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开放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一些好的物理开放问题是实现研究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托,联系生活实际,弱化问题条件,巧用信息编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基础,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学生设计课题研究,以探究实验为核心的多种优化组合,激发参与探索物理现象,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实现创新思维。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弱化问题条件,引发创新思维
  所谓弱化问题条件就是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减少(或多个支条件减少),使结论或解法多样化,这样得到一个或多个开放题。因此,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外,要根据新课程教材,挖掘教学内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弱化问题条件,为学生提供解答开放问题和一题多解的平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有利时机。
  例如:在教学力学时,我设计了这样问题情境:在同一直线上A、B两个物体,它们相距为8m,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速度5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3m/s2。试问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多少时间A追上B?
  此题,学生们经过分析,能很快解决。我引导学生进行弱化问题条件:若问题中删去“在运动过程中”几个字,结果如何?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和争论,发现:结果有B在运动中被追上,刚好停下时被追上,运动一段时间停下时被追上这几种可能。
  二、巧用信息编题,激活创新思维
  所谓信息编题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事件)、现代科技为背景,提供一些信息,进行整合设计问题,它将物理、科技、人文等联系起来,得到一种全新的开放问题。为此,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巧妙进行信息编题,使同学们通过阅读整合,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提出问题(新的规律、结论、公式、方案、方法等),简化过程,从而建立物理模型,引导同学们运用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以便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高三物理复习时,我提供下列信息:王华从电视中看到了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一根很长的橡皮绳下,悬吊着一个人,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荡。王华发现,这人运动幅度不管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总是相等的。王华想证实这个观察结果的普遍性,分别征询A、B、C、D四位同学的意见,意见分别如下:
  A:问问老师;
  B:多问几个人,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
  C:直接打电话问问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D:测量在不同幅度的情况下来回一次所用的时间(用一根橡皮绳吊一个沙袋做实验)。
  你觉得哪一种意见可取?简要说明理由。
  此题,学生一看到积极性就非常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很快解决了问题,教学效果显著。
  三、设计课题研究,培养创新思维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巨大的物质价值,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价值,使人们不断探索宇宙奥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学习,既能让同学们具有探索知识奥妙能力、认识这种作用,更能使他们掌握这种研究方法和能力,进行渗透式学习。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将课程中的某些内容设计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和认识,鼓励他们对新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们不受外界(或教师自己设定好的框架)干扰,进行沿着自己的思考路径进行探究,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思维不断地释放出来。
  例如:我设计了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的课题研究,引导同学们探究,应该测量多少个全振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呢?(有的同学由单摆实验得到的经验,选择了测量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有的同学为了提高精度,把测量的次数定为200次)有的同学产生了疑问:测量全振动的次数的依据是什么?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同学们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去探讨测量中的误差问题。经过对误差理论的研究,包括实际过程中开和停表的所产生的平均误差的测量,学生们弄清了测量的全振动次数取决于研究要求的相对误差和振子的振动周期,在一定的相对误差情况下,振动的周期越长,需要测量的全振动次数也就越少。最后学生总体得出:每组实验都把次数定为30次的实验,在振子的振动周期小时,不能保证相对误差的要求;若每组实验都将次数定为200次的实验,则振动周期长时,虽然能保证相对误差的要求,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测量。
  四、设计探究实验,激发创新思维
  “探究”成为新课程理念的一个亮点,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实验给定器材、明确要求,写明实验步骤和方法,验证知识和应用知识,能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如果改传统型实验为设计探究实验,就能相容这些问题,且又能让学生们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增强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要根据多种情况,进行优化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境界,从而使学生自由发挥,释放创新潜能。
  例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现时,我设计了探究实验:是不是只有切割磁感线才能产生电流呢?
  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的器材提供学生,让学生分组探究,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又好又快?各组同学进行合理分工,有的在设计实验表格,有的在分析,有的在设计方案,有的在做探究实验,等等。很快有几组学生发现“指针不偏转”是“因为导线相对磁铁没有运动”,有的小组不赞同,产生了分歧。我没有给出意见,而是鼓励同学们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争辩。我在观察中发现刚才认为是由于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的同学开始时洋洋得意,但接下来的导电线圈闭合器回路中电阻发生变化,也陷入了思考。之后,组织学生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最后终于使同学们明白了切割磁感线是否产生电流的道理。
  总之,只有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精心建构开放问题,改进教学行为,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从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实验发挥更好探索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他文献
我国筹备中的产业投资基金,在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政府主导性特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国有控股企业出资、出力发起并筹建产业投资基金,符合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时期的需求,也
社会经济的迅猛提升,使许多行业均得到了飞速发展,虽然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一直名列前茅,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了许多问题.基于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日
  【研究目的】   采用西部失语症检查量表作为中风失语症的评定工具,应用以中药中风回言胶囊为主,配合舌针、刺络放血、头皮针、点刺廉泉、体针及语言康复训练的中医药
本刊1988年第3期发表了四川省资阳县开展万名党员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竞赛活动的一组报道,最近本文作者对这一竞赛活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和总结,认为这是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有以下几个关系应当处理好:一、要处理好思想建设
摘 要: “电学”是初中物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沪科版教科书中主要分为“了解电路”、“探究电路”和“从测算家用电费说起”三章,其中“了解电路”这一章可看作是学习“电”的初始阶段。在本章的教学活动中,作者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两个难点:一是不会判断电路是否出现短路(特别是局部短路),二是不会画电路图。对这两个难点,作者先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然后结合实例分析来阐述如何突破,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多媒体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的一些“副作用”也逐步显露出来,制约着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那么是否应该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应用多媒体也成为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焦点。下面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能够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的几点看法。  一、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点  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具有容量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新课程将老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统一称为“活动”。本文就活动所需的器材,活动产生的激趣效应,物理活动和生活的联系,活动的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物理 活动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材将原来老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统一为“活动”。所谓“活动”,即学生参与,共同研究,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将课堂的主角变为学生。“活动”
所谓逆向转换法是逆着原来的运动过程考虑问题,比如火车进站刹车滑行,逆着车行驶方向考虑,就把原来的一个匀减速运动转化为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竖直上抛,逆着抛出方向,就变成从最高点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我认为,在解匀变速问题时,如果我们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就能使解题的过程得到简化。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一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经过3s速度变为零,已知最后一秒钟内位移为1m,则物体在这3s内的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