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由此可见,古人是认可教育工作中德育先行的。现代教育从幼儿开始就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为首,与古人不谋而合。本文仅以历史教学为契机,浅谈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一、德育教育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和自我提升
1. 历史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心;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要有德,只有有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德的学生;三要有能,即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有心、有德、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2. 对照历史教师的素质如何自我提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强化教师意识。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知识积累。三是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教师才能从里到外不断升华。
二、德育教育中历史教师要教的内容
1. 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心报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范例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很多,如南宋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成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等,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 先烈革命的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3. 结合乡土历史有选择的教学。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从这几年的历史教育来看,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对乡土历史中涌现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尤感兴趣。
三、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 教材内容中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加以运用。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2. 不同类型素材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
3. 教师情感的熏陶和情感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
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
一、德育教育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和自我提升
1. 历史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心;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要有德,只有有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德的学生;三要有能,即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有心、有德、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2. 对照历史教师的素质如何自我提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强化教师意识。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知识积累。三是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教师才能从里到外不断升华。
二、德育教育中历史教师要教的内容
1. 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心报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范例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很多,如南宋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成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等,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 先烈革命的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3. 结合乡土历史有选择的教学。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从这几年的历史教育来看,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对乡土历史中涌现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尤感兴趣。
三、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 教材内容中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加以运用。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2. 不同类型素材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
3. 教师情感的熏陶和情感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
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