立。牛龙菲《有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细腰鼓资料》考察了1980年甘肃、青海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细腰鼓,研究认为其悬挂方式为系带平悬,以其纹饰及形状判定其为单面蒙革式彩陶细腰鼓。
   (五)乐器源流考
   赵为民《宋代杖鼓》一文考究了唐宋时期腰鼓家族各乐器的使用情况,根据其鼓形制的不同,判定唐代的杖鼓与宋代的杖鼓并非同一乐器,宋代这种“左拍右击”式的杖鼓实际是唐代都昙鼓的一种演化。刘文荣《古今同名乐器考(六)——腰鼓》从乐器形制方面进行考究,使用了音乐图像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其“古今”意指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具体考究了古今腰鼓的同名不同器物的现象。作者认为古所谓腰鼓其“腰”意指“广首纤腰”的特点,而今流传于陕西、山西等北方民间活动场域中的腰鼓多为“纤首广腰”形制,并且主要是挎于腰间演奏。周菁葆《丝绸之路上的细腰鼓》一文以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古印度的“达马鲁”乐器、西域石窟壁画中的细腰鼓图案、甘肃石窟壁画中的细腰鼓图案及中原地区出土文物中的细腰鼓、朝鲜半岛与日本“东渐”后的细腰鼓四个方面描述,对于细腰鼓类乐器中的都昙鼓、毛员鼓的源流问题做了解释。谢崇安、黄建福《也谈细腰鼓与瑶族长鼓的源流》认为腰鼓最早上溯到中国的史前时代,其后为多民族所继承发展,汉魏至隋唐时期腰鼓类乐器又融入了西方细腰鼓的因素。远在南北朝时期,细腰鼓已盛行于华南多个民族地区,今天仍然见于瑶族民间的长鼓,就是古代细腰鼓的演变诸形式。韦土良、韦俊海《谈壮族蜂鼓舞》认为长鼓虽然各历史阶段全国各地都有过流传,如一些图案与壁画中——成都王建墓棺床右侧饰纹、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等壁画中都有遗迹,但是现存有实物可证的唯有在广西的各少数民族中的这种鼓。作者将20世纪8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排练壮族蜂鼓舞的情况详细进行了记录,将蜂鼓舞的步伐、伴奏乐器的旋律、调式等重要信息都进行了描写,是关于壮族蜂鼓舞形態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彭东焕、王映珏《唐宋羯鼓、腰鼓考辨》一文就羯鼓与腰鼓及其同类型鼓的名称与形制作一辨析。其他文献有阳庐鹤《蜂鼓与七弦琴》、伍国栋《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李理《杖鼓溯源》、陈驹《壮族蜂鼓和瑶族长鼓渊源考》、韦土良《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赵春婷、施鹤皋《亚细亚传来的乐音(五)——邮票中的亚洲传统乐器》。
   (六)概述性文献
   洪周希《韩国的杖鼓和四物》认为韩国杖鼓早在高丽时代从中国传入,其“以杖击皮膜”这一演奏方法而得名,并且杖鼓于19世纪在散调中的使用而确立其重要的音乐地位;同时论及其乐器背后所谓风物“巫”与“四物”生成文化隐喻与其意义。何洪、杨秀昭、卢克刚《瑶族民间乐器》一文介绍了流传于广西金秀瑶族与广东连南瑶族的一种活动膜面的乐器——黄泥鼓,并且将其局内人的通称与其功用和制作、演奏的方法描述的十分细致,具有很大的参考性。周宗汉《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分类初探[续]》一文对于我国现存的鼓类乐器的蒙皮方式做了归纳,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固定蒙皮类,如北方汉族的各类大鼓,陕北腰鼓以及现代量化生产下的各类大鼓;二是生拉绷紧皮类,如现存于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及东南亚、朝鲜半岛、日本等使用的各种细腰鼓、瓦鼓等活动膜类乐器;第三种即为使用特殊材质求取调音的各种鼓。林大雄《谈朝鲜族“长鼓”的形制及汉语称谓的由来》一文讨论在朝鲜族“长鼓”的形制和汉语称谓由来的研究成果方面,重点讨论了其名称问题。此外,介绍性的文献有周宗汉《壮族乐器》、杜景豹《蜂腰鼓始祖知是谁》、简其华《僮族的蜂鼓——中国兄弟民族乐器介绍》、邢媛《“泥巴”与鼓的共鸣》、贺锡德《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六——朝鲜族的伽倻琴和长鼓》、德真《广西的蜂鼓》。
   (七)其他与民俗活动相关论文
   高敏《广西“瓦鼓”与民俗》一文从现存的短腰型瓦鼓与长腰型瓦鼓做了比较研究,根据考古材料来看细腰型瓦鼓早在宋代已在广西广泛使用。作者考察了广西区内不同民族瓦鼓的不同称谓与民俗,并且与其使用场域、功用性和民俗活动联系在一起,剖析其瓦鼓类乐器与广西各本土信仰之间的深层关系。黎恬恬《桑植白族杖鼓舞走进舞蹈课堂浅析》一文从杖鼓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步伐、综合表演组合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浅析。此外还有李婷婷、伍广津、何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上古屯村坳瑶黄泥鼓为例》及黄仲裕、张颖中《广西系列定音蜂鼓的研究及改良》,李艳慧《唐代鲁山花瓷腰鼓之研究》。    (八)相关专著
   此外,提及到细腰鼓类乐器的相关著作有
  (日)林谦三著《东亚乐器考》“各种细腰鼓传入中国的胡乐之鼓,曾以各种大小形制而盛行一时的细腰鼓,渐渐也受到了淘汰,遗存到今天的,仅仅是中国的杖鼓,朝鲜的杖鼓、羯鼓,日本的一鼓、三鼓、大鼓、小鼓。现在来概观一下这一群细腰鼓。细腰鼓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1}。杨金鼎著《中国文化史词典》中“细腰鼓古代打击乐器。因鼓腰较细而得名。所谓‘广首纤腹’,即指两端粗中间细,为其形制特点。在敦煌石窟北魏壁画和云岗石窟北魏雕刻中,都有许多演奏细腰鼓的形象”{2}。温廷宽、王鲁豫《古代艺术辞典》“细腰鼓是形状为中间细两端粗一类鼓的总称。包括杖鼓、拍葳、魏鼓、蜂鼓、横鼓、长鼓等”。早在北魏时期已有细腰鼓出现。在敦煌石窟北魏壁画中及云岗石窟的北魏雕刻和壁画中已有演奏细腰鼓的乐舞画面……流传于广西壮族的细腰鼓用陶制成,名蜂鼓或横,右手执竹片击鼓,左手拍敗(也可用双杖击或双手拍)流行于吉林朝鲜族的细腰,名长鼓,木制,演奏方法同上;流行于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的瑶族细腰鼓,名长鼓,身较细,类似于对口瓶状。演奏时左手执薮腰部,右手拍戴{3}。董源主编《最新中西乐器制作装配工艺及通用技术与质量鉴别标准实用全书 》认为细腰鼓是我国古代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混合击膜鸣乐器,以鼓腰较细而得名,又称杖鼓。{4}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研究室出版的《中国乐器介绍》一书中写到“细腰鼓(峰鼓、瑶族长鼓、朝鲜族长鼓)是以它的形状而言。鼓框木制或陶制,鼓形两端大而中间细,两面蒙皮,用杖或手擊鼓。杖鼓、拍鼓、魏鼓、蜂鼓、横鼓、长鼓等都属此类”{5}。应有勤、孙克仁编著《中国乐器大词典》中写到“长鼓——瑶族细腰鼓,也称‘郭咚郭’‘    槁’‘花鼓’。形如黄泥鼓的公鼓,鼓腔以整段泡桐木刳成,细腰。鞔羊皮或兔皮,以铁钉、鱼鳔或篾圈固定。通体彩绘,系以彩穗。大鼓长约2米,腰径约15厘米,两端鼓面径约30厘米。中鼓长约1米,腰径约5~6厘米,两端鼓面径约12~13厘米。小鼓长约70厘米,腰径约3~4厘米,两端鼓面径约11~11.5厘米。大鼓置于架,由一人或两人拍击;中、小鼓,握鼓腰,单手拍击。流行于广西金秀,广东连南,湘、桂、粤交界地区。历史悠久。‘杖鼓’壮族‘蜂鼓’瑶族‘黄泥鼓’的别称”{6}。
   三、结语
   笔者以其不同名称对其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为:第一,从形制上来看,这些鼓都可算作“细腰鼓”这一大类的乐器家族中;第二,考察到的乐器从发音机制来说,全部属于“活动膜——绳索类膜鸣乐器”  {1}。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细腰鼓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的细腰鼓具有同源性,经过多方流传及演变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并且与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细腰”绳索类鼓具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以广西的这种蒙面、绳索活动膜类乐器为研究源头,期望与之相关性细腰鼓类的国内学术研究涌现。
  
  参考文献:
  [1] 杨民康.鼓乐与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J].民族艺术,2014(2).
  [2] 高敏.广西少数民族乐器与祭祀乐舞[J].中国音乐,2005(3).
  [3] 李晓婷.瑶族“跳盘皇”音乐及其隐喻的文化思想[J].歌海,2013(5).
  [4] 蔡荣湘.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的审美认同现象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6).
  [5] 农伟培.从“娱神”到“娱人”——论壮族蜂鼓说唱的音乐文化变迁[J]民族音乐,2017(4).
  [6] 李晓婷.瑶族黄泥鼓乐舞的信仰禁忌与双重变迁[J].铜陵学院学报,2014(2).
  [7] 农伟培.论壮族曲艺“蜂鼓说唱”的发展脉络[J].当代音乐,2016(2).
  [8] 王珺.契丹—辽毛员鼓(细腰鼓)探微[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1).
  [9] 王希丹.论集安高句丽墓壁画中的细腰鼓[J].音乐研究,2016(2).
  [10] 牛龙菲.有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细腰鼓资料[J].音乐研究,1987(1).
  [11] 赵为民.宋代杖鼓[J]中国音乐,1991(1).
  [12] 谢崇安,黄建福.也谈细腰鼓与瑶族长鼓的源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3] 韦土良,韦俊海.谈壮族蜂鼓舞[J].民族艺术,1986(4).
  [14] 阳庐鹤.蜂鼓与七弦琴[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1).
  [15] 伍国栋. 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J].中国音乐学,1987(4).
  [16] 陈驹.壮族蜂鼓和瑶族长鼓渊源考[J].民族研究,1984(6).
  [17] 韦土良.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J].民族艺术,1989(1).
  [18] 洪周希.韩国的杖鼓和四物[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2).
  [19] 何洪,杨秀昭,卢克刚.瑶族民间乐器[J].乐器,1986(4).
  [20] 周宗汉.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分类初探[续][J].乐器,1983(5).
  [21] 林大雄.谈朝鲜族“长鼓”的形制及汉语称谓的由来[J].中国音乐,1997(1).
  [22] 周宗汉.壮族乐器[J].乐器科技,1980(5).
  [23] 杜景豹.蜂腰鼓始祖知是谁[J].乐器,1996(1).
  [24] 简其华. 僮族的蜂鼓——中国兄弟民族乐器介绍[J].音乐研究,1958(3).
  [25] 邢媛.“泥巴”与鼓的共鸣[J].音乐生活,2016(11).
  [26] 贺锡德.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六——朝鲜族的伽倻琴和长鼓[J].音响技术,2007(1).
  [27] 德真.广西的蜂鼓[J].乐器,2005(11).
  [28] 高敏.广西“瓦鼓”与民俗[J].中国音乐,2008(3).
  [29] 黎恬恬. 桑植白族杖鼓舞走进舞蹈课堂浅析[J].黄河之声,2017(18).
  [30] 李婷婷,伍广津,何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上古屯村坳瑶黄泥鼓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4).
  [31] 黄仲裕, 张颖中. 广西系列定音蜂鼓的研究及改良[J].乐器,1988(6).
  [32] 李艳慧.唐代鲁山花瓷腰鼓之研究[J].2018(7).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对朋克(punk)音乐历史的研究已经成为欧美历史学家、音乐学家、记者和其他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与朋克音乐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人们也在积极地发掘、构建、记录更为贴近真实的朋克历史。通过挖掘介绍近年来口述史被大量应用在朋克音乐史研究中的现象,可以探讨口述史研究方法与朋克音乐史之间的密切关联与作用力。  [关键词]欧美;朋克;音乐;口述史;应用;案例  一、认可真实:朋克音乐口述史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审美化的生存方式和精神体验,诗意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渐渐失落,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世俗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新诗意”。新诗意的出现源于人类文明的高度成熟和社会生活中庞杂的信息量,个人意识和理性思维越来越发达的人类开始从现世生活中寻求意义感。诗意凭借语言敞开,新诗意凭借叙事阐发。叙事通过对事件序列的协调,开拓出广阔的表达空间,延伸出多维度的诗意空间。正是叙事这种对“异质”事物
期刊
[摘 要]21世纪初,全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开发”工程、“非遗”保护工程等,为侗族大歌所在地提供了巨大发展机会;贵州省黎平县率先利用大歌“申遗”,并借“申遗”及成功之机将以大歌为代表的侗族传统文化纳入到本地旅游开发和城市运营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致使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呈现一片“繁荣”,但其中也藏有许多“隐忧”。以黎平大歌的存续现状为例,透过田野调查数据,呈现并讨论近年快速进行的侗区城镇化与侗族大
期刊
[摘 要]三年一届的广西剧展大戏展演部分于2018年8-9月间成功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这个汇聚全区近三年来最优秀、最具代表性创作成果的舞台不仅代表着广西剧坛的最高水平,也是各地市地方文化、区域性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根据剧目资金投入的数量、编导技巧的含量的多少,题材是否具有地方局限性等考量因素,将参加本次剧展的大戏作品分为“低配”和“高配”两类,并对其各自存在的问题和成果经验进行分析。通过分类、
期刊
王雪峰 1980年出生于广西灌阳,2002年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黄格胜先生。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漓江画派促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签约画家、广西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导师为姚鸣京先生)。  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
期刊
[摘 要]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审美价值。童声合唱因其纯净的音色、率真的表达成为合唱艺术中引人注目的形式之一。通过对德国奥格斯堡大教堂童声合唱团来华演出的分析,概括性地提出童声合唱艺术在演唱中展现的声部间和声美与和谐美,在表演中传达的体态美与形式美;通过对德国奥格斯堡大教堂童声合唱团合唱艺术的赏析,揭示童声合唱的审美视角与独特魅力。  [关键词]童声合唱;美学;和声
期刊
[摘 要]壮剧《冯子材》选取镇南关之战这一历史素材,通过探关、受命、闯寨、点兵、出征、驰援、血战七场,讴歌冯子材的民族气节,抒写壮人忠义爱国、渴望家园安定之情。该剧荣获2015年度第九届广西戏剧展演“桂花剧目金奖”,入选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从该剧的主旨、情节、人物形象三个维度探析其艺术得失,客观评析、总结其艺术创作经验,能为地方戏曲如何走出困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新加坡是东盟成员国之一,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其中华人是占比重最多的族群。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乐”一直是新加坡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新加坡的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秉持“小而精,细而美”的审美价值观念,始终以弘扬与推广华乐室内乐为己任,是国际华乐室内乐作曲比赛和鼎艺华乐室内乐节的举办者。此次鼎艺团以中国—东盟音乐周为契机,于5月31日晚八点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专场音乐会,其
期刊
[摘 要]乡村音乐有着浓郁的民风、淳朴的曲调和通俗的歌词以及演唱者独特个人风格,其特有的节奏与旋律决定了其超高的辨识度。它所演绎的歌唱主题大多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家乡的风景、对美好爱情与生活的向往、对生活不公与宗教信仰的至诚宣泄;其创作源泉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乡村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内容包罗万象,具有着潜在的流行性。乡村音乐既可以引起大众的共鸣,同时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非凡影
期刊
[摘 要]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三元宫的早课仪式、灵官诞法会仪式过程及其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继而探讨音乐在仪式当中的功能,阐述仪式音乐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元宫;道教;早课仪式;灵官诞法会仪式   道教全真派在广州地区传播甚广,宫观林立,有三元宫、纯阳观、白云仙馆、都城隍庙等散于各区。一脉相承下的宫观,其道教仪式音乐可谓大同小异。目前,尽管已有诸多的学者对道教仪式音乐进行研究,并且呈现了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