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54gh4h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思维是人脑与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例行活动。它主要以数、形、结构关系为主要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作为表达的载体和工具,目的是发现并认识数学中的规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与实际生活相交较少的学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到吃力、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脱离小学数学学习迈向初中课堂后,学生将由简单的加减乘除和应用计算忽然转变向抽象的数的认识和几何证明,甚至需要采用复杂的数形结合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步入初中后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就是学生的数学成绩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好数学的内涵,是教会学生形成敏捷优秀的数学思维,深究之下,是要在建立高等数学思维的初始阶段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拓一条有效的提升途径,为学生形成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数学教学不是要将定理、定义、答题模式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发现、体会数学的真正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者不可本末倒置。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6-01
  初中階段是学生培养对数与几何知识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不同,它主要锻炼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疑问。数学带给学生的即是探索知识领域的新鲜感和成就感,也是创新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左右脑深入的开发与拓展。因此,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从现阶段来看,大部分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都主要围绕着中考考点进行讲解。教学形式趋于固化,“讲套路、讲模板”成为大部分教师讲授数学的“六字真言”。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对教学内容与教师很难形成约束力,因为家长的想法就是考高分、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不求过程但求结果。这种结果导向使得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创新和改革的探索,转而继续或更加重视学生的卷面分数,并以此作为检验学生是否学会和教学成果是否显著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渐渐衰弱,课堂氛围沉闷,教师和学生形成“你将我听”的授课模式,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提升困难,最终陷入“灌输式教学——课堂氛围沉重——学生被动学习”的怪圈。
  如果仔细观察那些真正将数学学的好的、不偏科的学生,我们能够得出两点规律:一是他们都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且形成了十分良好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二是他们敢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理性且善于总结和归纳。虽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一定就能拥有好的数学成绩,但是我们要谨记:学习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致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不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还有可能会扼杀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阻碍他们追求真理的脚步。课堂在学生的印象里,是枯燥无味的公式,是耳提面命的教导。换个思路,我们可以打破这种印象,选择将有趣的数学历史引入课堂,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讲解,通过语言、实验、猜想和提问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舞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讲解考点重点难点时,还可以通过画图、实验等多种看的见摸的着的教学方式,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带领学生多做实验尝试着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猜想,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二)关系转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提到:“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一般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可见,创新与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应该形成的两种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朝着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向发展,尝试转变课堂上的师生关系,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开明的学习氛围。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切入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意见,保证教学内容不偏离主题,鼓励学生开展创新与实践,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过渡为新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这种看似花费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则会因为学生动手参与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高度集中的思考而使知识被理解的更加充分,印象更加深刻。
  三、结语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不同,它意味着学生将步入新的知识领域,也意味着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正确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长大后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十分必要的。现阶段教育行业整体氛围不适合教师以激进的教学方法来寻求创新和突破,所以我们可以从日常授课着手,通过动手实验、课堂提问等多种手段对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美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J].考试周刊,2017(36):114.
其他文献
利用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Tal创建成抗赤霉病基因库,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作者在基因库第一轮选群体内,对分离单株所作的抗赤霉病性(以下简称抗赤性)分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对此,笔者基于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分析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R8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28-01  “新课标”早在2011
学位
曹秉峰,1960年出生。作品曾入选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第四、五、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首届新人新作展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摘 要 语文教学以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语文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C41,R363.2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30-0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必须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 随着新时代的进步与完善,多媒体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中。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将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并起到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促进数学模式发生改革,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充分的应用多媒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 多媒体;
摘 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教学一直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所以,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视,并且,由于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文章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小学
摘 要 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 德育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33-01  近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而又十分
摘 要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恩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小学;感恩教育;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32-01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对社会
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关系着个人、关系着祖国未来,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还不成熟,学科教学渗透心育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