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初浅认识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仍然还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内容分析,以大声朗读和词句理解为主要教学手段,“少、费、差、慢”的低效语文学习,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浅认识;重视;理解;课堂
  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的思想和实践。2008年由赵镜中、王林先生提倡的这种语文教学形式,刚开始只在局部的小范围内被讨论、试用。经过几年的“化蛹成蝶”,同道者越来越多,在四川、重庆、贵州、河南、湖南、浙江等省份,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了如下深刻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重视群文阅读。
  在很大程度上,群文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生活的常态,而且群文阅读契合了课程标准对于阅读的期待。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阅读项下规定,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它特别强调要重视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教材中单篇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群文阅读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广泛的阅读素材。
  更为重要的是,群文阅读契合了统编教材“1+X”的阅读理念。有了“1+X”的阅读方式,在统编教材的引领下,学生就可以经由一篇课文导向更多同主题、同题材、同体裁、同作者、同风格的相关文本阅读。统编教材的“1”强调单篇,强调核心篇目、基本篇目、经典篇目,“X”则强调以这篇文本为核心向外围扩展,不管它和群文阅读的“1+X”是否相同,但在一组组文章和多篇文章阅读的意义上,两者是相合的。
  二、如何理解群文阅读“1+X”理念。
  要想更好地理解群文阅读“1+X”理念,必须先对统编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教材体系里,教读课文是最核心、最主体的,然后是课内的自读课文,由课内的自读课文向课外的文章拓展,由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这里的整本书,不仅仅是每一册教材包含的两次整本书阅读推荐,还有很多单篇文章后面由单篇指向整本书的阅读建构。
  统编教材在设计时,在每一个单元的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后面,都保证至少有一篇课文实现了向外的拓展;每个单元至少保证有一篇教读课文通过练习或是通过自读课文阅读提示后面给出的要求,能实现由一篇向多篇的扩展。比如在《猫》这篇课文的后面,推荐了一组课文: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
  三、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中,包含着如下几个重要概念:
  (一)选文
  所谓选文,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选文可能是文学性的,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也可能是实用性的,比如应用文等。一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围绕着议题可以展开阅读教学。
  (二)议题
  在群文阅读中,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议题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
  (三)集体建构
  所谓集体建构,就是在个人智慧的基础上,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集体建构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以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认同和接纳为核心,以形成共识为目标。
  (四)共识
  共识是群文阅读又一核心概念。寻求共识并不是不要知识的准确性,而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和取代学生思想的冲动,压制自己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冲动,虚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智慧,和学生一起倾听来自教材的意见,然后通过不同意见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学生一起取得对知识的认同。这样寻求共识的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意见都得到了倾听和尊重。
  四、群文阅读所倡导的课堂。
  (一)学生的课堂。群文阅读希望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二)探究的课堂。群文阅读后的探究问题,会把学生还原为读者,设想一位读者在阅读时,他会有哪些困难?有哪些想法?因此,群文阅读的单元设置角度是多样的,有的是人文专题,有的是作家专题,更多的是从文章内部切入。
  (三)討论的课堂。没有讨论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所以,在群文阅读的课堂,要训练教师学会使用这样的一些课堂引导讨论的语言,为了让讨论更加深入,教师要改善提问,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四)阅读策略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真正有效的阅读知识。所以,教师常要通过一些辅助课程来引导学生学习。
  (五)思考的课堂。群文阅读认为,语文课要传授给学生思考的技巧。群文阅读的课堂,强调教师要做示范,把思考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同时,群文阅读还教会教师一些新鲜的理解文本的方法。
  群文阅读要改变的并不只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群文阅读不是国家课程,但它同样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做有理想情怀、有责任担当的人。从语文素养本身来说,读本也必将起到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建基文化自信、提升思维品质的作用。
  在不断地学习中,理论知识一次次得到提升;在不断地学习中,教学理念得以潜移默化地转变;在不断地学习中,群文阅读教学之路将更加宽阔而壮丽!
  参考文献:
  [1]陶琴华.浅谈群文阅读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7(7).
  [2]王爱如.谈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7(2).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这是新教学理念下,小学学生的新教学内容。本文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多样化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
期刊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他告诉我们,同一部作品(形象),会有若干种不同的解读,就像看《哈姆莱特》之后,每个人心目中的哈姆莱特都是不同的。欣赏文学作品,实质上是读者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但这种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并非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胡拉硬扯,穿凿附会。笔者认为有应遵循几点:  一、文学作品是多元解读的对象和基础  文学作品即文本,是多元解读的对象和基础。充
期刊
摘 要: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普遍偏弱,这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目,而之所以造成这种问题,不仅是由于学生们平时忙于家务和农活缺乏积累的时间和学习的时间,也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小学学校对于作文教学工作的忽视。因此论文提出了农村地区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建议首先基于现实生活进行观察,撰写具有真情实感的真实作文,其次,需要依托于绘本形式进行写作,增添学生的写作乐趣,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关
期刊
摘 要:数学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当中最重要的教育学科,而七年级的数学是联系小学数学和初中教学的纽带,是二者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知识承接工作,为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数学基础;营造手段  引言: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学习习惯,可以进一步巩固小学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在后期学习当中,学生才可以更加轻松,才会有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本人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學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中,教师可以进行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尝试,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策略来落实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化手段也可以构建真实化的教学情境,教师也应该注意调取课外资源来丰富课堂,从而保证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帮助,进而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激发兴趣;教学情境;丰富课堂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语
期刊
摘 要:高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而英语阅读是学生高中英语学习中必须牢牢掌握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和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理解和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立足于多元文本阅读视角,从“解读文本内容,深化知识教学”“深层解读文本,挖掘情感价值”“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实践练习”等方面入手,深化学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
期刊
摘 要: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讲,数学学科的学习枯燥乏味,知识点难于理解,《立体几何》的内容非常抽象,让人无法想象,公式多且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引进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教学课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知识点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助力。但是,部分职业高中数学老师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感到苦恼,对此,本文就浅谈一下信息技术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领域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学作为教学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在我国教育中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重点学科来进行教学,同时在这门课程中也开设了大量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章节。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些许的不如意,导致自己数学成绩平平无奇,没有提升,进而影响了自己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是对整个理科科目的后期学习。如何创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
期刊
摘 要:有研究表明,学生多写作文未必能提高写作水平,只有针对性强,灵动而有精准训练目标的习作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水平,无疑,微写作是一大探索与实践的板块。作家叶文玲说:“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好的作文需要别样的素材和独特的构思,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写的,对写作形式的探究则应成为微习作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微习作;训练目标;价值取向  除了非常优秀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