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20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的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正确留取微生物学标本,提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把握采集时机: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如已在院外或门诊使用过抗生素,及正在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在用药间隙,病人血液中抗菌药物浓度低峰时采集。血培养最好是寒战时,高热前,但要防止等待而延误时机;痰培养无需等到第2天早晨留取,新病人入院时有咳嗽、咳痰或查房时发现病人有必要留取痰标本,即留即送;尿培养以晨尿为佳,视不同情况也可白天留取;其他标本均应及时留取。标本采集后立即通知勤务中心,让护工及时送检标本,细菌室接标本后立即处理。
  重视采集方法,收集真正病灶部位的标本,避免污染。
  血培养:选择肘静脉等饱满、血流量大的血管,避免1次采血量不足2次再抽而增加污染机会(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采肘动脉、股动脉,不在静滴抗生素静脉处抽血),严格无菌操作,采血部位严格消毒,每次采血量成人8~10ml,婴幼儿1~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为10:1,严格消毒培养瓶橡皮塞,不更换针头直接把血液注入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摇晃,使血液与培养瓶内的抗凝剂、培养基混匀。每例至少采2次血,间隔05~1小时,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痰培养:指导病人清水反复漱口(3次以上,不用牙膏)后饮温水彻底清洁口腔、牙齿、咽部,用力从气管深部咳痰,不可混有唾液和鼻咽分泌物,最好弃去第1口痰液,咳出第2口痰置于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痰少者用45℃ 10% NaCl雾化吸入后拍背再用力咳出深部痰液。对咳嗽乏力或昏迷病人,用吸痰管吸引,入声门后再打开负压。
  尿培养:选取中段尿,指导病人先用肥皂水或PP液冲洗外阴部,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再用灭菌水清洗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排去初段尿,在不中断排尿的情况下留取中段尿液于无菌容器中。留置导尿者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尿管壁,用注射器针头斜穿管壁抽吸尿液,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口取标本。特殊需要经耻骨上皮肤穿刺膀胱。
  其他培养:粪培养挑取带脓血、黏液部分的粪便,无法获得粪便标本时,用无菌湿润直肠拭子轻轻插入肛门4~5cm,小儿2~3cm处转动,擦取直肠表面黏液后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特殊菌种需保温送检;脓液培养要用注射器抽取,避免用棉拭子;导管头培养注意皮肤消毒,以无菌剪刀剪取。
  正确的用药方法
  正确的给药途径:大部分的抗菌药物均经静脉途径给药,也有部分是肌注或局部用药如气管内滴注、雾化、外用,临床有时存在静脉用的抗菌药物作局部用药,这是不正确的,应尽量避免没有根据的局部用药。
  正确的给药时间、方法:根据药物的代谢特点与半衰期、病人病情、病原学等的不同决定抗菌药物的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如有条件,凡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真正做到按规范间隔时间输入药物,保证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抗菌药物应现配现用,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溶媒,注意配伍禁忌,减少对抗菌药物的影响。另外,手术室护士应提醒医师规范做好围术期用药。
  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对病人的危害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抗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护士平时要加强对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应急训练。
  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反应有视、听神经损害、神经精神症状、肝肾损害、造血、免疫系统损害等。如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联合使用,或受其他药物、食物的影响,可能会增加其毒性作用,护士在用药的合理性上应掌握必要的知识。
  菌群失调: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寄生于人体的各种细菌间的平衡被打破,造成定植菌的种类、数量、部位发生紊乱,出现菌群失调,导致难治的二重感染,如场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败血症、尿路感染等,护士要注意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口腔黏膜情况,必要时留取标本并及时和医生联系。
  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增强病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使用前要询问过敏史,需皮试的待皮试阴性方可使用;向病人讲解药物的名称、疗效、特性、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方法;说明输液速度与药物浓度的关系,如青霉素类的输液速度应较快,而氨基糖苷类应控制滴速,避免病人自行调速;教育病人按时、定量、连续使用药物的重要性;向病人、向社会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很多人一旦有个感冒、发热,往往一来就要求静滴盐水、吃抗生素,其实,很多情况是不需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护士要大量、有效的宣传有关知识,减少滥用抗生素,做到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止细菌耐药已是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护士虽然没有处方权,药物知识也许不如药师全面,微生物学知识不如检验人员丰富,但我们的优势是和病人接触最多,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知识,在留取微生物学标本、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的观察、健康教育方面发挥我们的特长,为推动合理使用抗均药物尽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袁桂清.抗生素专家提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基础.中华医学杂志,2006,11(21):1511.
  2 陈雪华,胡必杰.临床微生物学科如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国医院,2006,8(8):23.
其他文献
腦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本身病变和(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导致脑血液供给障碍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因此及时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发病率指标的一项措施。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过程,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1]。2009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164例。在患者住院期间
资料与方法    5年8月~8年8月7岁以上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11例其中重症肺炎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1]。男51例女61例平均年龄877~91岁。两肺肺炎例右肺肺炎56例左侧肺炎16例有高血压史67例有糖尿病史11例有恶性肿瘤史5例起病前骨折未愈者例。死亡18例。既往有脑卒中史者5例其中重症肺炎例死亡1例。  入院时血常规:WBC59~5×19
美国Medinox公司宣称已和中国PUMC制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国和韩国共同开发并上市其治疗败血症休克的药物NOX-100(norathiol)(Ⅰ)。
摘 要 目的:探讨血糖指标(HbA1c、GSP、MBG)对2型糖尿病(T2DM)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T2DM患者根据血肌酐水平分为单纯T2DM组(A组)和T2DM慢性肾衰竭组(B组),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平均血糖(MBG)水平,同时进行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B组HbAl、GSP、MBG水平与A组比较显著升高,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药物配制则是静脉输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护理常规,药品要求现用现配,为了便于操作和巡视中查对,药品输入贴签要求倒贴
高中语文教学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论述
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60例,脑梗死168例,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192例;男254例,女106例;年龄〈50岁8例,51~60岁62例,61~70岁221例,71~80岁53例,〉80岁16例。原有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