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童谣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绿色童谣,是指积极健康的儿童短诗,强调格律与用韵,以口头形式流传。将绿色童谣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可以为阅读教学带来更多助学机会。小学生对童谣有特殊情感,这些童谣像一座桥,连接童心和外面的世界。教师要发挥童谣的助学作用,在识字、鉴赏、训练环节引入童谣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感知机会,以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品质。
  一、利用童谣识字,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实践证明,利用童谣识字,不仅能够快速引发学生关注,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思维,展开多重联想。识字是阅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扫除文字障碍,才能确保阅读学习顺利推演下去。教师要注意在识字环节科学运用童谣,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童谣有不同兴趣的追求,在童谣筛选时,教师要有匹配意识,以提升童谣识字的有效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植树》,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先展示需要学习的生字,然后为每一个生字都编辑一则童话。这篇课文共四个生字:“渠”、“厂”、“栽”、“乖”。教师依次为这些生字编写了童谣,让学生反复诵读。“三条大河并肩走,一棵大树拖起来,问君活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渠水来”。“说压没有土,说厅没有丁,说厌没有狗,说广没有头”。“儿童操戈砍大树,树上长出土块更坚固,植物树木多爱护,生活路上迈大步”。“千字千字很霸道,骑上了北字头,大脚一伸踩到底,硬生生分开北”。学生在诵读时,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童谣学习情况。
  教师为每一个生字都编辑了童谣,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设计压力。在具体操作时,教师不需要对童谣的精彩度做太多要求,只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特别的感触就可以。教师利用童谣丰富了学生识字方式,也为课堂带来不少促进动力。
  二、利用童谣鉴赏,历练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鉴赏属于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童謠展开教学发动,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课文典型段落鉴赏时,教师根据内容特点创编童谣,学生自然会产生更多直观感知,即使是整篇课文,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将其浓缩成一篇童谣,这个操作过程就是一种阅读学习,对历练学生阅读能力有特殊促进作用。
  《燕子》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发动学生回忆关于“小燕子”的童谣。学生开始热议,很快就找到一些童谣:“小燕子,穿黑衣,飞到村外啄新泥。一颗颗,一粒粒,衔回家里建新居。”“小燕子,白肚皮,干活不怕费力气。一点点,一滴滴,盖出房子真美丽。”“东风到,天气好,燕子归来早,窗前屋后绕。”教师让学生结合这些童谣,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和这些童谣有一定关联的。学生再次展开自主阅读研究。有学生说:对小燕子的外形描写涉及到了,小燕子飞来飞去的形态涉及到了。教师发动学生根据教材学习内容,自行创编一则童谣,对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和浓缩。学生听说要自己创作童谣,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展开尝试。
  教师让学生展示关于“小燕子”的童谣,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因为学生相关记忆很深,自然能快速展开学习思考。特别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创编童谣,给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无论学生能否编辑出童谣,这样的设计都会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感知。
  三、利用童谣训练,拓宽学生阅读认知
  读写训练属于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童谣设计训练内容,学生训练兴趣浓重,教师适时给出引导,势必能够成功激活学生想象思维,进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童谣形式简单,教师要给出适时引导,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
  空间,学生一旦进入到创作节奏,其训练效果会快速显现出来。童谣操作简便,深受学生青睐,属于阅读教学中的“轻骑兵”,教师要科学设计和运用,以发挥其助学作用。
  《云雀的心愿》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理顺了课文内容之后,为学生布设课堂训练任务:云雀有什么样的心愿呢?请你以云雀的身份,创编一则童谣,将心愿表达出来。写多少句都可以,不押韵也可以。学生拿到这个训练任务后,大多有些为难,教师随即给出诱导:这云雀的心愿很明确,可以分别说出几条来,就可以组成童谣了。学生开始创编操作,教师深入学生群体展开巡视,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番操作,学生大多能够写出自己的童谣。有学生这样写道:“草儿绿,树儿美,满天小鸟自在飞。山儿青,水儿青,牛羊成群把家回。”也有学生这样写:“山清水秀白云飞,鸟语花香鱼儿肥。云雀高声把歌唱,天地处处放光辉。”教师对学生训练表现给出肯定评价,并将这些童谣进行收藏,成为重要教学素材。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童谣创作任务,在学生展示时,对学生创作进行积极点评,并将优秀童谣进行收藏,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利用童谣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强大激发动力,这当然是比较明智的教学设计。童谣创作没有什么格式限制,只要有点韵味,读来朗朗上口,便可以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启迪。
  童谣和语文阅读教学有更多契合度,利用童谣展开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成功激活学生创作热情,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多方面语文素质,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科学运用童谣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带来丰富学习契机。特别是发动学生展开童谣创作,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会更为丰满。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因此,课堂教学巧用激活艺术十分必要。  一、巧设导语,激活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启发、激励。而别具一格,精心设计的导语,不仅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也是教师艺术的创造。它好比一块试金石,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课标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
从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等角度深入探讨并全面阐述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及其表现特征,既有对本体的审美论证,又有对其从属体的依存性的分析,从中揭示声乐艺术美的构成因素与内在规律,为声乐艺术美的创造与鉴赏提供美学指导。
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古人千百年思想精髓的体现,更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弥补目前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变革尝试,随着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推进,已经积极地在城市及其有条件的区、县小学逐步开始。那么,小学语文在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促进小学生在语文的“翻转课堂”中有效学习呢?本人通过亲身观摩以及参与“翻轉课堂”实践,认为,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是基础,家长参与是保障,语文教学素材的精挑细选是关键。  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等综合素质是基础 
通过对当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和县级水利局在该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叙述,说明了县级水利局在工作中要提高认识,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要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完成前期工作
推广喷灌效益显著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利用第一期贴息贷款期间主要是进行节水灌溉试点示范,探索小面积试行阶段。第二期则是在总结第一期试点的经验基础上,分片大面积推广试验阶
温室是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现代化的温室内采用落后的灌溉设施,是影响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地膜栽培基础上,结合温室的特点研究一种新的灌溉设施—
郏县恒压喷灌试验工程运行10年的成绩与问题马启祥,马清志,张发现(河南省水利厅450003)(平顶山市水利局467000)(郏县恒压管理处467100)郏县恒压喷灌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全部采用自己研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