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似”与“不似”之间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表现形式,是对于虚构故事形式的一种反对。因为虚构的故事片往往有不真实的东西、创作者理想化的东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难免造成失真。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就成为纪录片编导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成了纪录片创作的永恒主旨。那么,视真实为生命之根的纪录片应该不应该向故事元素学习点什么呢?
  齐白石先生说过:"艺术就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更是一个很深刻的艺术命题。多年来,故事片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由于创作者在虚构这个层面上耗费的笔墨太多、着眼的时间过长,忽略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还原原则,让观众感到那个"似"字没有了。没有了生活的"似",人们对于有些虚构故事片缺少了感觉,没有了亲近的愿望和渴求,距离在这个时候产生的不是美,而是无美可言,所以这个时候纪录片带着它真实性的招牌蹁跹而至、应运而生。
  纪录片上个世纪在西方国家发轫,随着一些传教士和所谓的文化者次第来华,纪录片也来到了中国。确切地说,中国纪录片的历史应该和我们常说的故事电影片的历史一样长。从伊文思拍摄的一些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到其他一些纪录片前辈摄影师的镜头,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逼真的历史画面,迄今还令人感叹唏嘘。
  近几年来,中国的纪录片发展走进了一个低谷。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纪录片编导没有认识到纪录片这种叙事艺术与虚构故事的规律之间的异同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追逐生活的"似",着意注重生活的真,让观众失去了思维的翅膀和思想的动力,感到了电视纪录片的沉闷、冗长以及无聊。
  在人类的叙事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叙事方式,一种是虚构的,一种是非虚构的。两种方式一直在进行着斗争,但是两种叙述方式又有一个共同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就像我们最早的历史典籍《史记》一些精彩篇章的叙述方式就有着许多小说的手法,我们的历史作家也经常借用这种手法。当然,生活的形态是多样的、变化的、发展的。新的叙事方式内容也经常不断地改进着虚构的故事方法,使虚构的艺术更加丰富,更加利于人们接受的艺术特质。
  对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我们经常说它的故事程式化,远离生活,但是它目前仍然吸引着全世界大多数的电影观众,说明叙事手法本身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曹禺先生总是说自己的《雷雨》不好,太像戏剧了,可是目前他的作品中最受欢迎的还是《雷雨》,形式有时候是可以决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有巨大的魅力。
  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们受机械唯物主义影响,总是说内容决定形式,没有估量到形式对于内容也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量。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罗马11时》、《偷自行车的人》曾给影坛吹来一阵新风,但很快沉寂。好莱坞我们是常常骂,但在票房上他们还是最大的赢家。我们国家一开始也曾经出现过一些非常纪实的电视剧,如《9·18大案纪实》、《黑槐树》等,让观众耳目一新,但是后来还是这种类型的纪实电视剧就没有了当初引人注目的效果。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却都没有去深究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内涵。事情就是这样,当人们感到虚构的故事脱离现实生活时,人们是会对虚构故事的一些方法感到反感,但是让人们长期地都沉浸在纪实的故事里,没有一点空灵,没有一点虚构,人们也是会很腻歪的,人们渴望真实,但是更渴望看那些有节奏、有起伏、表现生活本质真实的虚构故事。
  当然,视真实为创作之根、生命之根的纪录片向故事元素学习 ,并不是让我们去虚构故事,而是在选材上应该学习一些虚构故事的创作方法。这样,我们的纪录片就可以避免那么多的先天毛病,而让其中的故事情节有发展的充足空间,这样纪录片的可视性也就会随之而增加许多。
  "似"与"不似"的问题解决了,纪录片创作中故事的选材就应该认真考虑。笔者认为有以下五方面值得引起注意:
  一、要选择有冲突性的故事体系。
  二、冲突的时间范围要相对集中。
  三、冲突具有一定的伦理意义。
  四、冲突要有确立明晰的目标。
  五、冲突要有吸引观众的关键点。
  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性结构在纪录片中的运用近来已经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如《四姐》、《英与白》等,在这些颇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中,更集中、更理想、更强烈、更典型地表现了故事元素的魅力。
  十多年来,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纪录片,像《毛毛告状》、《远去的村庄》、《起诉在东京》、《较量》、《平衡》等,在这些片子里,都有集中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都有一定明确的焦点,不但在较短的时间里矛盾必须解决,而且在较深的层次里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悬念就是一波三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等,每集结束都在一个关键点上留下悬念,这些就是虚构故事中的基本元素。
  艺术创作是一种常干常新、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在一种表现形式凝固化、程式化后,力戒从一个反面走向另一个反面。应该理解艺术创作形式变化的基本规律、创作形式变化的内在动力、创作表现形式变与不变的基本原则,才能推进与完善艺术创作。纪录片自然也是如此。对于生活表现的"似"与"不似"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共同认知的区域和范围,纪录片创作在把握似与不似的问题上可以充分地、有选择地在这个共同区域内有目的地根据需要而徘徊。这种徘徊不是徘徊不定,而是依据选题、方法、理念等多重因素而决定。
  综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学术上的争论是不断的,关于故事与真实的问题争执也屡见不鲜,无模式才是有模式,以开放的认知体系、以时代的浓郁特色把一部部情感真实、故事生动、充满冲突的纪录片奉献给观众,点燃观众热爱生活、奉献社会的心智是纪录片编导的重任。
  正如经济决定政治、文化一样,观众的需求在时代制造的氛围中也影响和促进纪录片编导的创作思路和创新之路。
  如果纪录片太拘泥于生活,太似生活,则易呆板沉重;太不似生活,则飘、虚、轻浮。只有二者恰当地结合,才会沉着而又空灵,坚定而又有活泼之气。少一些争论,多一些实践;少一些守旧,多一些创新,纪录片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以故事为手段,创新、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们那些言语争论的是是非非,从而形成中国纪录片对于表现生活的"似"与"不似"新组合、新态势,这个"似"就是尊重生活,这个"不似"就是创造。二者结合才能形成中国纪录片创作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提出,少儿报刊开设心理辅导栏目,应该符合四方面要求:给少年儿童搭建倾诉的平台,关注、研究少年儿童的心理动态,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心灵,培养少年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少儿报刊策划心理辅导栏目,应该倾注真情,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被关注;以“故事+道理”的形式解答,减少空洞说教;专业辅导,让少年儿童走出困境;邀请同龄人当小主持人,发挥同伴的正向影响力;组织线下活动,拉近和少年儿童的距离。  【关
期刊
根据郑州和杭州市等东西中8个省会城市的报刊市场调查,在街头购报者中,约有30%的人是在上下班途中匆匆忙忙地翻翻版面看看标题和图片的;约有90%的人面对几十、上百甚至数百条新闻信息,也总是先读题后读文;其中有57%左右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往往总是只读题不读文。这些统计数据已直接道出了"读题现象"已逐渐成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读题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有着其必然的趋势,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期刊
这事发生在河北省武安市。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  "那我从哪儿走?"  "后门。"  "后门要是也堵了呢?"  工作人员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见彭市长直接走到上访群众中间,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
期刊
威望迪环球集团以经营自来水起家,其前身是成立于1853年的法国通用水务公司(CGE),曾是法国排名第一的私营企业,至今威望迪的水供应和水处理业务仍然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20世纪80年代后,CGE开始涉足国际传媒娱乐业,特别是让-玛丽·梅西耶(Jean-Marie Messier)入主后,CGE被迅速改组成巨型跨国传媒集团。1998年,梅西耶决定将CGE改名为Vivendi(威望迪),这个名
期刊
【摘 要】文章认为,后续报道通过丰富报道内容的完整性、满足受众需要的现实性、凸显从业人员的责任性,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关切受众利益,维护社会公正;掌握新闻话语权,引导舆论走向;发挥新闻专业主义,履行舆论监督职能。文章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后续报道实现的途径至少有:以个案为中心,专注追踪报道;注重报道方式,彰显人文关怀;把握新闻发言权,树立媒体公信力;形成长效报道机制,完善舆论监督方式。  【关键
期刊
1998年8月,就在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特大洪水的同时,台前县遭受了3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雨涝灾害,全县一片汪洋,平地积水半米以上,且长时间不能排出,致使全县秋作物几乎全部绝收。与此同时,金堤河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水位超过历史最高记录0.35米。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与洪魔涝灾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作为县记者站站长,自
期刊
在每年的各级好新闻评选中,我们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独特的新闻现象:在获得较高的奖项上,总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独家新闻入选,如《郑州亚细亚商场集团兴衰的调查报告》(1998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林州争注"红旗渠"商标》(1999年全国好新闻三等奖)、《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2002年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等。这些好新闻都具有明显的当地特色,事件也基本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阅读这类作品,不仅感到内
期刊
《危困地区领导异地在五星级酒店为儿子办婚礼》是黑龙江电台2001年8月1日首播的,荣获2001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长消息类一等奖,播出后在听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是什么原因打动了听众呢?笔者认为这篇消息有三大特色。    一、精心的构思    这篇消息从标题、导语、主体到结尾,都是记者依据听知规律精心构思的。  标题运用鲜明的对比,即把"危困地区"与"五星级酒店"组合在一起,使听众震惊,具有轰动效
期刊
传闻带来了什么    最近几年,屡屡曝光的各种突发事件格外引人注目,而这一系列事件中,传闻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每每被指认为是破坏"社会稳定"的"元凶",如:北京2000年前后盛传一时的"打闷棍"传言;广西南丹透水事件、江西万载爆炸事件由传闻而曝光;2001年5月,四川省南充市盛传"罗小林黑社会集团报复杀学生";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天津市的有关"艾滋病患者持针扎人"的传闻导致街市
期刊
【摘 要】地方主流媒体作为最贴近基层群众的媒体,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该及时、客观、准确地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文章以梧州日报社梧州零距离网报道西江梧州段水域中华白海豚救助一事为例,分析地方主流媒体应对市民关切的突发事件并及时进行报道的具体实践,提出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特别注重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的方法和策略。  【關键词】地方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新闻时效性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