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创新能力的表现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需要向社会、自然开放,并具有明显的创新活力,生机勃发,富有生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实现自我素质的发展。”可见,创新能力是语文课堂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一般来说,语文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有:对语文字词的快速接受能力,尤其在识字教学中,善于总结简便易行的识字方法,基础知识牢固;在阅读方面的敏感洞察力,能迅速找到文章的脉络和主线,理解文本的内涵;在写作方面,具备独特的视点,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文意深刻,独辟蹊径等。
  创新能力作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从当前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看,改革的主要方向也趋向于考察学生的语文綜合素养、语文创新能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指标,可见,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育信息化对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新课改转变了师生观,也丰富了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架构,使之更容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从小学语文课堂看,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主要有下列突出优势。
  (一)让教师轻松获得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
  互联网拉近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距离,也让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信息成为可能。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网络课堂等途径和形式,交流课程资源的解读,分享课程教学经验,实现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成长,节约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开展基于网络下的教研活动,能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及时互动,保障课改效果。
  (二)让教师拥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传统的言传身教,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实现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影响了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和意象构成,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超越发展
  检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成功,需要以学生作为评价标准。学生的参与度、掌握程度、情感素质等,均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语文教学通过积极注入现代教育信息元素,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小语课堂中实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使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直接搬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架构,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等。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方面,尚存在如下的问题和不足。
  (一)现代信息手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脱节
  个别教师不明白现代信息手段的内涵,脱离教材内容,随意展示资料。尤其在各级公开课、讲课比赛中,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象更为严重。看似热闹非凡,实则画蛇添足。
  (二)现代信息技术单一,形式陈旧
  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使用简单的现代信息技术,形式单一陈旧,时间长了,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
  (三)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够
  受教师学历、年龄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制约,很多教师无法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的教师不会制作视频,不能独自完成基本的视频剪辑、制作、播放,无法在课堂上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一)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和谐结合的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中,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单纯依靠生搬硬套就可以完成。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模式和途径。对学校来说,要通过教师论坛、教研活动、专题培训等形式,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积累先进经验,丰富现代教育手段的表现形式。
  在信息化运用的途径和模式上,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水平,组织实施网络培训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意识;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要学习教育信息化技术,数量掌握视频录制、剪辑、格式转换、图像处理、插入技巧、文字特技等技术,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即时教学等教学媒介和教学技术,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大赛
  工具发挥的作用在于人,正如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一样,其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此外,我们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大赛,促成教师的掌握,并检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语课堂整合的效果。如举行专业示范课、开展语文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研究和使用氛围。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语文教学资源
  “互联网是一个源源不绝的知识宝库,教师可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料来源,按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更能引发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课程材料,以超越文本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面向真实世界的链接,从而真正确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因此,要将小学语文的整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抓。教师要对小学阶段适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的资源整合优化,逐步建立一个系统的资源库,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借鉴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将资源进行完善和提升,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有力武器,逐渐被广大小学语文研究者和教师重视,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发展,都要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切合的表现形式,才能让小语课堂务实高效、亮点纷呈。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文是包罗万象的万花筒,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上,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当人心情愉快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期刊
作业评语与课堂用语一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属于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些充满爱心的、鼓励性的评语能对学生的作业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使他们在看到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意识到存在的缺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于促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英语教师的对作业的评语常常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是分数、等第,或是good,not bad,very good等单调甚至呆板的评语。这种只重结果,无法客观
期刊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大部分语文素养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起来的。用以阅读教学的文本——或教材或教学资源,其内容都是丰富的,其特征都是多样的。教师如何处理文本不仅体现着教师的能力,更是关系着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文本时,一定要立足文本的个性,找准教学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怎么来定位?首先它应该是语文的,是具有文学性的;其次它应该是根据学生的情况
期刊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所有老师面临的新课题,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为了继续贯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
期刊
一、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之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社会教育大计的重要基础,而思想品德教育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童年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心灵成长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也是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养分。作为学生主要的成长空间,学校不应只注重语数英等主学科的加强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育,而思想品德又远不止一门学科,难以一味应用主学科的传统方法来量化教学。因此如何把思想品德教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改革需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学会互助,交流,合作。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  二、分组分层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
期刊
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是可以帮助创新教师更加高效的、有方向性的实施创新教学的方法。那么,有一些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创新教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制定目标中寻找创新策略  由于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不同。创新教师们应该从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目标的定制目标。这  (一)思想上清晰创新总目标  创新教育教
期刊
多媒体,这一凝聚着高科技的产品,如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现代教学技术正势不可挡地迅速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我们欣喜地发现,由于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突破了重、难点,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一、巧用多媒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激发学生浓厚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的确,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一名語文教师,如何在当前推进的素质教育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
期刊
本学期开展的课改教学活动,让我充分体会到,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激发情趣,教学互动,实行师生间,生生间的深层合作、探究,交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自我展示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感悟,灵动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灵动起来  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教一篇新课之前,总少不了创设一个全新的情景。如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听音示、看影视片段、做游戏等力法导入,学生就会很容易入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