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味觉范畴隐喻的对比研究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a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要投射到认知及情感域;表示味觉效果的形容词"酸","甜","苦"和"辣"主要投射到人物/情感/其他感官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中英味觉范畴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其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文化背景不同,习语所传达的意义自然也会有区别。只有弄清楚英汉习语的文化异同点,才能做好英汉互译
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它的主旨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言情说;寄托说;守礼与反礼说,等等。笔者却认为,《闲情赋》表达了作者的济世思想,以及这种理想无法实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文章基于关联理论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汉语歇后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诸如实习基地种类少、实习效果欠佳、校企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等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与实习目的。鉴于此,文章提出
及物性分析方法属于系统功能语法范围,它是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语篇分析方法。文章运用这种方法分析几则全球知名化妆品牌旗下的女性护肤品广告,通过考察其及物过程的选择和分
文章首先对国内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现状,以及对家电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家电企业的营销渠道提出改进的建议。
王实甫《西厢记》成功塑造了聪明伶俐、泼辣机智、正义勇敢的丫鬟红娘。然而红娘形象的成熟却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唐代元稹《莺莺传》中是对剧情发展无关紧要的人物,
文章首先考察了文化生产的目标,即捍卫意识形态、实现视听人数最大化与收益最大化三个目标或者其中一个目标。然后将生产创新划分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不可分
文章旨在用语料库的方法来研究高考短文改错的真实性,要考察的49种错误中,只有21中出现在高考命题中,而这21项的比例也普遍比在语料库中的高。结果表明,高考改错题从整体上能
读书是人类晚近才出现的现象。甚至文字书写已经出现很久,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也没有读书的必要。上古典籍少,人们重视口耳相传的知识与经验。《国语·晋语》中记载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