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新动力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成为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得益于三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如果把过去从低收入国向中等收入国的转变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中国经济面临着第二次转型。在未来的5年、10年乃至30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变。
  
  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需要解决经济发展的五大失衡
  
  一是高投资和低消费的失衡。2009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失衡达到了极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为92.3%,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2.5%,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44.8%。
  二是高工业化率和低城镇化率的失衡。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严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研究表明,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但是在6亿城市人口中包含了2亿农民工,所以中国城市化率目前实际只有1/3。
  三是高价“城式化”(生活方式)和低价工业化的失衡。城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或物化的城镇化(Urbanization)和無形的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Urbanism),后者可以称为“城式化”。 在两栖生存状态下,由于高额的房价、医疗费和子女教育费用等,城市生活方式或“城式化”的成本非常高,农民工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工业化表现为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低价工业化。
  四是高能耗和低减排的失衡。有研究表明,过去20年中,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7%-20%。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
  五是私人产品过剩和公共产品短缺的失衡。相对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公共产品短缺的问题非常突出。由于
  我国过去过多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资源配置失衡,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使得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制造业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实现国富向民富国强的转变。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第二,但是我们的政府财力早就超过日本,制造业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市场、制造业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从国富走向民富,这是下一个10年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在过去是私人产品不能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生活必需品需求,而当前,这一矛盾体现为公共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解决这一矛盾亟需政府转型,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是从要素驱动的高增长大国向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强国转变,从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的转变,改变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使得企业缺乏革新技术的动力,陷入低端产业的“比较优势陷阱”。未来中国要强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的转变,在全球价值链上提升竞争力。
  三是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强国的转变。要坚持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积极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实现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强国转变。
  
  找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
  
  中国经济成功实现第二次转型要找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需要企业家阶层的强大,需要中产阶层的壮大,推动经济进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5000美元之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顿失,进入“中等收入陷阱”。2010年世界银行的行长佐利克到中国来曾经讲到:“目前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要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更难。”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第二次转型
  
  一要扩大居民消费,鼓励民间投资,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壮大中产阶层,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通过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畅通民间投资融资渠道、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等措施,激活民间投资,让民间投资接力政府公共投资。
  二要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使城镇化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有研究表明,如果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能上升到2/3,年均社会消费额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可以维持20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以成为引爆我国巨大潜在内需的引擎,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
  三要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当前,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公共基础设施业,努力在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有所突破。同时,要坚持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要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要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通过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特别是企业家阶层的创新创业精神。
其他文献
<正>原子吸收法测定钠的方法报道很多.冰晶石中的钠目前仍用硫酸钠重量法测定,该法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费用高.本法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在钠的次灵敏线(330.2nm)直接测定,不
裸商指通过投资、移民等方式将资产或家庭转移出境,本人仍在国内经商的现象。裸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各个时期都可能存在,但是裸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则是指中国目前占一定比例的成功商人,尤其是民营企业家通过投资或移民方式将资产或家庭转移出境,因而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经济学人》日前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大陆超过16%的富人已移民海外,或是正在办理移民手续,44%的人准备离开。其中,超过85%的人计划将子女
我们现在正是处于“更要靠改革和开放”的阶段,正是需要大踏步地推进改革和开放的时候,而不是停下脚步,仰望“奇迹”,坚守“模式”,弱化和淡化改革的时候。
目前有的人不能深入地认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收入差距扩大、诚信缺失和消极腐败等现象产生的复杂原因,而是简单地归咎于改革开放,产生了怀旧情绪。那时人们作风纯朴、感情朴
国企高管:干部成长的“捷径”?    评述由头  2011年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前一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王志刚出任由中国致公党主席万钢担任部长的科技部党组副书记。近年来,像苏树林、王志刚一样的国企高管,转而出任政府高官的例子不胜枚举,分析人士称中国政坛涌现“国企高管经历”群体。这是不是代表着某种趋势?成为国企高管,是不是干部成长的一条“捷径”?国企高管出
【摘要】党的十八大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总结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构建法治政府一直是党和国家努力的方向,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启示与促进作用,对于法治政府的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政府建设 启示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政府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以平原县相家河水库为例,对利用古河道兴建平原水库的可行性、渗漏情况和运行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实践证明。利用古河道兴建平原水库,是充分利用废弃土地资源、解决平原
枣庄市小型水库数量多,区域分布广,其中病险水库所占比重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势在必行。为做好这项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该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工作经验,通
建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之上的房地产迅猛发展为中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同样导致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经济困局。除非政府真的能下定决心突破房地产调控中的两个奇怪逻辑,一个是房地产调控的目的逻辑,另一个是房地产调控的博弈逻辑,否则这种困局很难突破。  目的逻辑:到底是保民生,还是保增长  谈到房地产调控的目的逻辑,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历史。2005年全
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当前,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在小学,教师和家长相对还是比较重视书法教育的,小学写字课的开展也是比较普遍的。但在中学,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1.擘校对中学写字教育缺乏重视  近年来,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喊声一片,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