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学生感受音乐的温柔与力量

来源 :辽宁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大学分专业时有两个方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没有与任何人商量。那时的我虽懵懵懂懂,却满腔热血,独自在心里画下宏伟的职业发展蓝图。也是从那时起,理想主义在我心里扎了根。毕业后,我成为特教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渐渐地,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我曾以为爱心能融化所有事物,但在特教学校,教师仅凭单纯的爱不能解决问题。面对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所谓的“威严”也不能唬住学生,因为他们情况特殊,很多自闭症儿童很难明白教师表情的含义,但也正是这种压力,激发我在这条路上奋勇前进。
  进入特教的第一年,我担任了唱游与律动课教师。在人们的印象中,音乐往往是舒缓温柔的,我的性格也是如此。有些同事开玩笑地对我说:“你那么温柔,学生怎么会听你的话?”我开始从自己的专业中寻找办法,试着一点点弄清学生内心的想法,与他们好好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过失败,也领悟到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我发现,教育不但不神秘,反而能让我在温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音乐是情绪的转换器
  一天,我正在上课,明明突然双手抱拳放在嘴边,发出痛苦的声音。我还没弄清原委,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双拳挥向旁边的多多,我立即一个健步挡在多多前面,明明狠狠地抓住了我的衣领。我立刻拽住明明的手,以免他做出更危险的动作。就在这样的拉锯战中,过了好一会儿,明明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没有伤及其他同学,这让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明明不定时的情绪大爆发。
  这种“火山式”的爆发在特教学校很常见。这次的爆发事件,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明明患有自闭症,刻板行为本就严重,加之伴有情绪行为问题,因此会有不知缘由的哈哈大笑和突如其来的暴躁之举。
  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会不自觉地随着音乐摇摆,尽管踩着不协调的舞步,也能大胆地展现自己;尽管不熟悉歌词,他们也愿意跟着音乐哼唱。我豁然开朗:音乐或许会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有一次,我在给明明上唱游与律动课,明明课前情绪非常不好,我播放与他情绪状态同步的音乐,让他在音乐中找到共鸣。音乐让明明的身体逐渐放松下来,明明的情绪也变得平稳了。这是因为,音乐对人的情绪有巨大的影响,很多自闭症学生是没有语言的,我们无法通过言语与其进行交流谈心,而音乐却是一种独特的交流形式,音乐真正的力量和价值恰恰在于其非语言内涵。从此,音乐成了我手中的有力武器,也成了明明的“情绪转换器”。
  音乐助力学生更好地表达
  小吕是我们班的“开心果”,脸上有小小的酒窝,笑起来特别动人,深受大家喜爱。小吕爱吃糖,爱吃零食,爱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还爱摆弄电脑。不过,即使是“小天使”,也有变成“小恶魔”的时候。
  有一天,小吕妈妈送他来上学,由于之前被妈妈批评了几句,小吕一改往常可爱温顺的模样,眼里浸满泪水,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砸凳子,把桌子推倒在地,还使劲地拍自己的手。这个场面把我吓呆了,这可不是我平时认识的小吕。我第一反应是上前制止。幸亏当时时间早,教室里其他同学还没来到,不然大家聚在一起,我担心情绪的互相传染会引起集体情绪爆发。
  把小吕安抚好后,我随即想到,学生平时都爱听音乐,不如试一试能否用音乐来转移他的坏情绪。果然,一首《鹅鹅鹅》响起来,他开始跟着音乐摇晃身体,慢慢地,情绪平复下来。事后,在与小吕妈妈谈话中我了解到,小吕那天早晨从吃早饭开始就一直玩手,没有认真吃饭,到了教室就摆弄电脑,妈妈没忍住批评了他几句。我给家长分析小吕“疯狂”的原因——妈妈批评他,小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又不太好,无法用语言来诉说自己的需求,只能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不满,才做出了这一系列的“破坏行为”,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告诉小吕妈妈,以后与小吕说话的时候要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等地位,不能急躁,多给孩子一些温暖,一旦出现逆反行为,可以尝试用音乐来舒缓他愤怒的情绪。那次事件之后,我经常观察小吕的情绪行为,一旦问题出现,我就立刻用音乐帮他转换情绪。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特教学校的孩子娱乐方式不多,生活上又受到各种限制,进入特教学校的第一年就担任唱游与律动学科教师,这让我非常开心,因为音乐这门学科的娱乐性强,也比较活泼灵动。带领孩子们进入音乐教室的那一刻,我就感受到了他们对音乐的好奇,总有孩子拿着某一件乐器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老师,这个怎么玩?”我会耐心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件乐器,比如:“摸一摸,它是凉的吗?”“来,听一听,这个是声音像什么?”“它是木头还是金属做成的呢?”
  欣欣是中度智障,虽然已经十多岁了,但心理年龄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她是个女孩子,很爱美,音乐课上我们跳舞,她兴致很高,总能快速学会,还能指导其他同学学习。有一次,我播放了一首《大梦想家》,欣欣跑过来问我:“老师,这首歌真好听,叫什么名字?”我告诉了她,没想到过几天再上课,她已经能跟着哼唱歌词了,我问她是不是回家反复听,她告诉我,她按照我说的方法,用妈妈的手机从网上搜来听,那一刻,我为她感到骄傲。因为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能将老师在学校教的内容延伸到生活里。她享受这种娱乐方式,在休闲时间能自己度过愉快的时光。她也许只能用“好听”这一个简单的词来形容一首歌,但我相信,音乐已经给她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在休闲的时候,欣欣能做到不打擾家人自己听歌,这就是我作为一名特教音乐老师所希望的——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能独立感受艺术的美。
  其实,学校里像明明、小吕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能让你笑,也能把你气哭,但是他们同时也是可爱的、单纯的、真实的。在特教学校的日子里,我迷茫过,不知如何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在同事领导的帮助下,我逐渐开朗起来。我开始钻研业务,翻阅大量关于音乐治疗的书,坚信温柔中有力量,音乐能让我与学生连接在一起。我愿意在特教岗位上与他们一路同行。
  (责任编辑:李晶)
其他文献
电话铃一响,像砸进屋子里一把铁锤,叮叮当当,晨光就碎了一片,彻底把韩良从床上砸起来,他胆战心惊,以至将嗓音放大无数倍,火呲呲冲着电话吼:“妈的,谁?”电话那头没有声音,随即传来被罩住的哭声,闷闷的,粗老的,“金刚死了……”电话陡然被挂断,蔓延了一屋子嘀嘀嘀的声音……  一束强烈的晨光正从韩良的眼睛穿透整颗脑袋,刺得眼前的一切晨雾一样朦胧,他大张着嘴哑声,望着床头的木桌上高挑的金刚,被秋日下午的阳光
期刊
1  这是一个宁静的早上,我站在诊所窗前,静候病人,远远看见一对夫妻走过来。  门被推开了,走在前面的男人身体健硕,眼睛深陷,眸子发出冷酷的光;身后的女人身材修长,体态轻盈,淡雅如仙。我的视线越过男人,情不自禁地落在了女人身上,一阵心旌荡漾。  在他们进门之前,我随手翻阅了男人的资料。一个星期前,我的助手接待了他。按病人顺序,我们应在两周后才约见,但因他强烈要求,加上预付了高额的报酬,我不得不牺牲
期刊
过了年三十,转眼就到正月十五了。弟弟从乡下打来电话,约我回去一起给过世的父亲“送些钱”,这让我想起小时送灯的场景来。  我的老家是松嫩平原南部的一个小村子。小村民风淳朴,虽然那时日子很清苦,但每逢节日,人们都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展示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元宵节更不例外。  这天早晨,母亲老早就起来,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还从仓房里拿出玉米面和平时舍不得吃的荞面、白面,捏成一个个上面中间有深坑的窝
期刊
节气一个接着一个,不紧不慢,循序渐进。小雪过了,大雪也过了,两个带“雪”字的节气就这样悄然而过了,但天空中却不曾落下一丝洁白。现在,已经是“三九”的最深处了,而那丝洁白看上去仍是遥遥无期,渺无踪迹。天干干,地燥燥,雾蒙蒙,脏兮兮。我曾留意过身边的人,想看看他们面对这样糟糕的境遇,有何表现。让我失望的是,除了几个上了年岁的人,偶尔谈及天气外,其他人很少问津。也难怪,这些人上班开车,屋内有暖气;桌上摆
期刊
我当知青时下乡所在地位于盘锦市西南端,属辽河入海口。由于是“九河下梢|”,这里地势低洼,沟汊纵横交错,沼泽遍布,盐碱滩随处都是,很适宜芦苇生长,致使芦苇成了盘锦得天独厚的特有资源。沿海分布的几个大苇塘连成片,放眼望去连绵不断,没有尽头,形成无垠的苇海。秋冬季节,打着呼哨的海风吹过,高大而又密密匝匝的芦苇一忽儿齐刷刷地站立起来,白绒绒的散蓬苇花潮水般铺展起伏,硕长的苇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蔚为壮观。  
期刊
龙王塘小学地处渤海和黄海交界处,拥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他们文化多元,流动性大,教育教学难度大。可我从“小桥老師”们的身上,分明感受到了乐观、自信和进取。他们童心未泯,怀揣梦想,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现代教育理念,有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有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主动、迫切的学习愿望和能力……最难得的是,他们能把对教师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己
期刊
刘希望径直走进小区。佝偻的脊背,像极了门口那株歪脖老柳。  “嗨,刘希望,复查了吗?”  门房挤出一个胖子,是老马。  “瞧瞧,和原装的一样!”  “别,别!”  老马按住刘希望摘帽子的手,满脸恐惧。  “你这破脑袋,自己留着慢慢欣赏吧。”  “哈哈,就这胆量,也能干保安?”  “快进去吧,业委会陈主任正找你呢?”  物业经理卷了60万的物业费跑了。老马说,业主委员会已经报案,把物业公司轰走了。业
期刊
我也不知道我是谁,人们都叫我“烟蒂画”。俺出身低微,就像乡间的苦菜花,要是说梵高的《向日葵》你就明白了,我是它的同门小弟,是一幅名叫《黛玉葬花》的“烟蒂画”,栖居在明明家有些年头了。  30年前,主人把我和我的兄弟带到这个世界,一时在县里、市里风光无二,不信你打听打听,就连广交会上也有我们的影子。后来不知怎么回事,主人弃我们而去,我漂泊的日子就开始了。  那时,主人明眉大眼,心气挺高,他觉得自己是
期刊
从文学的窗口弹出,迸将至回忆久远的田园,那是老人的事業。现在我们关注的这位女性作家于那样的“回忆”却是不搭界的,她还正值年富有为的当口儿。然而她说,很值得纪念的初三岁月,那粉红色的记忆。就在花蕾初绽的年龄,卜丽爽向上摞起十几本岁月杂感的随笔了。神奇的岁月无形的妙手,让她随意抚摸。喜滋滋地沉缅于回忆,凝眸昔日时光,咀嚼文案中的自我,那逝去的,或许就成为审美历程的开始。如她自己所说,“给心一个安静的港
期刊
摘要:教材,从宏观上说,体现着国家的意志,表现着民族的风范,是传承文明的“火把”;从微观上说,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教材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课题,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党中央的审时度势与主管部门联动,牢固树立了教材建设的国家意志。70年教材建设的历程是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形成的,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经历了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又回到“一纲一本”的过程,这一清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