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C2210和SSD1339的PM—OLED驱动控制电路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避免早期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一些缺陷,如:“串扰”和“交叉”效应以及电路连接比较复杂,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基于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PC2210控制芯片和晶门科技公司的SSD1339驱动芯片的驱动控制电路。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以及芯片SSD1339和LPC2210的主要的特点;分析和比较了SSD1339的8080系列并行口和LPC2210外部存储控制单元的读写时序;分别利用LPC2210的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和外部存储控制单元,成功的控制SSD1339驱动128RGB
其他文献
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1,6-二[(2’-苄胺甲酰基)苯甲氧基]己烷(L)的铕和铽的配合物,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混合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单一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2:3
高温固相法合成Zn2SiO4:1.2%Mn,5%Cd长余辉磷光体,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光谱分析以及余辉衰减特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050℃下烧结3 h的硅酸锌产物为单相.Zn2SiO4:1
通过将含有原子数分数为2%锂的Zn-Li合金薄膜和金属锌薄膜在500℃氮气氛中退火2h,然后在700℃氧气氛下退火1h的方法分别制备出ZnO:Li和ZnO薄膜。Hall效应测量表明,其导电类型分别
吸收是发光的前提条件,吸收变了,发光的其他特性也就随之而变.但是发光寿命的长短又会反过来影响吸收的多少,这不仅存在于光致发光中,而且是一个普遍规律.从电场引起的场致发
以8-羟基喹啉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有关8-羟基喹啉铝(Alq3)研究已有大量报道,8-羟基喹啉锌(Znq2)研究还有待发展。介绍了两种以Znq2为基体的新
重点研究了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XD-7的合成路线及提高产率的方法,并用自行设计加工的升华提纯装蛊进行两次OXD-7的升华提纯,可使产物纯度达到99.2%。通过真空镀膜制作出结构为I
讨论了有机发光材料4,4’-bis(2,2'-diphenyl vinyl)-1,1’-biphenyl(DPVBi),在结构为ITO/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DPVBi/tfis-(8-hydroxyquinoline
在有条状SiO2图形的GaN"模板"上,侧向外延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GaN.荧光显微镜的结果表明在SiO2掩膜区有成核过程发生.原因可能是SiO2的质量不高,为GaN的生长提供了一些成核中
采用5d-4f跃迁的稀土Ce^3+冠醚配合物(Ce-二环己基并-18-冠-6,Ce—DC18C6)作为发光掺杂剂,4,4’-二(9-咔唑基)联苯(CBP)为基质,设计制备了紫外发光器件:ITO/CuPc/Ce—DC18C6:CBP/Bu-PBD/LiF/Al,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方法,在不锈钢衬底上直接沉积碳纳米管膜。通过SEM、拉曼光谱和XRD表征,讨论了制备温度和甲烷浓度对碳纳米管膜场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