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拓展性阅读的误区和方法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ol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拓展性阅读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围绕某个主题搜寻更多的相关资料进行阅读,以达理解深刻、丰富材料等目的的阅读。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以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与胸襟,丰富阅历与情感。但是,对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仍然是拓展性阅读的主阵地。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紧紧抓住教材内外之间的联系,巧妙安排,灵活运用,就可以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下面,来谈一下课堂拓展阅读的误区和方法。
  一、课堂拓展阅读的误区
  1、本末倒置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始终都是第一位的,是学习的根本,是需要学生反复阅读、理解与记忆的,而拓展阅读只是为了丰富相关内容,加深印象,拓展思路。也就是说,教材与拓展阅读材料之间有着本与末的区别。在具体的拓展阅读中,抛开对教材的认真阅读而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拓展材料;不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而引导学生化大量时间对拓展材料进行理解欣赏;不要求对教材中的优美词句加以深刻记忆,反而要求学生对拓展材料内容加强学习,等等,都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恰当处理方式,会产生本末倒置的结果。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时,让学生很短的时间通读课文并简单地归纳了一下桂林山水的特点之后,用很长的时间来阅读关于桂林山水的一些长篇大论,以至于没有时间去研读课文的语言特点,更没有了时间去仔细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从来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情感。
  2、无的放矢
  任何教学行为,都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严谨行为。同样,拓展阅读也应该是为增进语文学习效果服务的,需要根据需要来进行,例如,通过有效展开教学而选择有助于增进理解型的材料,为了解决某一难点而选择形象型的材料或权威型的材料,为了巩固某项技能而选择方法迁移型材料,为了积累语言而选择赏析型材料,等等。
  也就是说,选择材料必须紧扣主题需要才行。如果材料与主题毫不相关,即使是再丰富的材料,也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3、兴味索然
  任何阅读材料都应该具有激发兴趣的性质,因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所以,教师不得不谨慎地选择与恰当使用所有的拓展阅读材料,或者引导学生去阅读最适合他们的材料,也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行,否则,只能事与愿违。例如,在学习《荷花》这一篇课文时,不是选择非常优美的图片或视频来展示荷花的特点,让学生欣赏到它的美,而是选择了小学生较难为理解的古诗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且不加以解释,那么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是一种好心办坏事的行为。
  总之,只要是与脱离小学生实际的,不加以认真选择与正确使用的,都是对拓展阅读的错误处理,是对小学生学习的不负责,所以,在选择与使用拓展材料时必须慎之又慎。
  二、课堂拓展阅读的方法
  1、激发纠结,有意拓展
  思维纠结时的帮助是最有效的帮助。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疑点,希望得到很明晰的指点,而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个节点,及时地拓展材料,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教师还会感觉到学生的激情,以及对问题的快速解决。例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读到最后一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可以提示学生质疑:周总理每个晚上都那么辛苦吗?有什么可以证明吗?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份周总理在病重期间紧张的时间安排表,让学生一目了然中就可以理解到周总理的辛劳,从而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2、留意空白,恰当拓展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地方都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去想象,去补充。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空白,并恰到好处地进行补白,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感悟,增强他们的情感。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是写道:“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并没有更多的语言来提示这段话到底在说明什么,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白处,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读:每次点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她说你要勇敢你要坚强/不要害怕不要慌张/让你从此不必再流浪/妈妈牵着你的手回家/睡在温暖花开的天堂,那么学生就能够深深地体味出生活的残酷与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天堂的渴望,更会激起学生思想之波的层层荡漾。
  3、激发情感,真情拓展
  情感是最好的催化剂。如果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拓展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彭德怀的品质,在提出问题“彭德怀既然深爱着自己的大黑骡子为什么一定要杀呢?能否留下大黑骡子,杀其它五匹?”之后,教师可以补充红军第一方面军过草地时敌人的围追堵截,可以补充红军因为饥饿而造成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可以补充大黑骡子未倒下之前,饲养员是如何哭喊着请求彭德怀留下它,还可以补充彭德怀下令杀死大黑骡子的声音的颤抖,以及那句“人比牲口更重要”凝重话语……。通过这些材料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极发出对敌人的愤慨之情,同时也很容易地明白了彭德怀之所以要杀大黑骡子,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是为了拯救战士的生命,是为了保存革命实力而做的果断抉择,也让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到彭德怀对战士的关爱,对革命的期望。
  培养真情实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之一,所以,要选择与使用材料方面,教师的所有方法与措施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会对小学语文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加快速度,教师要避免陷入误区,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恰当的拓展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与不拔牙矫治对第三磨牙倾斜角和萌出间隙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择下颌左右两侧第三磨牙均存在的13~16岁患者77例,按照拔
摘要:近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恶习,很多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重视度不高,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拥有深厚扎实的英语知识,但是无法应用于实际,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普遍较低。高中英语教学如何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情景教学的乐趣,由此激起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从而提升高中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语言综合实际应用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小学英语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英语教学;英语水平  中国分类号:G623.31  新课标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学位
摘要: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800字里,学生所写的汉字部分同学存在着大量的错别字,并且会因错别字而扣作文总分。浅析作文中错别字的成因主要有混淆语词表达概念的情况;还有错字也常出现在成语上;学生看广告宣传语后会也导致错别字的发生;现在一些影视片喜欢将人物的对白打上字幕,其中的错字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汉字误导;互联网日益进入了主流媒体,对高中生的影响更是非其它媒体所不及。  关键词:混淆概念;用错成语;宣
写字训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汉字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我们不仅要会写字,而且要写好字,会写容易,写好就难。要求学生写好字,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每写一个字,都是给学生范写,老师板演,一定要注重笔顺,注重间架结构,懂得一些写字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写字技法,才能有所遵循,通过感染和示范,引导学生,练习基本的笔画、基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旨在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内部动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兴趣;内部动力;阅读习惯  中国分类号:G623.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