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评价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28例(12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

术中鼻泪管再通率两组均为100%(128/128),术后随访有效率,A组与B组分别为90.91%(60/66),82.26%(5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2±4.18)min及(27.3±5.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36%(24/66),11.2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73%(15/66),17.74%(1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

结论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微钻或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便捷,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的发生率及其与吞咽困难等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16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发病年龄、临床表型、病程、用药情况、Hoehn & Yahr分级等临床资料,是否流涎的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第6条。所有患者进行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结果我们发现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的发生率为59.5%(69/116, 95% CI 50.
目的探讨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的纹状体神经生化改变。方法从尸检脑标本中,选取4例基因确诊的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2例基因确诊的亨廷顿病,以及4名正常对照。对其石蜡切片分别行脑啡肽、P物质、谷氨酸脱羧酶和Calbindin-D28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使用软件行图像分析。结果壳核和尾状核的背侧部脑啡肽、P物质染色和谷氨酸脱羧酶染色在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明显减低;Calbindin-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对泪溢进行分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在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眼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160例,以OCT测量下泪河的高度,同时用问卷方法收集患者泪溢程度分别按照Munk分级和Sahlin分级。对泪溢程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按照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分类标准,提出客观泪溢分级指标。结果Munk分级
目的了解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功能治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利于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199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进行斜视矫正手术、随访2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55例纳入研究。使用同视机、同视机专用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及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对其进行双眼视觉三级功能和远、近距离定量立体视觉的检测。结果平均发病年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