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1〉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思考问题,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在课堂上我曾要求学生证明:如| a |≤1,| b |≤1,则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提问,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通过三角代换来证明的(设a=cosα,b=sinα),理由是| a |≤1,
  | b |≤1(事后统计这样的同学占到近20%)。这恰好反映了学生在思维上的肤浅,把两个毫不相干的量(a,b)建立了具体的联系。2〉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往往善于处理一些直观的或熟悉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不具体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例:已知实数x、y满足 ,则点P(x , y)所对应的轨迹为(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在复习圆锥曲线时,我拿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一着手就简化方程,化简了半天还看不出结果就再找自己运算中的错误(怀疑自己算错),而不去仔细研究此式的结构 进而可以看出点P到点(1,3)及直线x+y+1=0的距离相等,从而其轨迹为抛物线。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如非负实数x,y满足x+2y=1,求x2+y2的最大、最小值。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如对x、y的范围没有足够的认识(0≤x≤1,0≤y≤1/2),那么就容易产生错误。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障碍。如函数y= f (x)满足f(2+x)=f(2-x)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证明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础好的同学都不大会做(主要反映写不清楚),我就动员学生看书,在函数这一章节中找相关的内容看,待看完奇、偶函数、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图象对称性之后,学生也就能较顺利的解决这一问题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例:高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一般我们都要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内容,而二次函数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求法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我作了如下题型设计,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包括基础差的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始终保持活跃。设计如下:
  上述设计层层递进,每做完一题,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洛阳上阳宫观风殿属于塔类阁楼式建筑,建筑功能要求首层为大空间多功能厅,二层框架柱不能落地。结构设计时结合建筑造型和布置特点,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桁架进行竖向构件的转换
4月11日,陕西电信举行了“号码百事通”业务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号码百事通”业务。陕西电信此次选择了华为技才有限公司(“华为”)作为号码百事通业务的开发合作
婴幼儿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PHHI),又称婴幼儿胰岛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在婴幼儿时期反复发生低血糖,其最大危害在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的写作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并且对该作文进行多次评价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体验,初中英语作文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及英语作文多次评价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二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评价  一、初中英语写作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  (一)首批要详  明确圈出语句、词汇错误之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尽显力”,文章是高楼,汉字是砖瓦,识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低段识字量大,学生年龄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数学教学由于长期直觉思维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地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联想、类比、归纳、猜测之后对所研究的事物作出一种比较迅速的直接的综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对数学直觉思维的认识  1.直觉是发明的源泉。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摘要】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自信,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在美术教学中,激励教学的运用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论述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展激励教学:一、鼓励学生的个性审美感受,培养审美意识;二、激发学生自我体验,鼓励参与意识;三、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培养创新意识;四、利用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教学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管理系为例,对2013、2014 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两个角度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52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