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试题的背景研究及其推广

来源 :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2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研究发现,2004年湖南省高考数学第12题是一道颇具匠心的佳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体现了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的创新原则;另一方面它格调清新、意境幽深,堪称命题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还可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对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的特征构建自己的本质认识和理解过程:代数运算表其外,几何性质蕴其中,为了准确把握试题内涵及导向功能以利于指导新课程要求下的数学教学,特结合这道试题作点剖析,以期同仁获得共鸣.
其他文献
以三次函数为载体的试题,可综合考察导数,函数,方程,不等式和曲线等知识,是近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笔者统计,在2005年全国高考的16套(特别是文科卷)试题中,直接或间接考察三
对于刚刚在宏观调控中开始下挫的房价来说,“一朝高房价,永世富贵城”这句西方俗语描绘了无数开发商心中的“理想国”。不过,12个时区之外的美国,这句俗语正在被《福布斯》的调查
题1 (2005年福建卷12题)地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 f(2)=0,则方程 f(x)=0 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
欧洲的大史见证就是它的博物馆,我们要去见它,而且不只仅仅见一次。它是空间和时间的双重之旅,是感官和精神的双重抚慰。珍贵的藏品并不是僵死的物件,一个人穿行其间,当时的山川、
文人多自尊,多轻狂,多自以为是。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所谓“文人相轻”,不仅有道理,而且是一个普遍现象。 巴金却说自己“不”。这个“不”,不是他在《
三角形的内心I,重心G,界心K(过三顶点的三条等周线交点)三点共线,且IG=(1)/(2)GK.rn上述结论就是大家熟知的新欧拉线定理.其中直线IGK叫新欧拉线.笔者发现,三角形还有另三条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三角形中的一个优美的线段比公式.rn定理如图1、2、3,设D、E分别是△ABC中线段AC、BC的定比分点,BD与AE交于O点,连CO交AB或其延长线于F,则 (CO)/(OF)=(CD)
近年来,在我国初数界,对平面(或空间)内动点的几何不等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其中江西的刘健先生,江苏的褚小光先生尤为突出.在这方面,笔者也曾试作过研究[1~10],也得
梅、塞二氏定理[1]:不过顶点的直线交△ABC的边或其延长线于X、Y、Z,则AX/XB·BY/YC·CZ/ZA=1;
文章以美国医疗体系为例,对该体系医疗支出持续增加、整体效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常见误区以及问题的形成原因.说明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