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中思维错误及原因探讨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Sun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4(2013)19-04-01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
  四、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
  五、思维定势导致思维嵌塞
  思维定势在习惯上也被称作思维上的“惯性”。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调查测试题:一人站立在平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则:人像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远;B.他的像越来越大,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近;C.像的大小不变,但像离人却越来越远;D.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也不变。错选A的比例竟占40%。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之所以错选,是因为在解该题时凭借视觉的通常经验,而没有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活动,忽略了“像的大小与镜中看到你的大小是两回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在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的影响是消极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224500)
其他文献
编号:H3(2013)19-01-02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德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如何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过程的规律之一。德国教育家第多惠说地:“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于教育。”“教
期刊
编号:O4(2013)19-02-02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实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合作性学习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着,教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  我们认为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前提。我们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讨论气
期刊
编号:G40(2013)19-02-03  这是刘校长的作文指导课。  讲桌上摆着一株栽在一只写有“一帆风顺”字样的装饰性花盆里的 “仙人球”和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这究竟会是怎样的课堂?  “我们今天就来观察这个‘物’并写作。”刘校长提出了写作要求,我心里不禁想:这有什么好写的?而且“物”的写作本来就是个难点,它牵扯到“观察描写的细腻”和“情感的提升”。太难!他会怎样引导?  “……一眼就看到躺在角
期刊
编号:O1(2013)23-04-0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一些热闹的课堂缺乏数学思考,缺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验、数学层面的理解与认识,经常是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活动的数学价值。因此数学课堂要实施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好数学,获得充分的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  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在有限的40分钟里,教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学流程以及具
期刊
编号:G40(2013)21-02-02  有效是永恒的话题,不断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是我们每位思品教师必须永恒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少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做到“四不离”。即离不开精心备课、离不开精彩讲解、离不开精巧设计、离不开精准反思。  一、离不开精心备课——前提  在平时的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总是一塌糊涂,
期刊
编号:G40(2013)19-02-04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要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建立一种精神底子,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创新课堂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发展他们的健康个
期刊
编号:O1(2013)19-03-01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殊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机器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主要激起学生强
期刊
编号:H1(2013)19-01-03  一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长卷、一段深沉的历史,更蕴藏着一种深远的意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两句送别诗。诗人李白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我力图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想象诗中的意境,品悟诗中的深情,培养语感,提高素养。让古诗教学灵动飘逸、洒脱不羁
期刊
编号:H1(2013)19-04-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要想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仅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课外阅读十分关键,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宽学生课外阅读?  一、精选学生读物,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
期刊
编号:O1(2013)19-04-02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