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的魔具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读者,你经历过催眠或者见过催眠吗?是不是很熟悉下面的场景?
  你闭目全身放松,倾听着单调的滴水声。几分钟后,听见催眠师用轻柔而缓慢的语调说:“这里没有打扰你的东西……除了我说话的声音和滴水声,你什么也听不见……随着我说话的声音和滴水声,你什么也听不见……随着我的数数,你会加重瞌睡……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头脑模糊不清了……三……周围安静极了……不能抵制的睡意已经完全笼罩你了……你什么也听不见了……”
  
  暗示效应
  催眠师的这些语言就是他的魔具,能够带我们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也许你会说:我是一个独立自主、意志坚定的人,是不会受催眠师影响的。但是,你还是会有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的时候。不信?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请你两脚并拢站立,双手掌心朝上向前伸出,尽量使双手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闭上眼,在心里慢慢地默念:“右手上托着一本很重很重的书,左书上托着一团很轻很轻的棉花……”反复默念四至六遍后睁开眼。
  你双手的位置发生变化了吗?是否右手下沉而左手上升了?如果嫌麻烦,就试一试下面的想法:
  请你在心里默想:“我不想蓝色,我不想像天空一样蓝盈盈的蓝色。”
  怎么样?你的大脑中是不是浮现了蓝色,浮现了蓝盈盈的天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自己的独立性有一些怀疑?不必!大可不必!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这叫暗示效应。它是指一个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一定的诱导,并做出与之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很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就证明了暗示效应的存在。实验是这样的:他让大学生评价两段作品,告诉他们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这两段都是狄更斯的作品。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十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作品获得了慷慨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
  类似地,还有一位心理学家在真实的环境中做了这样的实验:在课堂里,他取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们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出这是什么香味。”然后将瓶盖打开。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起手说自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香味,有的说是玫瑰香味,有的说是玉兰香味……当得知这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禁哄堂大笑。
  如此的实验还有很多,这让我们感叹:人是多么奇妙啊!虽然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主性,却也有背叛自己感官的时候,而且还浑然不觉!是呀,既然是大文豪狄更斯的作品,它一定是经典的作品,一个普通作家的作品怎能与之相比?这种诱导下的思维定势使出自同一位作者的两段作品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既然老师说了瓶子里装的是香水,香水肯定有香味,这种诱导下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好像真的闻到了香味。同样地,安慰剂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等,它们的作用原理都是心理暗示。这就是暗示的奇妙作用!
  
  暗示万花筒
  哪些因素能够导致暗示效应呢?暗示源来自哪里呢?暗示源是能够导致暗示心理的一切因素,包括言语、行为、外部的环境等,它们只要诱导了人们的思维,就会出现与之相一致的结果:积极的暗示就得到了积极的结果,消极的暗示就得到了消极的结果。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暗示效应的例子屡见不鲜。
  二战期间,一位盟军士兵被德国纳粹逮捕,敌人在暗室里用刀划伤了他的手臂,然后他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听起来好像鲜血一滴一滴从伤口上流下来。不久,这个盟军士兵就死了。其实,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只不过是敌人打开自来水管造成的滴水的声音,而他手臂上的伤口根本不足以造成死亡。
  我国古代有草木皆兵的故事、杯弓蛇影的故事,就像上一则故事中盟军士兵的死亡一样,都是环境暗示造成的消极结果。
  环境暗示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走进四面洁净、环境幽雅的场所,你会发现大声喧哗或乱扔纸屑的人吗?恐怕很少。相反,如果在脏乱不堪的环境,文明的你是否会为扔一片纸屑而走向离你几步之遥的垃圾桶?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有谁还会不顾众人的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你还会有耐心排队上车吗?这让你真正地感受到环境的暗示作用了吧。
  行为也会给人造成暗示。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长相平平的姑娘,性格又很内向,在学校里一直得不到男孩子的青睐。久而久之,她更加自惭形秽,把自己深深地幽闭起来,学习成绩、身体状况都每况愈下。细心的父亲发现了女儿的抑郁。在情人节那天,他假借一个小伙子的名义托礼仪公司送给女儿一束鲜花,向女儿表示爱慕之情。奇迹发生了,那个“灰姑娘”从此像变了个人似的。她不再自惭形秽,她充满信心,精神焕发,魅力猛增,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就像魔术师的魔法语言一样,老师的言语暗示也能传递给学生魔力般的鼓励。一位老师为了鼓励在班级中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参加比赛,他说:“你们从楼上俯视过集贸市场吗?那阵势可真是人山人海,看上去没有落脚的地方,但是你只要走进去,就会有你的位置。到市场不一定非要买东西不可,但至少可以看看商品,了解了解行情。我们参加比赛也是如此,老师不强求你们都报名,都得第一名,而是希望你们利用这次机会锻炼自己。”说完,特意看了看低下头的中等生丹,丹也看了看老师。一会儿丹就走到学习委员旁,响亮地说:“写上我的名字,我也要参加!”
  现在连广告都打起了言语暗示的主意。农夫山泉的广告词是“农夫山泉有点甜”,真的甜吗?这只不过是言语的心理暗示罢了。
  
  自我暗示
  暗示不仅由外部因素引起,生活中自我暗示对我们的行为也有重要作用。自我暗示是通过自己用某种想法对自己的认识、行为和情绪发生影响的。有个人特别害怕下水井的盖子,觉得自己会掉下去。后来他在接近井盖时告诫自己:“男子汉!区区井盖何足惧哉!”然后站在井盖上讲十遍,跳十次,结果就不害怕了。二战时前苏联一位天才的演员甫佐夫平时老是口吃,但是当他演出时就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讲话和做动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个口齿伶俐的人——剧中的角色。他们利用的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
  可能有些人会埋怨:“不对呀,我的自我暗示怎么就不行呢?在考试或演讲时怕自己紧张影响成绩,我就自我暗示:不能紧张,千万不能紧张!结果越暗示越紧张!”不用着急,先想一想我们前面的小实验“我不想像天空一样蓝盈盈的蓝色”的结果,是不是事与愿违偏偏想到了蓝色?同样道理,对自己说“不紧张”,反而提醒了自己紧张,就像赵本山的一个小品中描述的那样,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意中人异常紧张,在心里告诫自己“不紧张、不紧张”,结果在作自我介绍时,他声音颤抖地说:“我叫不紧张……”
  因此,用暗示作自我调节也有一定的艺术,要使用积极的话语调节自己,而避免用消极的词汇。比如前苏联演员毕甫佐夫的暗示语是“我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人”,而不是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不口吃的人”。
  
  说你行,你就行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不能不说明暗示的伟大力量。对此适当加以运用,就会成为教育者育人的魔棒。教育者们想一想,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从多方面为学生制造了积极暗示的条件?教室是否整洁、干净、舒适、温馨?墙上是否有促人上进的标语?是否制定了具体、合理的班训和规则?是否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是否鼓励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做得好?是否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是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会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其实,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句鼓励、一条规则、一个口号,不用多讲,就足以让一个学生甚至全班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心,就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式让班级里充满暗示的积极力量吧!
  (本栏责编 若 洋)
其他文献
我今年65岁,患有冠心病,有时出现胸闷、胸痛、出冷汗等症状,医生说是心绞痛发作,要我及时服药认真治疗,做好自我保健,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请问这三者之间是啥关系?  吉林 朱 彬  朱彬读者:  冠心病是指营养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硬化,血液中的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内壁沉积下来,从而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心肌血液供应,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营养障碍,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
【摘 要】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通过对传统媒介如何整合网上舆论,扩大舆论的影响力;传统媒介起到“接力棒”的作用;网络媒介善于吸收传统媒介精华;传统媒体等舆论领袖积极参加网络讨论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是怎样互动的。通过对传统媒介表达舆论意见时更具系统性,完整性;传统媒介的报道更具持久性;传统媒介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互动原因。  【关键词】传统
建设有安全感的课堂、有秩序的课堂和有效的课堂,这是课堂管理的主要目标。其中前两个是基础目标,后一个是最终目标。上课时,师生有安全感,课堂有秩序,才可能有效率。有秩序、有效率这两项目标,老师们一般比较熟悉,而建设有安全感的课堂,可能有些老师比较生疏,因为这里说的是心理安全,老师们对此往往不够敏感。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创建有安全感的课堂。  这里所说的安全,当然是指心理安全,而不是一般的人身安全。  “安
编者按: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讲求课堂教学环节的“艺术性”,这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起到“一箭双雕”之功效。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薛 琴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扬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编者按:  “开卷有益”是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对于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来说,阅读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积累和更新,与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紧密相联。对教师来说,阅读重要,写读后感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写读后感是教师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必要环节。本期我们刊登几篇教师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写的读后感。    最近有机会品读了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之《武凤霞讲语文》。先
江苏省沛县中学蔡梅、黄雷教师回答:  1.知识与兴趣需求相结合,化枯燥为生动  地理知识只有镶嵌在情境中,才会变得真实而有意义。地理课堂上,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抓住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内容,精心创设地理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实现地理教学的因材施教。  例如,学习湘教版教材“农业”时,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将赵本山小品“红高粱模特儿队”搬进课堂。上课伊始,先播放“红高粱模特儿队”部分视频,然后以一
晕车,一路上呕吐难受、脸色发白,想想就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从医学上说,晕车、晕船和晕机统称为晕动病。试试以下几个防晕车的小窍门:  1.于乘车前1小时,取伤湿止痛膏一片贴于肚脐眼上(称神阙穴)。如乘车超过一天,第二天应换一贴。  2.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过分在体内运动。  3.晕车的人,应随身装块鲜姜,在上车前可口含鲜姜两片。  4.不要紧张,保持精神放松,不要总想着会晕车。最好找个人聊天
近年来,教育与就业、三农问题一样,始终备受公众关注,并屡屡成为每年全国两会讨论的热点问题。这不仅因为,教育制度、教育质量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同时也因为,学校教育关乎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因而关乎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  在我们“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和“不断推进教育公平”的美好理想中,自然而然,有着对城乡协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殷殷期待。因为,正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
[摘要]2013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年”。浙江卫视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好口碑的优秀节目模式,如《中国星跳跃》、《中国好声音》等,经过本土化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新高。本文以引进综艺节目为中心,分析我国引进节目所经过的阶段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版权引进 综艺节目 创新  近年来,海外引进节目在我国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有30多档来自海
【摘 要】本文以2010年中国短道速滑队丽江冲突事件为例,分析微博平台在这一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微博对体育信息传播的影响所在。  【关键词】微博 体育信息 传播 短道队丽江冲突事件    一、体育微博传播现状  目前,国内体育微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门户网站。由于新浪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基于用户选择的先导性,新浪微博在所有门户网站中独领风骚。新浪微博有很多体育界知名人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