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课则要注重培养口头表达交际的能力。口语课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与学生是否明确他们各自在口语课上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分析教师和学生在口语课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现象入手,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 高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口语课 途径
  
  引言
  
  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充分显示,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进行交际,也就是说,外语教学不应机械地停留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上,而应进一步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从而培养其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高职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相对较差,尤其表现在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方面。在口语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仍然还面临着“聋哑英语”这样的毛病,对自己开口说英语没有信心,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对英语教师的一个严峻考验。
  
  一、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是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某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态势语)来表达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语言学家Littlewood把交际能力概括成四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要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总的说来,交际能力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①语言能力,即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形式,就是有语法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②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指在预先未知的真实(不是课堂上模拟的)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能力;③社会语言能力,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摆脱“开口难”的障碍,更要把“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置于一种真实、宽松、主动和持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贯彻和落实,以培养学生掌握准确、流利而得体的口语。
  
  二、高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自卑心理:由于基础差、口语锻炼机会少等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害怕在课堂上特别是口语课堂上“出丑”或被奚落而造成焦虑、紧张时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他们在口语课的课堂表现就十分被动。
  (2)侥幸心理:有些学生没有正确对待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认为反正口语课堂中的口语测试对自己的英语整体成绩没多大影响,课堂中没被老师点名进行操练就算是“幸运”过关了。
  (3)陈旧的学习观念:有些学生还传统地认为英语学习能够记住大量的单词和语法规则就行,不太注重口语表达的自我训练。他们认为英语学习成效,也取决于课堂上掌握的词汇、所掌握的语法功能和所读的书本数目或所做的笔头练习的多少。
  (4)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相当的学生学习英语时不太喜欢开口去说或大声朗读,往往专注默看而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否则,他们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脱离书本的“讲话”可望不可及。
  (5)参与意识的缺乏:在口头操练活动中,有的学生紧张兮兮地“完成任务”了事;有的干脆一声不吭或站起来说声“Sorry”就以为“万事大吉”。进行小组讨论时,有的只能说出一两句,并且很少主动参与到别的同学的讨论当中;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等别人特别是比自己差的同学发言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往往不去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
  (6)基础知识不扎实:由于英语基础差,词汇等方面的不足,有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时,会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
  由于以上原因,课堂上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受挫,活动形式也会较为单调,这样很容易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堂局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较薄弱。
  2.教师方面的原因
  (1)缺乏教学热情:有些老师认为高职生英语整体水平相对较弱,影响教师的上课情绪。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个人进步方面引导不足、重视不够,因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2)自信心不足,欠缺耐心: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把握不定,甚至不知不觉又回到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中去。尤其在口语课堂中对学生“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耐心。
  (3)对课堂组织重视不够:有些教师在口语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课堂活动的有效组织,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够,并认为学生练口语占用过多时间,因此不自觉地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从而使课堂缺乏纵深延伸,出现散而乱的现象,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4)对学生的努力评价不足:有些教师局限于使学生完成对课本上个别问题的正确回答,或者是流利地把答案背出,认为那样就是“交际”。
  上述的这些原因和存在的现象,使得教师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没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大大地减少了学生练习口语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大打折扣。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其他方面的原因:除了以上两个主要方面的原因以外,对英语课的不够重视,英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班级人数过多等都是造成高职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原因。
  
  三、培养和提高高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1.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
  如前所述,高职生英语整体水平较弱,语法、语音、词汇等基础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英语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是融会贯通的,较好的语言能力应该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当然,不可能在所有的课堂交际活动中都包括这四种能力的训练,但是可以在一个活动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力训练,通过活动的合理配置使学生获得均衡发展。
  2.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正确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要做到教学相长,要不断改进和充实教师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教学水平,更新教学观念,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据了解,口语交际在英国母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英国国家课程为听说教学制定了十分细化的达标目标,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说、学会交流,而且通过说和交流增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教师要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评价学生的口语水平时,要依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行,而不是凭某一次课堂表现或活动得出评价结果,另外还要考虑学生个人的优点和弱项;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不同情境的口语交际活动。
  3.培养英语语感,加强英语思维训练
  语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这种感受能力是固定在人的头脑之中,不需要经过理智的思索即可运用自如的。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使其努力达到语音清晰、流畅、达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4.因材施教,灵活运用ABCDE原则和多种训练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应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指导学生时应面向大多数学生,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可运用ABCDE原则,即A=Active,意为积极主动、热情好学;B=Brave,意为敢说敢练、大胆实践;C=Confidence,意为信心十足、志在必得;D=Determined,意为坚韧不拔、持之以恒;E=Effective,意为准确地道、流利自然。并可采用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操练方法,如模仿对话、角色扮演、讲英语故事、说英语笑话、命题小组讨论等。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口头表达才能做到反应迅速、流畅自然。
  5.注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灌输和培养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交际过程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多种语境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人们的说话方式或习惯也不尽相同。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有效地学习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时刻注意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努力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交际、互补作用,建立多边信息交流网,抓住每一个训练学生口语的机会,使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真正地锻炼与提高。
  
  结束语
  
  培养和提高高职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它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组织;学生要树立信心,主动积极;双方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有利的课堂气氛,逐步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李传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J].外语教学,2003,(1).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英]MichaelGarman.心理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在职硕士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  关键词:听力技巧 学习技巧 语言要素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五个技能之一,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如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及其它各种等级考试中听力测试占总分的15%—30%。但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力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其他方面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如何培养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是广大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重在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学
在小学教育中,听、说、读、写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路径,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向.听与说这两项寓于生活、日常交流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学习语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数学教育越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此时的心理、思维均未发育成熟,而通过数学学科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同时
课堂对话教学是当前英语学科教学中比较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去说英语,运用英语去交流,充分挖掘英语学科的语言性特征,强化英语教学的实践性,进而有效的
摘 要:为满足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要,国内一些商务英语教学实践者依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引入商务英语教学。本文在肯定了二者有效性的基础上,从教学对象语言和商务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出发,首先阐述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结合两种教学方法的必要性,然后根据笔者教学实践提出输入与输出并重的案例-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指出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商务英语 案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案例-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应不断创新与突破.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激发小学生学习热
疯草是世界范围内危害草原畜牧业生产最为严重的一类毒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和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为疯草的粗蛋白含量与苜
新课改增加了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重,体现出了我国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作用,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增强文言文教学的乐趣,改变学生对文言
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联网的学校日益增多.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所以目前很多教育者都在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更好的融合.语文是一门内容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