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的大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事发生在河北省武安市。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
  "那我从哪儿走?"
  "后门。"
  "后门要是也堵了呢?"
  工作人员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见彭市长直接走到上访群众中间,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间畅通了……
  相信这个群众上访的场面会有很多人曾经目睹或者有所耳闻。但是,只有一个人,用"心"把它记了下来。
  另一件事发生在河北省易县。易县县长刘建军正坐在车里赶路。呼机响了。原来是一条"十万火急"的消息:"刘县长,你们快改道吧,有几个村民要截车。"刘县长命令司机加速,不过,不是改道,而是直接驶向了村民要"设卡"的路口。车在那里等了一会儿,远远地走来一大帮人。当领头的一个弄清楚刘县长已经等了他们半天之后,感动地告诉了大家。大家七嘴八舌争着说,说的却是催促县长上车赶路,"我们的事回乡里找乡长说去!"
  这事传到那个人耳中的时候,他也同样用"心"记了下来。
  第三件事发生在河北省涉县。涉县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很多守旧的市民因想不通而上访告状。县委书记杨志科不回避矛盾,主动深入群众当中说明道理。县委还组织告状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这些一辈子没出过太行山的人,到省会和京城走了一圈,观点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不用说,那个人又用"心"记下了这第三件上访的事。
  那个人,就是《河北日报》农村部记者郝斌生。所谓用"心",是说他不仅是记下来这些事,而且在琢磨这些事所具有的意义。琢磨透了,他写出了一篇新闻评论《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
  评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党群关系,是一对恒久的社会矛盾,谁也回避不了。特别是如何处理呈现激化状态的党群矛盾干群冲突,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棘手的问题。记者抓住了这个焦点,而且有根有据入情入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评论既维护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又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既理直气壮地传达了老百姓的心声,又不露痕迹地引导群众通情达理。"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作者从自己所积累的如何处理群众上访典型事例中提炼出来的这种政治理念,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这篇评论荣获了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
  获奖之后,郝斌生曾撰文谈了自己的采写体会。他说:"一件偶然的事件,一个无意的举动,一种普通的景象,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看到了,听到了,但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而对于一个目光四射、感受力敏锐的记者来说,却能从中受到很深的触动和启发,并能体会到其中的特殊意义。"他在和笔者的通信中也说:"群众上访,堵塞政府门口的镜头谁都会遇到。有些人觉得没看头,远远地走开了。而有些人可能只去瞧个热闹……"而作为一个想得深一层的人或记者,他想到的可能多一些,愿意去听一听,为啥上访,谁对谁错……
  郝斌生强调的是记者要有新闻敏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注意的场面,要想到更深一层。然而他信中说的另一句话却引起了我更深的注意。"一个记者,不可能在一次采访或几次采访中巧遇那么多上访的局面。"请注意,他是有意地作了一种积累。
  对新闻人来说,这种积累的意识是一种很可贵的新闻意识。有些时候,单一的孤立的事实似乎不能证明什么,很难触发我们的新闻灵感。但是,同一类的事实一旦集中起来,其蕴涵的意义就可能凸显出来。如果你的评论思想或者新闻主题已经确定,那么,相关的素材的积累也会使你的思索更趋成熟、深邃,使你的笔下更趋丰满、有力。
  感谢郝斌生。为了那篇出色的评论,也为了那篇评论带给我们的新闻采访方面的启示。
其他文献
【摘 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兴传播手段急速发展给传统广播电台带来机遇和挑战。文章认为地方广播电台应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通过创新节目模式来提高节目效益,迎接挑战。文章以连云港综合广播《行风热线》为例,分析传统广播发展的困境和挑战,探索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舆论监督节目的新思路,以期为广播舆论监督节目的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四位一体;广播;舆论监督;途径  近年来,在新一轮的信息变革浪潮下,随着微
期刊
【摘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文章从党报新闻工作者如何脚踩泥土、眼向基层、脑装大局、笔起风雷,打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精品新闻作品出发,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在增强“四力”水平上下功夫、苦练真本领,才能写好党报精品新闻作品。  【关键词】党报;四力;精品;新闻作品  一、脚踩泥土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宣传是驱动图书出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長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图书出版必须改变原有宣传思路,创新宣传策略,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文章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巨大变革给图书出版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分析当前我国的图书出版宣传现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出版的切实可行的宣传策略,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出版;宣传策略  近年来,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已经成为受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模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信息技术平台多元化和时效性让新闻传播的范围更宽广,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现新闻、了解新闻、传播新闻,新闻内容和受众之间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新闻行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勇于创新,促进新闻传播现代化及信息化发展,增强新闻传播竞争力。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模
期刊
【摘 要】国内媒体特别重视新闻摄影的采集与传播,尤其党报工作者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进入全媒体传播时代,摄影记者面对更加复杂的挑战。文章认为,新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要更加重视新闻的专业性,强调“先记者、后摄影”的根本遵循,文章围绕政治敏感度、“三勤一快”、发现力、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党媒摄影记者加强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治敏感;职业素养;新闻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节目作为众多地方电视台的重点节目,其制作水平关系到电视台的发展。而后期制作则是衡量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后期制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性,阐述后期制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后期制作;新闻节目;媒体  老百姓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和最新政策。电视新
期刊
【摘 要】参加会议活动,是记者获取新闻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不少记者在采写会议活动稿件时,只见会议,不见新闻。文章分析了会议报道中新闻亮点缺失的原因,提出通过抓住会议重要内容、把新闻点制成标题、留心寻找新闻亮点、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追踪会议后的新闻、创新会议新闻写法等六个方面,探讨从会议中挖掘新闻亮点的对策和技巧。  【关键词】会议报道;挖掘;新闻亮点  一、会议报道中新闻亮点缺失的原因  一些记
期刊
【摘 要】在媒体上撰写理论文章是社会管理者表达观点、总结经验、阐述对策的有效方式。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理论文章缺少学理分析,导致读者不爱看。基于此,文章从选题、结构安排、标题制作等角度进行论述,提出要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必须在选题上力求“新”“小”“实”,在文章结构上力求布局合理,在标题制作上力求“画龙点睛”,并积极输出鲜明观点、加强说理论证,以推动理论文章“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键词】理
期刊
【摘 要】文章提出,少儿报刊开设心理辅导栏目,应该符合四方面要求:给少年儿童搭建倾诉的平台,关注、研究少年儿童的心理动态,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心灵,培养少年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少儿报刊策划心理辅导栏目,应该倾注真情,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被关注;以“故事+道理”的形式解答,减少空洞说教;专业辅导,让少年儿童走出困境;邀请同龄人当小主持人,发挥同伴的正向影响力;组织线下活动,拉近和少年儿童的距离。  【关
期刊
根据郑州和杭州市等东西中8个省会城市的报刊市场调查,在街头购报者中,约有30%的人是在上下班途中匆匆忙忙地翻翻版面看看标题和图片的;约有90%的人面对几十、上百甚至数百条新闻信息,也总是先读题后读文;其中有57%左右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往往总是只读题不读文。这些统计数据已直接道出了"读题现象"已逐渐成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读题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有着其必然的趋势,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