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直觉思维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由于长期直觉思维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地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联想、类比、归纳、猜测之后对所研究的事物作出一种比较迅速的直接的综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对数学直觉思维的认识
  1.直觉是发明的源泉。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彭加勒说:“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前苏联科学家凯德洛夫更明确地说:“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直觉思维就是指人们不受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数学直觉思维是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思维活动。思维者不是按部就班地推理,而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进行考察,调动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跳过若干中间步骤或放过个别细节而直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联系。
  2.数学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通过观察、合判断,它不受固定的逻辑约束,以潜逻辑的形式进行。关于数学直觉思维的研究,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数学直觉和数学灵感。这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能以高度省略、简化和浓缩的方式洞察数学关系,能在一瞬间迅速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3.数学直觉思维具有个体经验性、突发性、偶然性、果断性、创造性、迅速性、自由性、直观性、自发性、不可靠性等特点。迪瓦多内说:“任何水平的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使学生对他要处理的数学对象有一个可靠‘直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把证明过程过分的严格化、程序化,用僵硬的逻辑外壳掩盖住直觉的光环,学生们只能把成功归功于逻辑的功劳,而丧失了“可靠的直觉”,那将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4.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力。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来看,它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也就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得以实现,比起其它的物资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教学材料的兴趣。
  二、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情感教育下的产物之一,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互相促进。敏锐的观察力是直觉思维的起步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联想习惯、科学美的鉴赏力是直觉思维的助跑器;强有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直觉思维的载体。
  1.注重整体洞察,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觉思维和观察能力。直觉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综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它依赖于对事物全面和本质的理解,侧重于整体上把握对象而不拘泥于细节的逻辑分析,它重视元素之间的联系、系统的整体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中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识别,规律的发现以及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都离不开观察。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研究对象的特征,比如对于三角问题指导学生从角、函数名和形式进行观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自问和反思的习惯,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重视解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通过方法论的分析使数学中的发明、创造活动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可以加以推广应用的”,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3.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培养归纳直觉思维。归纳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需要有“理智的勇气”、“精明的诚实”、“明智的克制”。在数学解题中,运用归纳直觉,虽然是冒风险的,但仍然值得重视。猜想是由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仅应当注意“保护”学生已有的猜想能力和直觉能力,而且应更加注意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猜想方法,并使他们的直觉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和趋向精致.“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自己的研究对象,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么发现这一定理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变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猜想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
  4.注重渗透数学审美观念,培养审美直觉思维。美的意识能唤起和支配数学直觉。纵观古今,数学上的许多发现和创举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无不遵循美的创造规律。难怪数学大师阿达玛认为,数学直觉的本质是某种“美感”或“美的意识”。 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庞加莱毕生追求“简单与宏远”,爱因斯坦看重宇宙的“统一与和谐”。美学是科学家谱写科学理论“诗篇”的一条红线。数学中主要包括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以及数学思想美、数学家的情感美,在美的享受中启迪人们的心灵,引起精神的升华。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从牛顿力学中“感受到数学的完美性”,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巧妙的语言表达如一个恰当的比喻也可使学生广开思路,回味无穷。
  5.注重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加强在其它学科中应用的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直觉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些哲学观点包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特点。
  数学是一门滴水不漏的学科,许多直觉洞察的空隙必须要用逻辑推理来填补。 对于直觉与非形式的强调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去取代数学证明,而只能作为后者的必要补充;而“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满足于不加证明的猜测,他们很快就会忘记在猜测与证明之间的区分”,而后者甚至可以说比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更糟。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伊思.斯图尔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灵感的逻辑。”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美感的逻辑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数学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在教材编制、教学内容、知识连接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高中数学教师面对升学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教育,致使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出发,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以生鲜乳为原料的产成品需求同步增长,安全健康的乳制品成为食品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从外因角度看,民众对乳制品安全健康及时快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护理成本核算方法,了解护理成本与收费的关系,提出成本管理的建议。方法根据项目综合评估和核算方法,核算新生儿游泳护理总成本、成本构成情况,并与当前收费作
<正>高性能纤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战略性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性能纤维等关键战略材料性能和品质提升"。江苏省连
洛阳上阳宫观风殿属于塔类阁楼式建筑,建筑功能要求首层为大空间多功能厅,二层框架柱不能落地。结构设计时结合建筑造型和布置特点,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桁架进行竖向构件的转换
4月11日,陕西电信举行了“号码百事通”业务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号码百事通”业务。陕西电信此次选择了华为技才有限公司(“华为”)作为号码百事通业务的开发合作
婴幼儿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PHHI),又称婴幼儿胰岛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在婴幼儿时期反复发生低血糖,其最大危害在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的写作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并且对该作文进行多次评价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体验,初中英语作文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及英语作文多次评价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二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评价  一、初中英语写作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  (一)首批要详  明确圈出语句、词汇错误之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尽显力”,文章是高楼,汉字是砖瓦,识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低段识字量大,学生年龄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