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语文理念下的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_123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语文”是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模式。“全语文”认为不可把语言的内容与技巧进行机械地划分,不应该分项孤立训练,要鼓励学生大胆、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人在幼儿时期,读写能力就有了一定的发展,只要教师能善于引导和启发,那么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就能提前得到开发,并且可以和口头语言一起齐头并进。
  一、作文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作文教学的最终呈现方式是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因此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用字要正确规范,行文要流畅生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注重识字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体现了“读写分流、提前阅读”的理念。但这也给低年级提前作文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比如由于识字量大,导致学生生字掌握不牢固,因此在作文中就会出现大量的错别字,影响了学生的书面表达。不少老师对此大伤脑筋,感觉力不从心。一些老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反复读写,把时间都耗费在字词训练上了。殊不知这样机械重复的做法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
  这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并不可取,我们不妨降低对学生作文书写的要求,一是可以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先用汉语拼音来代替不会写的字,等写作结束后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别人的方式把这些字补全;二是可以采用两人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比如在家建议由家长和孩子来共同完成,孩子口述家长记录,完成后再让学生朗读或抄写一遍。当然在学校也可以由师生、生生来合作完成。这两种做法既可以降低书写的要求,又不影响学生写作的进行,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作文思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二、书面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有人把写话和作文混为一谈,认为写话只是作文的初级阶段。其实不然,写话主要以句子训练为主,主要发展的是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作文则是要考虑谋篇布局,主要发展的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把写话作为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先引导学生把话说正确、说完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把话说准确、说生动。乍一看,这也是在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其实却耽误了学生这一能力的发展。这是由于在一年级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刚开始接触写话时遵循由说到写的原则还是可行的。但随着孩子进入二年级,他们的识字量和阅读量,以及语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时就应该及时过渡到作文形式的训练,尽快发展孩子的书面语言表达。因为书面语言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而作文教学恰恰就能促进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并逐步把书面语言从中独立出来,挣脱对口头语言的依赖。
  三、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作文内容的选择比较单一,要么是看图作文,要么是给材料作文,要么是复述原文,要么是模仿例文作文,这些形式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缺乏创造性,导致学生最终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可言。有的学生最终变成了机械模仿,甚至背诵原文照搬不误,试问:这样的作文教学还有多少价值可言?要想彻底扭转这一局面,从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开始就要注意作文内容的选择。最好的作文训练不是重复他人的故事,人与亦云,而是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让二年级的学生多写想象类的作文就能做到这一点。另外也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续写、补写,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放飞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书面写作能力。
  四、写作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当前的作文教学功利化思想比较严重,追求快餐式作文,东拼西凑,以期立竿见影,却忽视了学生积累的过程。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也附加上条条框框,无论是内容、语言、表达形式还是立意等方面都要合乎老师的胃口,忽视了学生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言不由衷,久而久之也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因此从低年级开始作文教学阶段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如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编编童话故事写下来。讲评时要善于发展学生的闪光点,注意多鼓励学生。只有让学生爱上了写作,让他们乐于“我手写我心”,他们的写作能力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当然,在目前的教学中,低年级仍然称作是写话练习,到中年级才是作文教学。低年级语文老师,要有长远的打算,为学生后续的作文教学做好铺垫,把习作教学前移到低年级当中来。提前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选择适合低年级孩子实际的写作内容,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所欲言,在轻松的氛围里写出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想象,为孩子今后的习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我们的孩子定能够在作文的天空中快乐翱翔。
其他文献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成为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得益于三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如果把过去从低收入国向中等收入国的转变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中国经济面临着第二次转型。在未来的5年、10年乃至30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
谁能拥有国际话语权,最终要看谁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能够正确回答当今的世界性时代课题、有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主张在当今中国照搬西方的话语体系,或者主张颠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以“新儒教”作为“国教”等等是根本错误的    话语体系,说到底,属于社会思想文化范畴,它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由话语体系而涉及的话语权,其实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拥有话语权,就
在学校教育由制度管理发展到心理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对高职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单纯依靠“灌输”,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制度,还必须配合施行“情感体验”方法。“情感体验”有亲为
高职院校辅导员具有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和研究职能,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部分内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
全国两会前夕,人民论坛两会报道组在广泛采访、收集民意的基础上,综合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调查情况,梳理出2011年全国两会公众最关注的6个关键词,约请知名专家进行了独到分析——  ●关键词一:收入分配近年来的两会民调,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常常高居榜首。该专题我们约请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蔡继明等就如何调整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就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政府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是老师的主业。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被动地思考。教师多年来只用一本教材,一本教
放眼世界,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着眼当前,宝贵机遇稍纵即逝。在信息化发展的滚滚浪潮中,我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迎难而上,顺势而为,才能牢牢抓住千载难逢之机遇。争取更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