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p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性强,实现生活化教学是十分适用的教学选择。在不断实践中教学生活化不是万能的,也会显现出其劣势和不足。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对此探索到突破的路径,以期进一步优化其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教学 优势与不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3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生活化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着极为有利力的促进作用,该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随着这一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其不足也日趋显现,要想解决好这两难,就得回到教学本身,在其优势和不足的深度剖析上继承并改进,才能改良教学,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一)新的理念下的突破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洗礼,选择了教学生活化的新道路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其教学目的就在于帮助和引领学生学会认识并且适应社会生活,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认识社会和发现社会是这一课程的重要内容和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搭建一个与社会生活接轨的平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就是教师创设类似于社会情境,模拟现实生活。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生活化具有极其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与教育教学的目标相契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类似于社会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和创造,让学生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小学生好动而活泼,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教学生活化能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自觉地开智慧之门,唤醒自我意识和挖掘自我潜力。这样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个体存在的意识和价值,感悟生命的可贵。
  (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表明不少小学生认可和喜爱品德与社会课,在于课堂上有各种有趣的活动,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教学生活化这的确对上了小学生的“胃口”。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还未应用之前,不少教师往往不惜通过强硬的手段以求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做法必将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伤害,教学所开展的活动应该是在分析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得来的。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一)其领域研究尚未完善,专业理论构建不足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新近开展的,在这方面的经验少、专业研究才刚起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在某些国家这方面有较先进的经验,其研究也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大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影响我国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对于国外成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我们只能进行借鉴,并不能够照搬照抄,因此我们的教学之路,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来构建。
  (二)指导方法创新度不高,对学生的指导缺乏合理性
  不少教师缺乏自己独到的指导方法,大多是学习和模仿已有的模式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教师是在照抄照搬。在对学生指导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特定的学习对象提出合理得当的指导意见,所给予的指导往往是泛泛而谈,教师没有认真研究其适宜与否。经过走访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在教授方法时并没有及时给学生做示范。
  (三)教学过程中浅尝辄止,教师不做专业性的总结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存在流于形式的状况,更多的是,教师没能抓住教学中的细节加以深入引导,或许仅仅在预热阶段,学生刚进入状态稍有感悟和体会,教师就戛然而止。不少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味地按照一定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不观察学生的实际状态。此外,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总结陈述同样被忽略,小学生易受外界的影响,对于新接触的事物东西可能转瞬即逝将其遗忘,因此教师在活动的最后总结,要让学生发言陈述。
  三、解决路径
  (一)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的整合和构建
  一些教师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也掌握有一手的资料和丰富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将自身的经验化的成果转化为理论研究品。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能够更好地实现该学科专业性的建构。教师应该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加强该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总结,不断将先进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并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和创新。
  (二)作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适当“手把手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的指导一要有针对性,教授给学生相关类似的问题分析研究的办法,有效的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不二法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是极为有利的。例如,指导学生如何搜集材料,教师应该结合具体问题注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提炼相关的观点。材料的呈现方式、取舍等都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学习一定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好的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再创造去解决其他的问题,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三)体现教学细节,注重总结概括
  教学生活化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这只是一个形式和表象,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形式和表象领悟到内在的道德意蕴,因此,注重过程中的细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各种形式活动的开展是要落实到实处、深入的教学本质,同时,教师做具体的教学总结也是必要的。一方面在教学活动的最终做总结,是教学活动完整性的体现,也能够总结该教学活动的知识,让学生再一次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就该课程做教学总结,这体现教师的全局意识,同样有利于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建构。教师的总结不光是对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简单评价,而是要专注于每一位学生,专注于学生的参与和成长,力争通过教学让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和发展,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其中发展自己。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既具有一定的优势,又存在很多不足,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诉求,又面临新的问题。教师在对其研究和分析时,要注重小学阶段学生和学科的特点,应该以哲学的角度看待其优势与不足。教师要立足高远,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论证和检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断开拓创新。要想达到这些目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奋进。
其他文献
应用Y-5B飞机超低喷雾Bt粉剂防治天然胡杨林春尺蠖试验结果表明,16 000国际单位/mg Bt 1.5 kg/2+2.5%敌杀死30 g/2混合后能有效遏制春尺蠖的大发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虫口
1 材料与方法试验为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A因子为棉种处理设4个处理即:20%克多甲(24号种衣剂)、26%福多甲(6-1种衣剂),15%灵福吡种衣剂、CK(空白对照).B因子为播种期也设4个处
【摘 要】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杠杆。那么该如何适应新课改发展要求,开展好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我认为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创新都是需要重点加强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40  初
1引言本文用Rn×m表示所有n×m实矩阵全体;SRn0×n表示所有n阶实对称半正定矩阵全体;In表示n阶单位矩阵;A-,A+分别表示矩阵A的一个广义逆和Moore-Penrose广义逆;
【摘 要】体育竞技,从来都是胜利者的笑容和遗憾者的泪水以及观众们提到嗓子眼的“突突”跳动着的紧张的心,可是每一场比赛注定只会有一个选手胜利,另外的同样付出全部努力的选手将成为失败者,所以,是否具有抗挫的能力和素质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进行探讨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 抗挫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5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在我国,刑罚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由国家司法机关施行的,用于处罚犯罪的严厉强制方法.它在本质上属于社会防范不法侵害的自卫手段.我国<刑法>
1引言二次特征值问题由于其在带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流体力学、电路模拟和减幅声学问题的有限元模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摘 要】信息素养一词最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提出。多年的发展后,个人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建构已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38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
全国人大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在华人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赞扬之声不绝.这表明分裂不得人心,反分裂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心愿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理解与认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实施以来,人们一直在认真探求全国性统一考试的规律,为素质好的考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华的空间.从2005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看,命题者力求在命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