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大学的学术独立之路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变革已由被动地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转向主动面向世界、寻求自身变革之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现代大学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高等教育大家——蔡元培和梅贻琦,他们分别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为依托,开始探索中国大学学术独立之路,历经学术理念创新、学术组织创新、学术体制创新,中国现代大学的学术,一种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于其他活动的学术活动,实现了从观念到形成制度、从制度到实践使制度思想化的过程转变.从而使我国现代大学步入学术独立的殿堂。最后,从中国学术传统
其他文献
“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大学,是为了使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20世纪初开始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致力于“
以安徽省开放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开放教育学员创业意愿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开放学员中的潜在创业者具有影响作用,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云南省21所本科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和运营管理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出目前运营不足之处,为后续影响运营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