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必须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在一年级广播体操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做操质量,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确保人的行为持久性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我有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做好每个动作。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广播操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为了尽快调整学生的情绪,我用商量的口气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演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们大家来进行一次广播体操演出,好不好?”我又一次问孩子们。这样,让学生能过把演员瘾,在师生面前展示自我,孩子们哪肯放弃这样的好时机,一个个跃跃欲试,很快就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准确、大方。
二、改革教法,激情引趣
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孩子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乐于表现等特点,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做操兴趣。
1.打破常规。以前,我们的常规做法是: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就成四列横队站位,进行慢跑热身,然后一排一排地成体操队形散开,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广播操。现在变成当上课铃声响过,集队完毕后,听到老师喊“成体操队行散开”的口令时,孩子们齐声高喊:“锻炼身体,健康第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边喊边慢步跑出,在操场上立即成体操队形站好。这热烈而富有节奏的口令声,体现出新时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巧分解。先分解,再进行完整动作的学习,是广播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比如,头部运动可分为前后屈、左右屈等;肩部运动可分为提肩、沉肩、肩绕环等;上肢运动可分为(前、侧)上举、斜上(下)举等;下肢运动有半蹲、全蹲、前(后、侧)踢腿……当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学操时,他们就能根据教师的提示及示范正确做出相应的动作。
3.妙示范。在广播操教学中,教师一味的示范、讲解,不仅透支教师的体力和精力,而且学生会学得很辛苦、学得无自信、学得没情趣。我们可以在课前选定几个协调性好、接受力强的学生当“先行者”,教师把要教的动作要领先教会他们,到时候让这些小助手在教师的组织下分别去组织各个小组进行练习,然后各小组再进行评议。在这一过程中,小助手的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示范、练习、纠错,合作是那么和谐、那么轻松。
4.优化手段。适当发挥录音机、摄像机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摄像机将学生的规范动作与错误动作进行录像,在回放中让孩子们通过对比找出错误,提出改正意见。由于这些错误动作来自孩子自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容易接受并认真改正。
三、寓教于乐,以乐激趣
1.结合游戏练习提兴趣。为了使孩子们把每节操的动作做得更加规范,学习得更加轻松、愉快,我适当组织他们在游戏中“闯关”。我先告诉孩子们游戏规则:全班分为四个游戏小组,每个小组从八节广播操中任意选出最拿手的几节,向全班同学展示每个动作,要求把动作做得整齐、到位、优美。每做好一节操就算闯过一关,该小组的每个孩子就能获得一枚“奥运章”,闯过两关的就能获得两枚“奥运章”……游戏规则刚宣布完毕,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拥入我事先划好的场地。我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分组练习,在领操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做得很投入,他们学习的情绪使我沉浸在收获成功的快乐之中。
2.在美的熏陶中学习。在孩子们做操的动作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我引导他们根据广播操的动作快慢和力度轻重体会背景音乐节奏的快慢与强弱。让孩子们展开联想,体会每节操的意境。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每一节操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从体操动作中体会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从音乐节奏中体会体操动作的快慢轻重,使他们陶醉于音乐美与形体美的融合之中,尽情地享受广播操带给他们的快乐和美感。
作者单位
建水县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确保人的行为持久性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我有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做好每个动作。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学生学习广播操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为了尽快调整学生的情绪,我用商量的口气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演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们大家来进行一次广播体操演出,好不好?”我又一次问孩子们。这样,让学生能过把演员瘾,在师生面前展示自我,孩子们哪肯放弃这样的好时机,一个个跃跃欲试,很快就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准确、大方。
二、改革教法,激情引趣
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孩子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乐于表现等特点,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做操兴趣。
1.打破常规。以前,我们的常规做法是: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就成四列横队站位,进行慢跑热身,然后一排一排地成体操队形散开,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广播操。现在变成当上课铃声响过,集队完毕后,听到老师喊“成体操队行散开”的口令时,孩子们齐声高喊:“锻炼身体,健康第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边喊边慢步跑出,在操场上立即成体操队形站好。这热烈而富有节奏的口令声,体现出新时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巧分解。先分解,再进行完整动作的学习,是广播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比如,头部运动可分为前后屈、左右屈等;肩部运动可分为提肩、沉肩、肩绕环等;上肢运动可分为(前、侧)上举、斜上(下)举等;下肢运动有半蹲、全蹲、前(后、侧)踢腿……当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后,学操时,他们就能根据教师的提示及示范正确做出相应的动作。
3.妙示范。在广播操教学中,教师一味的示范、讲解,不仅透支教师的体力和精力,而且学生会学得很辛苦、学得无自信、学得没情趣。我们可以在课前选定几个协调性好、接受力强的学生当“先行者”,教师把要教的动作要领先教会他们,到时候让这些小助手在教师的组织下分别去组织各个小组进行练习,然后各小组再进行评议。在这一过程中,小助手的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示范、练习、纠错,合作是那么和谐、那么轻松。
4.优化手段。适当发挥录音机、摄像机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摄像机将学生的规范动作与错误动作进行录像,在回放中让孩子们通过对比找出错误,提出改正意见。由于这些错误动作来自孩子自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容易接受并认真改正。
三、寓教于乐,以乐激趣
1.结合游戏练习提兴趣。为了使孩子们把每节操的动作做得更加规范,学习得更加轻松、愉快,我适当组织他们在游戏中“闯关”。我先告诉孩子们游戏规则:全班分为四个游戏小组,每个小组从八节广播操中任意选出最拿手的几节,向全班同学展示每个动作,要求把动作做得整齐、到位、优美。每做好一节操就算闯过一关,该小组的每个孩子就能获得一枚“奥运章”,闯过两关的就能获得两枚“奥运章”……游戏规则刚宣布完毕,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拥入我事先划好的场地。我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分组练习,在领操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做得很投入,他们学习的情绪使我沉浸在收获成功的快乐之中。
2.在美的熏陶中学习。在孩子们做操的动作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我引导他们根据广播操的动作快慢和力度轻重体会背景音乐节奏的快慢与强弱。让孩子们展开联想,体会每节操的意境。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每一节操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从体操动作中体会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从音乐节奏中体会体操动作的快慢轻重,使他们陶醉于音乐美与形体美的融合之中,尽情地享受广播操带给他们的快乐和美感。
作者单位
建水县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