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垃圾的刘希望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umph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希望径直走进小区。佝偻的脊背,像极了门口那株歪脖老柳。
  “嗨,刘希望,复查了吗?”
  门房挤出一个胖子,是老马。
  “瞧瞧,和原装的一样!”
  “别,别!”
  老马按住刘希望摘帽子的手,满脸恐惧。
  “你这破脑袋,自己留着慢慢欣赏吧。”
  “哈哈,就这胆量,也能干保安?”
  “快进去吧,业委会陈主任正找你呢?”
  物业经理卷了60万的物业费跑了。老马说,业主委员会已经报案,把物业公司轰走了。业委会的负责人是一个姓陈的卫生局退休干部。现在小区内垃圾堆积如山,又找不到人清理,他正发愁呢。
  操,还有一个月工资没发呢?刘希望急了。我找姓陈的去。
  通往物业的路上,刘希望走过一个垃圾投放点,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黑的、红的、白的,各色垃圾袋像是从垃圾筒里吐出来的,满地都是。刺鼻的酸腐味儿令人作呕。
  一溜小跑,刘希望闯进小区物业。
  “刘希望,你个怂货咋才回来?赶紧清垃圾去,明天上午之前清理不完,小心我收拾你!”
  陈主任眉毛一挑,不怒自威。
  呸,火烧眉毛了还装个屁呀,一个退休干部充什么大头鬼啊。刘希望满脸鄙夷。
  “把物业公司欠的工资给我。”
  伸到陈主任眼前的那只手,像一块老树皮。残缺的食指,格外醒目。
  陈主任皱紧眉头。
  “看什么看,还不是清理垃圾留下的。给钱!”
  “你找物业公司去,与业委会无关。”
  “不给清工资,老子不运!”
  “无赖!你们农民就是没素质,没觉悟,你他妈从小区滚出去!”
  没素质就没素质吧,素质能管饱肚子吗,能管我孙子上学吗。儿子在工地上出了事故,瘫痪在床,一家子的生活,全靠老刘。刘希望当然没滚。欠钱不给,撵人,没门。两天过去了,陈主任也没定下运垃圾的事。四处问了,愿意干这活的很少,即便有人来看,看过后,提出的条件让陈主任他们无法接受。
  刘希望呢,除了处理捡来的物品,大部分时间都闲着。闲着,就找门卫老马喝酒,唠嗑。骂人的话比往日多了些,骂卷钱玩消失的物业经理,骂嗖嗖上涨的建校费,骂花了他八万块的病。
  老马每次看见刘希望脑袋上的疤都不寒而栗,闪着白光的长长的疤痕,几乎横向贯穿整个头部,像一只熟睡的白蛇或者蛔虫趴在那儿。老马感觉,它随时都可能苏醒,蠕动。所以,他坚持让刘希望戴顶帽子,即便现在是炎热的八月。
  “老刘,你这脑袋里长瘤子,与运垃圾有关吗?”
  “我儿子也这么讲。他说生活垃圾充满危险,比如碎了的温度计残留的水银,消毒液不小心混合了洁厕灵产生的氯气,都非常致命。我不信这个,如果运个垃圾就长病,那些在垃圾场分捡垃圾的人,天天窝在垃圾堆里,咋不长病?我们一个村的李前进,都干五年了,那精气神,和耗子有一比!”
  也许是酒精的作用,刘希望右手残缺的食指变得红润起来,像一只刚刚加热过的香肠。
  微醉的刘希望晃进小区,一溜歪斜。一阵打闹声吸引了他。闻声望去,几个六七岁的小孩儿,在垃圾堆旁嬉戏,他们用树枝挑起垃圾,肆意抛洒。他想起小孫子,也是这个年纪,这般顽皮。刘希望坐在花坛上,点燃一根烟。和业委会僵持也不是办法呀,毕竟这运垃圾的工资,加上卖废品的钱,还算一笔不错的收入。刘希望叹口气。
  次日上午,陈主任惊奇地发现垃圾没了,小区干净了。转了一圈,在最后一个垃圾点看到刘希望。此时的刘希望又困又乏,坐在路牙石上,大口抽烟。陈主任认为,自己的强硬态度,让这个乡巴佬屈服。
  “老刘啊,找个工作不容易,要好好珍惜!”
  “陈主任,能提前发给我一个月的工资吧,借也行。我孙子等钱上学呢。您知道,我这病花了八万块,一屁股的债!”
  刘希望一把抓掉帽子,脑袋上的疤痕,像一条蛇钻进陈主任的喉咙。
  “别恶心我了,赶紧戴上!一会去领吧。”
  垃圾清理了,刘希望又服软,一个月工资算啥,又不花我的钱!陈主任非常满足,大步流星地走了。
  其实,刘希望还有一个想法。他想,陈主任该请他吃顿酒的,吃酒的时候,他会和陈主任聊聊他俩差不了几岁,聊聊他聪明可爱的孙子。
  聊不聊又有啥关系,工资到手,比什么都要紧。刘希望狡黠地笑了。
  “拿钱,找狗日的老马喝酒去!”
其他文献
新年上班第一天,关河镇镇长刘新征就锣鼓紧敲。关河镇号称全县农业老大,35岁就当上镇长的刘新征,在这已锤打了两年多。他深知身上的担子,做事总是风风火火,大张旗鼓。四邻都叫他刘冒进,县里安排中心工作,别人就给他打电话,问刘新征这次冒进吗?当心,步子大了,别扯到蛋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串怪笑,刘新征便回敬玩笑:我在前面等你个乌龟。  他叫住老罗,今春植树造林咋整。老罗在关河镇快管了一辈子农业,哪块地界儿绿不
期刊
故乡在辽河下游的南岸,  我天天看着它拐弯入海。  年年春风度,香蒲脱颖而出,  阳光撕裂冰河,模拟大陆板块的漂移。  土地流油,黄金的水稻疯长,  巨大的水鸟萃取千年的月光。  悠悠的嘹亮明心见性。  早年,资本携着主义在此登陆,  一条古街留下历史纷纭的脚步。  南来北往的口音,织锦的倾听。  泰顺祥至今还弹着从前的调子,  大碗茶飘出古色古香的品饮。  窈窕的往昔,字正腔圆的余韵。  夏日,
期刊
山寨的天热得很,梧桐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烦死人。  “咝咝——”她坐在门口纳鞋底,着一副老花眼镜,干瘪的身子佝偻着,左中指套了个铜项圈。  “老大姐,又在纳鞋底了?”他走了过来,对她说。  “坐吧!”她顺手递过一条凳子。  他和她是邻居,过几天便要来她这坐坐。  他没接,挥起手上的那把破扇子,往门槛上扇了扇,一屁股坐了下去。  “你不要总是纳鞋底呀。”他说。  “要水呀,我那壶里有,你自个舀
期刊
《存在与虚无》,其实说起来并非完全是萨特的专利,海德格尔在1927年就已发表未完的手稿《存在与时间》。而时间作为一种似有似无的载体,说起来也是一种虚无的存在,还有亚里士多德,早在古代便已对存在的多重意义有过权威且严谨的阐释。有人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是借鉴了他的终身朋友兼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宾》里的某些思想。其实我个人认为,谁借鉴了谁并不重要,而是这个世界与人本就时刻具备着毋庸置疑的存在
期刊
电话铃一响,像砸进屋子里一把铁锤,叮叮当当,晨光就碎了一片,彻底把韩良从床上砸起来,他胆战心惊,以至将嗓音放大无数倍,火呲呲冲着电话吼:“妈的,谁?”电话那头没有声音,随即传来被罩住的哭声,闷闷的,粗老的,“金刚死了……”电话陡然被挂断,蔓延了一屋子嘀嘀嘀的声音……  一束强烈的晨光正从韩良的眼睛穿透整颗脑袋,刺得眼前的一切晨雾一样朦胧,他大张着嘴哑声,望着床头的木桌上高挑的金刚,被秋日下午的阳光
期刊
1  这是一个宁静的早上,我站在诊所窗前,静候病人,远远看见一对夫妻走过来。  门被推开了,走在前面的男人身体健硕,眼睛深陷,眸子发出冷酷的光;身后的女人身材修长,体态轻盈,淡雅如仙。我的视线越过男人,情不自禁地落在了女人身上,一阵心旌荡漾。  在他们进门之前,我随手翻阅了男人的资料。一个星期前,我的助手接待了他。按病人顺序,我们应在两周后才约见,但因他强烈要求,加上预付了高额的报酬,我不得不牺牲
期刊
过了年三十,转眼就到正月十五了。弟弟从乡下打来电话,约我回去一起给过世的父亲“送些钱”,这让我想起小时送灯的场景来。  我的老家是松嫩平原南部的一个小村子。小村民风淳朴,虽然那时日子很清苦,但每逢节日,人们都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展示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元宵节更不例外。  这天早晨,母亲老早就起来,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还从仓房里拿出玉米面和平时舍不得吃的荞面、白面,捏成一个个上面中间有深坑的窝
期刊
节气一个接着一个,不紧不慢,循序渐进。小雪过了,大雪也过了,两个带“雪”字的节气就这样悄然而过了,但天空中却不曾落下一丝洁白。现在,已经是“三九”的最深处了,而那丝洁白看上去仍是遥遥无期,渺无踪迹。天干干,地燥燥,雾蒙蒙,脏兮兮。我曾留意过身边的人,想看看他们面对这样糟糕的境遇,有何表现。让我失望的是,除了几个上了年岁的人,偶尔谈及天气外,其他人很少问津。也难怪,这些人上班开车,屋内有暖气;桌上摆
期刊
我当知青时下乡所在地位于盘锦市西南端,属辽河入海口。由于是“九河下梢|”,这里地势低洼,沟汊纵横交错,沼泽遍布,盐碱滩随处都是,很适宜芦苇生长,致使芦苇成了盘锦得天独厚的特有资源。沿海分布的几个大苇塘连成片,放眼望去连绵不断,没有尽头,形成无垠的苇海。秋冬季节,打着呼哨的海风吹过,高大而又密密匝匝的芦苇一忽儿齐刷刷地站立起来,白绒绒的散蓬苇花潮水般铺展起伏,硕长的苇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蔚为壮观。  
期刊
龙王塘小学地处渤海和黄海交界处,拥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他们文化多元,流动性大,教育教学难度大。可我从“小桥老師”们的身上,分明感受到了乐观、自信和进取。他们童心未泯,怀揣梦想,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现代教育理念,有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有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主动、迫切的学习愿望和能力……最难得的是,他们能把对教师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