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初中思品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3)21-02-02
  有效是永恒的话题,不断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是我们每位思品教师必须永恒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少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做到“四不离”。即离不开精心备课、离不开精彩讲解、离不开精巧设计、离不开精准反思。
  一、离不开精心备课——前提
  在平时的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总是一塌糊涂,究其原因还在于这些教师对教材半生不熟、一知半解。上课时离不开教材半步,每次进教室,总要捧着厚厚的一大叠教辅用书、教案,照本宣科。由于对教材不熟悉,还时常出现知识性、科学性错误,“挂黑板”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教师课前不备课,在课堂上一直处于低头“念课’’的状态,即使有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或者分心的现象,教师也难以察觉,从而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事实上,凡是有过旅游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到一个景点,导游都能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牢牢吸引住。他们凭什么能如此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靠的是自己对每一个景点的了如指掌,对每一个景点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烂熟于心,并做到倒背如流,才会如此出神入化,甚至对游客的提问能对答如流。我们从来不会看到一个导游会拿着“脚本",照着资料向游客介绍。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要的是精心备好课。备好课是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二、离不开精彩讲解——关键
  这是一堂“有效课堂”汇报课,一位教师上的课题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这堂课上,该教师主要讲了3个问题:什么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该采取哪些手段?尽管这堂课没有什么知识点错误,要讲的问题也都讲到了。但整堂上教师上课软绵绵的,有气无力,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没有节奏,没有起伏,没有激情,更没有高潮,学生懵懵懂懂、恹恹欲睡。课堂气氛死板沉闷,没有一丝活气,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感到味同嚼蜡。如此教学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吗?试想,如果教师讲解不精彩,自己半梦半醒,能吸引学生去专心听讲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点燃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火种。教师精彩的讲解,定能将激情传播给学生,影响整个课堂气氛。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神采飞扬、幽默诙谐的教态,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使学生余音绕梁,达到“课尽情未了”的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精彩的讲解和恰到好处的点拨定能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萌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三、离不开精巧设计——基础
  这是我们在“有效课堂”主题研究节中听到的两堂设计截然不同的课,两位教师所上的课题都是初三思品课“保护智力成果”。其中A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他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智力成果?智力成果包括哪些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智力成果权的理解,该教师运用教材上的一个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初中学生是否享有著作权?假如学生的著作权受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办?然后和学生一起了解我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现状?继而得出侵犯知识产权的危害性。最后和学生一起探讨完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课堂设计平铺直叙,波澜不惊。虽然没有错误,但没有可圈可点的亮点而B教师课堂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效果非常好。
  四、离不开精准反思——补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不管学生学得如何,不问学生听的感受,更不会考虑投入和产出,课堂教学的成本和效率,他们只管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上完课走出课堂就万事大吉。教师的课堂效率一直难以提高,课堂教学处于高原状态,徘徊不前,只有反思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省亨县庆坪中学5624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3)21-02-01  现在中学政治思想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进入新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 转变思
期刊
编号:O1(2013)21-04-0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
期刊
编号:O1(2013)21-04-0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指出,应用意识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
期刊
编号:O1(2013)19-02-01  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习环境,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
期刊
编号:H1(2013)21-01-02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明确强调语言和积累,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意在改革近年来语文教学“做题多,读书少”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的特点,教学中应以朗读为本。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期刊
编号:G40(2013)19-01-01  离异家庭对子女身心的影响。离婚对双方当事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一项“迫不得已”的决定,但是影响最大的、伤害最深的还是孩子。因为,孩子耳闻目睹父母的吵嘴、打架、分居等失去理智的行为,使孩子惶惶不可终日,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者,父母在“冷战”时期,也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关心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不可能实施有
期刊
编号:H3(2013)19-01-02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德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如何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过程的规律之一。德国教育家第多惠说地:“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于教育。”“教
期刊
编号:O4(2013)19-02-02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实现创造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合作性学习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着,教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  我们认为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前提。我们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讨论气
期刊
编号:G40(2013)19-02-03  这是刘校长的作文指导课。  讲桌上摆着一株栽在一只写有“一帆风顺”字样的装饰性花盆里的 “仙人球”和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这究竟会是怎样的课堂?  “我们今天就来观察这个‘物’并写作。”刘校长提出了写作要求,我心里不禁想:这有什么好写的?而且“物”的写作本来就是个难点,它牵扯到“观察描写的细腻”和“情感的提升”。太难!他会怎样引导?  “……一眼就看到躺在角
期刊
编号:O1(2013)23-04-0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一些热闹的课堂缺乏数学思考,缺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验、数学层面的理解与认识,经常是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活动的数学价值。因此数学课堂要实施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好数学,获得充分的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  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在有限的40分钟里,教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学流程以及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