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安本土文化引入中职语文
  【摘要】淮安本土文化引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是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于2016年12月开题研究。经过笔者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研究,学生对淮安本土文化中的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由知之甚少而变得知之较多;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可喜的,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淮安本土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淮安本土文化引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预设与生成产生偏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们可以放任学生活动而置之不理,否则活动的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容易产生偏离。如学生在《古诗重读》主题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起初的设计方案是:
  1.古诗诵读
  (1)古诗朗诵的技巧;(2)读《诗经》中的《蒹葭》、杜甫的《绝句》、孟郊的《游子吟》。
  2.古诗鉴赏
  (1)古诗鉴赏的方法;(2)《游子吟》《蒹葭》鉴赏。
  3.古诗创新
  (1)作诗要求。(2)古诗创新技巧之一——改写。《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风雨声,作业知多少。(3)古诗创新技巧之二——妙解翻新。模特: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心理医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李毅;清洁工: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婚姻介绍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当组长给笔者看小组设计的方案时,笔者第一感觉与我的预设目标产生了偏差,笔者所设想的是在活动中引入淮安本土文化的内容。尽管如此,作为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付出,因此,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劳动,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小组在展示时引入淮安历史名人留下的诗歌作品,如唐代的吉中孚、赵嘏、刘采春等,明代的潘亨、吴承恩、张养重、吴进等,清代的刘鹗、潘德舆、高延第、徐嘉等;二是引入历史名人留下的咏淮的诗歌,如李白的《淮阴书怀寄王宋城》、白居易的《赠楚州郭使君》、杨万里的《初食淮白鱼》等;三是加入重读的想象、感受、评论的短文。在笔者的建议下,学生又进行了修改。在活动展示课上,基本上完成了活动目标。
  (二)淮安本土文化研究不够深入
  在每一次的淮安本土文化引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前,笔者都查阅了很多资料,思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和淮安本土文化中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的结合点,并指导学生运用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但淮安的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本身的内涵就很广且深,再加上仅用两个学期的时间,通过十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体现,还是显得有些肤浅,活动中对淮安本土文化的内涵研究还不够深入,仍需要在今后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研究。
  (三)评价方式不够完善
  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上,对7组学生的成果展示,笔者大多采用了组内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其他学生课堂点评、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并把最终的评价等第作为学生本学期語文平时成绩中的一个项目计入平时成绩。总的来说,评价主要结合课堂的成果展示及评价的书面材料,还不够精细,没有做到给每一位学生作具体的指导性的评价。此外,由于学生生源的特殊性,班级中不少学生的家长在外地打工,也没有做到引入家长的评价。评价方式略显得不完善。
  (四)课本剧表演不够精美
  在活动中,课本剧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实践应用能力。总体来看,学生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美中不足的是表演过程中的服装和道具比较简单,从而使得画面不够精美。
  二、淮安本土文化引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前指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的教学内容不同之处在于,课前准备环节至关重要,这一环节影响着课堂展示环节的效果及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因此,在活动的准备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任务分解与分配的指导
  每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都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子标题,每个子标题工作都需要不同特点的人来完成。如《难忘的人物形象》这一活动主题,不同小组选择的文学作品不同。但恰恰有个小组对笔者提供的淮安历史名人创作的《西游记》这部作品感兴趣。小组组长想以《西游记》为素材,来展示这次活动,但让组长为难的是: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设计活动?组长想演课本剧,又不清楚课本剧的表演要如何着手。为此,笔者把小组组长和成员带到办公室,针对活动主题的分解方法、任务的分配方法、课本剧的表演方法进行了小组辅导。经过笔者的指导,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中的表现与笔者预期的基本一致,实现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一致。
  2.资料搜集与整理的指导
  由于学生之前在教学活动中很少接触淮安本土文化,导致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淮安本土文化的资料搜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只知道在百度上搜集一些内容,却不知道有很多资源可以找到。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搜集活动资源。一是可以查阅有关书籍。如江苏省淮安市政协文史会、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写的《淮安运河文化旅游》《淮安简史》《淮安府署》《文化淮安》等,《江苏地方文化名片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写的《淮安漕运文化》;二是学校旅游烹饪专业的教材。如《地方景点导游》《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淮扬菜制作》等;三是淮安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还有专门的网站。如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官方网站(http://lyh.huaian.gov.cn),淮安文史资料网(http://www.hawszl.gov.cn)、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官网(http://www.chinahyc.cn/index.asp);四是可以参观访问有关教育基地,如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淮安名人馆、淮安淮扬菜博物馆。   3.展示形式与内容的指导
  在活动准备阶段对学生课堂成果展示的形式有内容的指导,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展示形式方面,笔者认为这需要根据小组内成员的特点来确定展示的形式。如小组内成员比较擅长讲话,就可以选择演讲或辩论的形式;如小组内成员比较擅长表演,可以选择课本剧形式;如果小组内成员比较擅长写作,可以选择写作的形式通过PPT来展示。在展示内容方面,笔者认为组长应在小组成员搜集的资料基础上进行整理,并挑选最有代表意义的内容来展示,把淮安本土文化与活动的主题相结合,既展示了淮安本土文化的内容,又与活动的主题紧密结合,同时要体现语文性。
  4.活动评价与总结的指导
  课前指导学生对活动的评价与总结,不仅能保证课堂展示的完整性,也为学生在评价和总结环节指明了方向。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活动评价时,能够抓住评价的要点,对组内及他组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同时还能提出一些建议;在总结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更加全面和深入,从而通过活动,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二)深入学习和研究淮安本土文化
  淮安本土文化博大精深,短期的学习很难真正把握其文化精髓。笔者认为,要想在教学中达到更高的层次,必须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淮安本土文化。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
  1.研读本土文化书籍。教师自身首先要加强学习,研读有关淮安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的相关书籍,从书籍中了解更多的淮安本土文化中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不断深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2.请教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在专业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要想更深入地研究淮安本土文化,需要借助学校领导、教科室及同事的人脉关系向淮安本土文化的专家请教。如淮安文史研究专家刘怀玉、马超骏,淮师研究淮安本土文化的教授,淮扬菜研究会会长高岱明,学校聘请的来校教学的淮扬菜博物馆的大师和各大酒店的大师,学校旅游烹饪专业的名师等。通过访问、交流、讨论等形式,与专家们面对面,向他们学习淮安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的内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深对淮安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的理解,并把淮安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3.善于教学反思
  教師在教学中善于反思,才能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在淮安本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的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恰当地选择并引入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淮扬菜文化中的相关内容进入课堂。引入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
  (三)完善活动的评价方式
  1.充实小组活动档案袋的内容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多采取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安排几名学生代表进行评价,不能安排所有学生对展示学生进行评价;而课后学生有拖拉的习惯,导致评价效果不佳。在第一次活动任务发布后,笔者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档案袋,并放入空白纸若干,把档案袋交给了组长,告诉组长档案袋的功能是记录活动中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及活动成果,请组长们及时记录、完善组内活动资料,作为活动结束评价用。
  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很有效,每一次活动任务发布后,各组组长都会安排组内成员一起讨论活动方案,然后进入活动准备阶段,在课堂成果展示过程中,组长们成了舞台的掌控者,到活动后的小组成员总结,各小组表现都很积极。甚至不同小组相互之间还出现了良性竞争。研究结束时,7个小组的活动档案袋里的资料已经非常丰富了,学生都很有成就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组长是长期的监督者,教师要和组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过QQ了解活动进度及是否存在困惑,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最终的评价结果主要依据活动档案袋里的资料。
  2.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总体表现
  每个小组的每一个学生从学期初到学期末的活动表现都有差别,教师应把学生在一学期中从第一次活动到最后一次活动的表现进行比较,做一个总体评价。当然,评价的语言要有艺术性,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在课堂公开表扬,而对于表现一般和相对较弱的小组则要看到这些小组内的亮点,并加以肯定。这样可以让不同小组的成员越来越自信,也可以让不同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邀请家长的参与
  笔者认为,活动的评价除了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外,也可以引入家长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QQ群来寻求帮助,班级可以建立家长群,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学生定期把活动的进展及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给家长看,并请家长参与活动的评价。
  (四)完善课本剧的表演
  课本剧的表演对于学生文体转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针对课本剧表演的画面不够精美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编写剧本时,应考虑剧本易行
  在活动中,学生选择课本剧剧本内容时,要熟知文本内容,并须经过小组讨论,看剧本在表演时是否易行。这样,才能保证课本剧表演的效果。
  2.排练剧本前,应有效合作分工
  课本剧剧本编写完成后,需要经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研读剧本,并加以修改;同时,还需要集团队的力量,在表演前利用身边现有的一些资源来制作道具和服装。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合理分配表演的角色,从而保证表演的效果。
  3.请求系部及学校的经费支持
  课本剧的表演,如果能得到系部及学校的经费支持,演出的画面感就会更加精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书面申请或向系部及学校领导口头反映的方式,争取系部及学校的支持,能适当补助些经费作为活动之用。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何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2(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各中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来达到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本文从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乏味、学生阅读量过少以及缺少课外阅读习惯四个方面对目前初中语文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限制因素的存在,学生综合素质很难真正地提高。对于这种情况,想要做好高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便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观念;综合素质;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其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所占的
【摘要】2016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改革,从课本的排版到纸张大小再到单元设置和所选课文篇目、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但是七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薄弱,这个阶段教师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如何以读促写,在日常阅读中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综上,笔者以七年级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挖掘其中可供学生借鉴的写作方法。  【关键词】记叙
【摘要】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朗读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语文内涵,达到情感、语感、乐感  的统一,从而提升语文学习成效。为此,本文结合人教部编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实例,具体分析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朗读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信息技术社会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当前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工具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基于这一背景,首先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然后分析现代信
【摘要】作业电子化是个好事,方便老师,方便学生。电子作业的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是一个发展趋势,并且利大于弊,但需要把握住一个度。电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老师要求学生掌握电脑的操作,学会通过网络查找信息,这样的做法值得鼓励。但是,在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过渡过程中,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要特别注意如何使用,不能只顾着快捷、方便,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关键词】电子化;作业;利弊  【中图分
【摘要】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老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学习,并建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历史价值,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对诗歌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目标的追求。  【关键词】体验;彰显;比较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造口语训练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口语训练的浓厚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口语训练  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汉语文课教学;转变观念;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 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语文教学过
【摘要】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越来越重要,高年级作文教学应受到重视,现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教学研究方法,同时也会 有许多相关研究产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关于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内涵相关研究  1. 作文教学的内涵  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