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大心理健康教育观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5201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常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等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后,再由心理教师出面给予咨询或治疗。我认为这是狭隘的心理教育观,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误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但在很多地方表现为:重视了但重视的程度还不够;重视了但没重视到点子上; 重视了但侧重了结果而忽略了预防!
  新的时代需要一种新型的、适用的、前瞻性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我认为这个“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有关。不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等问题出现了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是事倍功半。许多心理健康教师在研究学生心理问题产生根源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都会和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家长的望子成龙之心,盼女成风之意,会使其教育观念出现扭曲,例如强迫压制、包办替代、拔苗助长……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倾注在幼小的心灵上,不堪重负的孩子怎么会不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呢?
  
  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服务于中高考及毕业后的成材
  
  为什么有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心理健康教师也倍受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生将来成长成材的角度来认识。多数校长最关心的就是学校的近期目标,而关系学校声望与发展的最大问题往往是中高考,所以,我们的心理健康教师,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要不断地学习、创新,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项内容,真正地为中高考服务,为未来人才的特殊需求服务。
  在影响学生中高考的因素中有二十几项,但起决定作用的前四项分别是:
  (1)考试中的心态;
  (2)考试前的心态调节;
  (3)考试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方法;
  (4)学生原来的基础。
  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很多都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如果心理健康教师对这些关系学生命运转折的因素了如指掌,那么学校不可能不重视,效果不可能不明显。为什么很多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就是很多学生遇事看不开,心结解不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许多事情,不能客观地、辨证地、积极地看待,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师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服务于学生的现实需要
  
  现在的学生处在这样的现状:生活空间越来越大,成长空间越来越小;住房面积越来越大,心灵空间越来越小;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内在动力越来越小,这些都会使之产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对未来的迷茫,对自身生理心理问题的困扰……学生的一切变化都是以心理变化为基础的,尤其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青春期,树立正确的观念,解决内心的困惑,才会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现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力不足,不想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重新认识学业和世道,从心底意识到挑战苦,不挑战会更苦;成功难,不成功会更难。从态度上端正,从而把人生的奋斗期提前。
   2.学习方法不得当,不会学,学习效率低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会减少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成绩长期停止不前或下降,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自卑感、挫败感、甚至造成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要想提高成绩,学习方法的改变比努力更重要,优化学习方法,是增强效率的关键。
  3.心理问题严重,缺乏心态调节能力
  由于社会转型快,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又得不到及时的宣泄与指导,导致情绪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辨证、积极地看待各种事情。让学生敢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善于处理各种问题。
  (本文系第四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颁奖会暨高峰论坛发言稿,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
   编辑/张宝玲
其他文献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正在实施的两大跨世纪行动纲领。在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的时候,
摘要: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创设有利环境”、“弘扬向善本性”、“狠抓师资培训”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民主;实效    当代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任务、运行操作到支持保障,每一部分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们组织培训,帮助班主任和专兼职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组织校、片、区三级心理健教育研讨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指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实践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学习兴趣的产生。兴趣总是与积极的或良好的情绪相联系,如果同学们能带着愉快的情绪学习,就容易有成效,从而也更容易产生兴趣。然而,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许多挫伤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如课堂上教了许多无用的知识,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大,厌学情绪明显,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希望尽,快离开学校。上海某区曾对1000名不同学校、年级的初中学生作,一次调查,发现有69%的同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种种行为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国家、社会、媒体及学校的高度重视。近日,本社记者就当前我国中小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