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等主干课程有着重要联系,是药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基石.目前药学类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重化学轻药学和课程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很难达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标.本文从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改革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实现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以广东省某河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相关河段的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考察不同固化/稳定化药剂对受复合重金属污染的河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效果,最终选定“水泥(投加量10%)+Fe2++(Fe(SO4)2投加量10%)”为此次研究的最佳药剂选择和配比.样品底泥的pH值上升,铜、镍、镉、铅及砷的浸出浓度显著下降,通过Tessier的五步连续提取程序分析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铜、镉、镍及铅的残渣晶格结合态(Ts5)升高,而砷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Ts3)升高.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性和较高应用价值的课程,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概况和学生学习课程存在的困境,提出“学习内驱力”的观点,并简要论述了建立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学模式的4种策略,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思维、专业技能以及为进一步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药剂学”作为本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其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该课程实验具有较广的知识覆盖面、较高的操作性要求、及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为此,本教研室将学业导师制与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导师指导将分别贯穿于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及科研技能培养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并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介绍了一个材料化学专业创新实验——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改性制备、表征及介电性能测试.实验采用固相烧结法,选择Li、Sb、Ta三种离子对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进行复合掺杂改性,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介电性能测试.本实验涉及了材料化学、无机化学、晶体结构、电化学等内容,综合了大型仪器的使用,融入了科研软件的运用.本创新实验的完成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科研探索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以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通过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型课程知识体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搭建开放性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探索与研讨,探索新工科视域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无机材料工程人才,助推国家新材料朝阳产业发展.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构建的双体系教育模式,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调查结果,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本课程采用了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论文三阶段的递进式教学方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项目驱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学分制少学时但内容涉及面广、学生缺乏机械知识的情况下,老师从教学内容的调整、理论联系实际、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课后复习等方面,总结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教学体会.从学生的反馈结果看出,笔者利用上述的实际教学措施,确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面对当前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灌输式实验教学方式.《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师的辅助作用下,调动学生积极性去自主学习.同时,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学生后续学习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夯实基础.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新经济及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各类工程学科尤其是实验实践课程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革.本论文在分析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SOP与6S管理原则应用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系列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提升的措施及方法,对近些年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适应新工科要求的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一核心素养要求从实践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本文以“丁达尔效应”实验为例,通过引入科学探究,深入问题的内核,探讨了布朗运动、光的散射与丁达尔效应的关系.充分利用科学探究实验,在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和加深理解的同时,可增强学生的趣味点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