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并举 塑造学生品格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拓宽管理的领域,在师生互动中注重情感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共情力、自愈力、目标导向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的品格。
   [关键词] 共情能力;自愈能力;目标导向力
  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应有意探知、呵护、豐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注重分析学生行为的成因和背后的意义,综合运用多重方法,进行有效引导,塑造学生的品格,激励其“向上向善”。2020年毕业的初三(8)班,在我校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在笔者的心里种下了一亩向日葵。每个独一无二的班级成员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每一份个体的努力都有助于塑造班级的独特属性,颇有一些“春江潮水连海平,个体集体共潮生”的意味。三年,作为班主任,笔者见证了这群后浪的成长,在此采撷一二,以学生成长的花蜜孕育教育小智慧。
  一、共情的能力
  人际交往过程中,共情强调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如何对待我;想让他人理解就要先理解他人;付出爱,就会得到爱的回应。时间长了,善良遇到善良,积极遇到乐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班级的凝聚力会大大加强。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好教育环境,触发、培养学生共情的能力,让学生感知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巨大潜能和变化。
  首先,鼓励学生注重倾听自己的感受,并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初一伊始,一个同学哭着来“告状”:一个高个子同学笑他胖。我看着他眼里泛着泪花,满脸委屈,再看着旁边高个子同学的懵懂与不知所措,先让他们说说内心的感受,彼此倾听他人的感受,再肯定了两个人真诚的表达,然后引导他们去感知、挖掘自己的“共情力”:你的痛苦我能感受,你的快乐我能感受,我是你的镜子,我能看见你,但我还是我,我希望遇到更好的你,我想成为更好的我。交往中,付出共情的努力,会给对方带来安全感,令彼此的连接更紧密、更坚韧,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与他人的幸福感。
  其次,用体谅来回答他人与自己的感受。内心的“体谅”比批评与道歉更有力量。一件小小的“误伤”事件,转化成了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原动力,没有人被批评,没有人被安慰,学生自己成长了。三年下来,两个人因为这起“无心之失”成为“有心之友”。教师有意识地淡化学生相处之间的“是非对错”,给他们时间感悟,给他们自己纠正,这种“无为”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从容。我们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培养了自己共情的能力:“体谅”他人,并得到他人“体谅”。相处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激发,甚至纠正的,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优秀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多优秀的别人,改善自己的行为、优化我们的举止,培养自己的共情力,而最终我们会发现:共情力强,是因为我们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我们不依靠概念指导生活,但生活中的智慧能够提炼出概念。我们惊喜地发现:行为中的智慧、人性中的“向上向善”和前进中的方向总是无比吻合。蓬勃向上的八班诠释了班级的“共情力”。
  共情远远不只是一项技能,它更是能带来改变和促进学习的有效因素。共情的一个关键词是“感知”,感知自然、感知文学、感知艺术、感知人文,因为有“情”,所以更容易“悲秋伤春”,更容易“设身处地”,更容易融入“作者作品”,体味出不一样的况味,无限接近作品的表达,与作者进行无声的对话。在绘画、朗诵、写作、合唱等领域,拥有“共情力”的学生更具有优势。三年来,八班的学生在校内外的比赛活动中捷报频传,或多或少源自这种勇气和力量。升入高中的学生依然能在不同的学校各领风骚,相信,“共情力”能够让他们走得更远。
  二、自愈的能力
  何时何地如何对学生身上的某个问题进行干预,是对教师管理能力与判断力的一种考验。有时候,恰如其分的不干预则是一种艺术。因为,人人都具有自愈的能力。自愈的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内心觉醒,是个人自我省视、自我纠正、自我鼓励的过程。成人的不干预是对学生一种尊重、一种信任,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褪去稚嫩,乘风破浪。关注学生的内心和他们的精神状态,有时候轻言细语是润物无声,不言不语是另一种智慧。
  笔者留意到一个初二女生对一个男孩产生朦胧的感觉,她心思缥缈,经常分神。于是,课间、午间,我经常请女孩子到办公室帮忙,找点闲事给她做,和她聊聊爱听的音乐、喜欢看的书、家里校外好玩的事。渐渐地,女生和我也越来越亲近,她亲切地喊我“吴妈妈”。我也看到了她性格中的纯真与乐观,相信她可以面对并解决一些困扰。有时她的母亲会和我交换一下近况,但是对她的感情我始终没有率先提及。初三的某个午间,学生们都在教室休息,她独自来找我,低着头说:“老师,我失恋了……”我一愣,然后轻轻地给她一个拥抱,心里默念: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朦胧感情,许多年后,你的回忆里将是美好、勇敢,还有一个拥抱。慢慢地,我感觉到她在轻轻地哭泣,也许是自己的伤感,也许是没有被“数落”的温暖,也许是被人关怀的感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只是老师,她不只是学生。我们一起面对并接受了她成长中的挫败感;我们一起接受了负面情绪,我们用爱的拥抱化解了伤感;我们失去的同时,发现自己拥有比失去更多;我们破涕为笑,然后继续前进,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这段可贵的情感经历让我们学会表达与感激。成长是独一无二,是不可取代,是自己弥补缺憾并发现意义,即使是眼泪,也可以是甜的,因为我们有自愈的能力。女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面对、接受,然后放下这些困扰,收拾好心情,把视线投向更广更深的成长领域,变成了更优秀的孩子。自愈的能力,是给一段静默的时光,它可以发芽、生长、茁壮,然后在岁月流转中,让主人蜕变出更好的思想,我在她的成长中发现并惊叹于这股力量。
  三、目标导向力
  “目标导向”理论认为,人有了动机就要选择和寻找目标,目标导向行为是寻求达到目标的过程。当一个目标达到时,马上提出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积极性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每个阶段性的学习和各科目的学习中,目标就像一面面小旗帜,为学生呐喊助威,学生也在目标的引领下,不断缩小差距。在教师积极引导的同时,学生的目标导向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过程。目标导向力能激发个体的潜能,促进内驱力,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因为疫情,漫长的寒假后,初三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倍感压力。三月底的一节体育课,小汤同学因为起步快、发力强,胯部骨折,术后需要静卧兩个月,而这时正是复习迎考的紧要关头。学校、家庭和学生,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之下,通力合作,完成了爱的接力棒:讲台装了摄像头开启了直播;学习资料每天都有同学送上门;小汤虽静卧但多听多思多问。妈妈说:“躺着的小汤被唤醒了。”
  手术后不久,笔者带着同学们的关怀去看望小汤,50张彩色小纸条写满了班级的奋斗小宣言:
  我们期待你早上的英语领读,我们期待你康复后在操场上奔跑。
  Today is cruel, tomorrow is more cruel, but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s beautiful.Go!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过地狱的磨炼,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我们在这里,等待你归来,一起奋斗,不负韶华。
  每一个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都会在不经意的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不负年华、逐梦青春、中考加油!
  还有我手写一份: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加油!
  每一份鼓励都在为小汤加油,在困难与差距面前,小汤选择了坚持,放弃了休学,用意志与勤奋书写自己的青春,向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小汤坐着轮椅参加了中考听力口语考试和四星级高中的推荐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和坚忍的意志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班级的理念:努力的样子就是最美的样子。导向力化被动为主动,驱动力同时被触动,而个人与集体的目标导向力的重合,激励的就是所有师生,班级在中考中发挥出色,为三年的初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用更好的状态、更好的心理迎接未来。凡所际遇,均非偶然,笔者相信:目标导向力是学生的巨大精神动力,将带着他们继续披荆斩棘,完成自我。而笔者的收获则更多,学生与星月,都值得珍藏。
  怜悯是天生的能力,付出爱却是自己的选择。初心不变,则教育与被教育者都是收获者。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共情力、自愈力、目标导向力,帮助塑造品格,学生在成长中生发出的能力、品格、积极的认知,往往能陪他们走得更长久。
  参考文献:
  [1]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2]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3]钱学敏.钱学森对教育事业的设想——实行大成智慧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7-64.
  (责任编辑:刘莹)
其他文献
表达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及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也为步入社会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结合当前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高效的表达能力培养.下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  践行“师之蕴”工作室“单元目标贯通的学习课堂”的教学主张,探索单元目标贯通的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建议从以下几点观察课堂: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2.课堂环节的对应性;3.师生互动的启发性;4.理性思辨的有效性。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阿房宫赋》《六国论》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的两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为“思辨性阅
期刊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之一,“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方法是“课例研修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实操经验。课例研修的成果表征:一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用来上课的;二是课例报告,课例报告是用来讲上课的。教学设计与课例报告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表征,是教师境界及教学经验的课例实证。  “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包容六大要素。  一、课例主题  课文有标题,为什么教学还要有主题?因为课文就是学习
期刊
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高中班主任要时刻关注教学新形势,思考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班级集体事务.现阶段,学生有个性,有独立意见,一一接受老师的教育并不容易.此外,现在的教师素质已经提高,不会一味地以大声训斥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培养.因此,必须再次调整高中班主任的角色的定位.根据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数据分析,期待协助班主任自我定位.
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充斥着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比如,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学生加强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群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本文围绕“网络信息背景下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与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显著.
[摘 要] 教育评价在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的角色,是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判定,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以及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全面推动教育发展以及现代化的新时期,我们都应该对教育评价的内容以及作用有充分的认知,并且给大众树立正确的观念,着重将教育评级的标准、体系以及管理等当面进行革新,将教育评价的重点放在立德树人、表现我国特色以及增加技术创新方面,借助教育评价改革来推动我国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中,语篇教学是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其是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培养途径.当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思维导图表现形式多样,且类型众多,树型、循环型、图表等都是我们在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导图.不同分级数的思维导图对人们思维能力的激发程度也是不同的,级数的多少与人类思维能力的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也正是因为思维导图在此方面的作用,才让不少教育工作者将其纷纷应用至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来说有着重要应用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在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当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措施.
“哇”时刻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哇”时刻向我们传递的不仅是一种评价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在与大班幼儿一起的皮影探究旅程中,我们一次次发现幼儿的“哇时刻”,享受幼儿带来的“哇惊喜”.
[摘 要] 不仅要在经济上脱贫,也要在教育上“脱贫”。教育“脱贫”的区域主要是乡村,这就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样需要家长对于学生的指导。乡村初中生家庭教育问题是近年来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正确分析乡村初中生家庭教育问题,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乡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提升初中乡村教育水平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根本上使贫困人口脱贫,同时优化乡村治理环境。   [关键词] 乡村家长;教
《诗经·邶风·静女》中“彤管”的解说,历来不同,有的专家学者解释成“乐器”“笔”“玉管”等.文章认为,“彤管”应训作“荑”,是为红色花纹的初生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