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是一种语言运用艺术,也是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心理和思维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效途径,但是在小学语文口语小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口语能力的提高,本文论述了提高口语教学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教学 问题 对策分析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
  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但由于课程内容重且难,考试压力大,真正用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很少。而小学生的业余时间也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占据,很少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自然也就缺少口语交际的机会。加上社会环境中语言污染严重,形成了一定的不良导向,如网络语言的杂乱就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1.2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许多孩子存在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差、自卑、胆怯、顾虑、紧张,这些都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影响口语交际的原因很多,有些孩子是因为从小胆子就小,或已经具有了自卑的心理定势,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些孩子是因为自尊心强,怕回答问题出错,别的同学笑话,不敢回答问题。据老师反映,学生越到高年级上课发言的越少,高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低于低年级,大部分班级里有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同学上课不喜欢发言。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女孩子身上,因长期缺乏说话的语言环境,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不愿发言,很容易形成一种自闭的性格,甚至存在“社交退缩症”现象。
  1.3缺乏口语交际情境,训练与生活脱节。
  语言表达的训练离不开词语的运用,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语言环境,多一点拓展训练,组词、造句等等,但因为时间紧,这些都被压缩掉了,或是只能做片面的引导,以至学生有很多词不会具体应用。现在的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多是在“语文园地”和课文中向课外拓展的那一部分。口语交际是现想现说,要求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考虑好说话的内容,选择好语句。脱离了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同时也失去了口语本来用于交际的训练目的。最终导致课堂上缺乏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很难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1.4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逻辑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在校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许多老师对此了解不够,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大,不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言训练。再有就是缺少必要的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重感悟,轻分析。在教学中缺乏教师必要的引导,存在低水平的简单问答或低层次聊天现象,致使学生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性和缺乏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缺少可借鉴、模仿的好段、好文,致使学生说话随便,没有养成遵循文法说话的良好习惯。
  1.5 尚未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各类小学语文考试只有读写,没有听说,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只偶见于课堂上随意的、模糊的、凭整体印象的评价。现今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很大,因为不考试、不评价,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许多老师让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觉得再累也白搭。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天天使用母语,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习得,不必费神去学,再加上考试又不考,自然把精力都投入到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中。因此,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扎实有效地进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前提,但这无疑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艰难的抉择。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探究
  2.1创造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
  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有效开发和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2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情境创设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应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为小学生打造口语交际情境。交际情境的创设必须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要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态度和表达方式。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游戏、角色表演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
  2.3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对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小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位小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最终呈现方式应多采用表现性动词和描述性的语言,重点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情况,体现学生的差异和发展。教师要设计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的测量表。在评价时要考虑到言辞的得当,表现出应有的礼貌。
  3.结论
  总之,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发音正确,遣词造句合乎习惯,这只是起码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小学生口语交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头言语的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0):57-58.
  [2]章德明.論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情感缺失及对策[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4):88-89.
  [3]崔雯雯,孙辉.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策略[J].科学教育,2006(6):27-28.
  [4]王宁波.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研究与实验的几点思考[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8):77-78.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成渝运输通道为例,研究成渝运输通道内客运专线、既有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的分担率。 Logit模型是预测运输通道上各种运输方式客流分担率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它在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实验实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几点对策。
本雅明的文学批评区分了“批评与评论”,作品的“真理内容与物质内容”;并在弥赛亚救赎的神学思想视野内构想了批评的本质和任务,《论歌德的〈亲和力〉》一文集中蕴含了本雅明文
国际人权宪章是国际人权保护体系中最基本的人权文件,是现代国际人权法的核心。国际人权宪章既确认了基本人权,也确立了相关人权保护机构和制度。根据国际人权宪章设立的基本
想象力十分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习作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打开学生习作之门的法宝,让学生在起步阶段就尝到
目的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室性早搏的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
本文针对多媒辅助教学引入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理论及实践,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思想认识上.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了综合阐述。并简要论述
树立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对于航运事业的自豪感、归属感、使命感,进而实现培养出执行力强、忠诚度高、有胸怀、有品位的精专型卓越航海人的目标是高等航海教育的要求。本研究以唤
目的探究应用DNA条形码对大黄类药物分类的效果。方法提取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宁夏6省份的40份样品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将不同产地大黄的matK基因进行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巧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展现,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