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咽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已成为该肿瘤的主要检测手段,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颅咽管瘤的CT资料,就其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病理基础。
   资料与方法
   本组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咽管瘤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5~72岁,其中20~45岁47.9%(10/21),平均年龄25岁。
   临床表现:视力减退,头痛,成年发病后多性欲减退,停经,多饮多尿。检查设备用GE双层螺旋CT机,层厚5mm,层距5mm,全部病例均有平扫及增强扫描。
   CT表现:①肿瘤部位:肿瘤位于鞍上者18例,其中3例向外周伸延,1例位于鞍内,第三脑室3例。②肿瘤形态及大小:圆形4例,椭圆形1例,不整形6例,大小1.2cm×1.7cm~4.8cm×7cm。③肿瘤与瘤周改变:18例有不同程度的瘤体或囊壁钙化,蝶鞍扩大1例,1例有轻度瘤周水肿。④梗阻性脑积水:6例显示梗阻性脑积水,其中3例位于三脑室内,2例肿瘤突入第三脑室,1例挤压脑干后移。
   讨 论
   颅咽管瘤的起源及发生率:颅咽管瘤的组织发生,普遍接受的是胚胎残余学说,即颅咽管在退化过程中的残留上皮细胞,是颅咽管瘤的的起源。而化生学说认为颅咽管瘤是有垂体细胞的鳞状上皮花生而来[1]。对颅咽管瘤的起源问题仍有争议。
   根据肿瘤CT表现将颅咽管瘤分为囊性和实质性两种,其中囊性较多见,有18例(85.7%),多为单囊,本组实质性改变3例(14.3%)。
   CT征象及评价:①平扫:囊性表现为鞍上低密度囊性肿块,CT值-40~10HU,囊壁为等密度,病变边界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实质性呈均一或略高或等密度肿块,囊壁钙化呈弧线状,实质内钙化呈点状,鞍上池部分或完全封闭,侧脑室扩大。②增强扫描:囊性囊壁呈薄的环状强化或多环状强化,而中心低密度囊液无强化,边界清晰光滑。
   鉴别诊断:比较典型的颅咽管瘤,根据其三大特征:①钙化;②明显的囊性部分;③实质部分往往增强,诊断不难[2]。但表现不典型者则需要与其他肿瘤鉴别。垂体瘤:均有垂体本身的病变,可致蝶鞍扩大。脑膜瘤:可见肿瘤血管和假包膜的存在。此外也难与颅内蛛网膜囊肿及畸胎瘤的鉴别。
   参考文献
  1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9.
  2 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17.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增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积由92年的5.6平方公里扩大到15.9平方公里,房地产业作为新必的产业较快地形成丁发展势头,然而从城市规划要求和市域政治、经
病房服务中心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机构 ,它由院前服务组、送药组、事务组、中心被服站等组成。我院于 1998年 3月成立了病房服务中心 ,它的成立及运转真正将时间还给了
目的:探讨改良柯-陆氏术治疗上颌窦内病变的优势。方法:通过分析改良柯-陆氏术182例,与经典柯-陆氏术19例、内镜经鼻上颌窦手术188例,比较各手术方式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原位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白血病细胞系K562裸鼠体内接种成瘤后,肿瘤内注射重组反义VEGF真核表达
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实施,现行的护士转抄医嘱制度已不符合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精神,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可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而
为了解我国护理科研的现状,探讨护理领域各分支的科研状况,对护理类重点期刊<中华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2001年刊载的基金资助课题
2007年以来收治特殊人群中艾滋病(AIDS)患者19例,均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加中医中药治疗及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9例,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38.4岁。19例中输血感染15例,性接触感染3例,其中2例为夫妻间接触感染,母婴感染1例,静脉吸毒感染1例。合并HCV感染10例,HBV感染4例,活动性结核8例,真菌感染
近年来,产科领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产科护理也有了明显的特色,如整体护理的实施、导乐分娩的开展、爱婴工作的普及、现代化产科管理等方面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产科
摘 要:建筑概论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基础课之一,近年来建筑概论课程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繁杂,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形式单一,理论讲授与直观体验难以结合;考核方式陈旧,缺乏科学性。笔者建议根据专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制订科学的考核方式与检验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筑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