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高档房三月份成交为零

来源 :楼市·商务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高档房市场持续高温之后,突遭空前的寒流袭击。3月,九成单价万元以上的高档住宅销量为零。
  
  3月23日,京东某高档楼盘售楼处,坐在记者对面的销售经理张先生不停地抽烟,忧心忡忡。就在一月底,出于对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其所在楼盘对售价进行了上调,然而,不幸却随之而来——2月份的销售量,从之前的每月50多套,狂跌至3~5套,而3月份的成交量为零(截止到3月23日,下文同)。
  成交量的大幅下滑,令张先生颇为苦恼。而同样面临苦恼的却远不止张先生一人。京城高档楼盘集体遭遇空前的市场寒流。


  曾经的“香饽饽”,缘何遭受命运突变?在今后的几个月当中,高档房销售会否出现转机?
  
  高档公寓3月成交量跌至谷底
  
  2007年3月,北京高档公寓市场在历经了持续的高温之后,突遭寒流袭击。据本刊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单价万元以上的高档住宅销量整体狂跌,其中九成销量为零套。
  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数据显示,都城心屿一月份成交113套,2月份成交降为5套,3月份的成交量更是降到了零套。官苑8号—月份成交了38套,2月份成交量仅为7套,而3月份的成交量同样是零套。(详见图1)
  高档公寓销量猛然下挫的事实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高档公寓销量急剧下降的同时,其成交价格却出现稳增之势。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3月,北京高档公寓平均售价17777.5元/平方米,分别较二月份上涨31.3%、24.2%。(详见图2)
  就个案而言,销量跌幅较大的项目,售价的涨幅并不大,甚至有个别楼盘的售价出现下滑。据本刊市场研究部监测,官苑8号2月份的成交均价较1月份仅上涨0.6%。
  不经意间,高档公寓市场昔日的繁荣景象在3月份消失殆尽。
  
  3月全市别墅仅成交六套
  


  在高档公寓突遭寒流袭击的同时,别墅市场的成交量亦出现急剧下挫。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数据显示,一月份成交22套的康城别墅,2月份便跌至5套,3月份仅为1套。而曾经被视为京城别墅项目之典范之作碧水庄园,在2月份成交10套之后,3月的成交量狂跌为零。此外,宽HOUSE、尚东庭、世爵源墅等,成交量均出现大幅下跌。(详见图3)
  个案的遭遇令人瞠目。然而,大势的冷清则更令人难以置信。据本刊市场研究部监测,3月份,全市别墅仅成交6套(红螺湖别墅、丽嘉花园,观唐,龙湾别墅、康城,水郡长安,各自成交1套)。其余别墅项目,均为零套。
  别墅交易量的狂跌,令诸多从事别墅销售的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3月25日上午10:00,中央别墅区某曾经在2006年热销的别墅售楼处片寂静,只有接待处的三位工作人员,在低声聊天。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别墅项目已经三个月无成交了,所以,他们正在私下讨论,下一步跳槽到普通住宅项目。
  当日,记者走访的五个别墅项目,个个门可罗雀。其中,不乏由于销售窘迫,而不得不将部分别墅转售为租的项目。
  “我们项目以前每月都会有十几套的成交量,即便是在春节后一二月份,每月亦会成交三五套。但是进入三月份以来,一套未成交。这一现象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最近我们整个销售团队都在面临较大的压力。”亚北某别墅项目销售总监坦言。
  
  高档房缘何集体“滑铁卢”?
  
  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业界对于高档房市场遭遇“黑色三月”背后的真正原因众说纷纭,两会期间,人们对物业税开征的预期;物权法草案通过限外细则2月份的出台;加息;项目上调售价和购房者对政策方面不确定因素的担心等,都被认为是导致高档房销量出现暴跌的原因。
  首先,对物业税开征的预期。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对物业税开征的预期,被认为是3月份高档房销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物业税虽然短期内不会开征,但是因为‘物权法草案’的通过,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税收体系的规范,从而为物业税开征提供了法律保障。物业税开征的预期会对高端买家产生心理威慑。”某房地产资深专家表示,“因为,高档房的购买需求,无论是购买别墅,还是高档公寓,都并非应急性需求,非投资即升级置业。所以,当他们获知物业税可能开征时,诸多暂时选择观望。”
  如上观点,在购房人李晶口中得到了印证。“原来计划近期购买套高档公寓投资,但‘两会’期间,大家都在讨论物业税可能开征,所以,就没买。因为,我现在已经有几套房了,如果再买一套,未来物业税一旦开征,必然增加养房成本。”李晶说。
  而事实上,两会期间,诸多两会代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表示了高度关注,由于涉及到房价、保障性住房等众多敏感性话题,所以,也影响到了高端买家的购房热情。因为,人们预期会有进一步的调控举措出台。
  其次,限外细则出台。2月2日,市建委发布《关于规范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京购买商品房,必须在京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且明确限制人只能购买一套自住商品房。这令境外人士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购房,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比如,位于东三环内朝外门外大街附近的某项目负责人坦承,项目第四期销售颇为棘手。因为,在限外细则的出台前,该项目70%~80%的买家是外籍人士,但细则一出,很多外籍人士无法签约,所以,致使销售难度大增。
  第三,连续加息影响购房预期。“春节后,各界对加息的预期非常强烈,所以市场必然会出现观望。从以往几次加息前后的市场表现来看,也都曾出现类似情况。”一位从事了多年房地产策划及营销工作的人士称。
  这种分析在购房者口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早在去年就欲购买处高档房的李萍女士告诉记者,她还想继续等等看。“春节后,我就感到银行可能会加息。现在果然加息了,而且存在继续加息的可能。这肯定会影响到对房屋价值的判断。所以,我还是选择再等等看。”李萍说。
  第四,市场供应平淡。在思源顾问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国平看来,造成高档房整体成交下滑的原因还在于,很多前期销售接近尾声的高档房项目,春节后还未开始推出新的房屋。而房屋新增供应的减少,必然影响成交。“2月、3月属传统淡季,开发商往往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推盘,比如位于中央别墅区的格拉斯小镇,便从4月份才开始推广。”李国平说。
  第五,高档房售价的不断上调。分析人士认为,高档房售价的不断上调也是影响因素之。戴德梁行(泛城)住宅部董事岳锋钢分析指出,高档房市场售价与成交量出现“剪刀差”的原因在于多数项目上调了售价。“由于过去两年,高档房市场一直很火,加之奥运临近带来的利好因素,促使多数开发商对近几年内的高档房市场前景产生良好预期,所以高档房纷纷在年初上调售价。然而,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影响到房屋的销售速度。”
  
  后市反弹回暖在望
  
  不管原因如何,时下各界最为关注的是高档房市场销售遭遇“黑色三月”是否意味着今年的高档房市场前景惨淡呢?对此,尽管接受采访的数十位高档房开发商仍表示对后市行情充满信心,但业界专家却各执一词。
  有专家认为,由于前两年高档房供应量激增,而需求的增长又比较平稳,因此2007年,高档房将进入消化期。“今年整个高档房市场的供应量比去年将有所增大,尤其是高档公寓方面。根据我们的监测和统计,包括存量供应在内,2007年上市的单价16000元以上的高档公寓就接近200万平方米。”北京世邦魏理仕CBRE环球研究部
  
  高级经理覃晓梅在一份报告中如是说。
  
  岳锋钢更明确表示北京高档房市场将告别狂热:“近年,高档房供应量澈增。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高端需求的增长。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住房需求不断猛增,但事实上,整个住房需求中,高端需求所占比例相对有限。基于此,我认为北京高档房市场在历经连续两年的狂热之后,在2007年将处于‘消化期’。”
  “眼下高档房是‘政策市’,所以,低谷只是短暂的,未来高端市场必将回暖。从历史经验判断,预计将在5~7月份出现反弹。”李国平肯定地说。
  而支持李如上观点的理由是:“一方面,近年,高端市场的需求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外省市人群进京购买高档房的比例不断增长。预计,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高档房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在强劲的需求拉动下,高档房的售价及成交量,未来亦会稳步上扬,另方面,受‘70%·90m2’政策的影响,未来大户型房屋必将减少,而更正的高档房亦将随之减少,供应的缩减,定会促使高档房市场升温。”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达了与李相近的观点。对于高档房未来的价格走势,某资深专家指出,并不能就此判定房价会降,因为需求是稳定的,只不过房地产市场目前还是“政策市”,受调控政策及预期的即时影响很大,有波动是必然的,长期来看,回暖是大势所趋。但由此带来的警示需要引起各方的深切关注。
其他文献
商铺出售开始降温、商业主题化明显、海外资本介入加快是2007年上半年京城商业地产呈现出的三大特点。    随着几年来商业地产在全国范围内的火热,其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受到奥运会等因素的刺激,北京的商业地产在未来一段时期內都将出现一个集中放量的局面。  从2000年以后北京的商业地产开发进入高速发展期,在这种快速发展下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项目一味追求短期销售利润、业
期刊
调查周期:2007年1月10日 30日  调查对象:京城100名房地产业内人士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执行机构:《楼市》市场研究部  当土地招标门槛提高,银行信贷紧缩,土地增值税清算等宏观调控步步紧逼,并接二连三地“围剿”过来时,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不再次调整被扰乱的阵脚。  穿越2006,北京房地产业将走向何方?开发商对市场会如何评价?各大房企战略将如何调整?《楼市》市场研究部推出“200
期刊
将若干个与房地产相关的事件连在一起,时下的中国地产生态昭然若揭。  史上人代会修改次数最多的法案——《物权法》颁布之时,因供应量过大房价上涨最缓慢的城市——重庆诞生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一周前,史上不懂房地产却对房地产评价最多的“专家”——易宪容先生被革职。  同样的也是史上罕见的,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严控的政策,竟还有地方官员出来公开大唱反调,宁波市某位官员近日明目张胆抱怨房价涨幅太小。  被
期刊
“正月十五”是商家借助春节的最后热度,赢取新年开门红的最佳时机。  在北三环的安贞华联,不少年轻男女、一家老小结伴在此采购商品,整个商场顾客络绎不绝。然而,在其正北100米,同是购物中心的阳光乐佰商厦,却备显落寞。空荡荡的商场里,除了守铺的店主外,偶尔才会有顾客经过,人气冷清得像大年初一的列车。    逾40%商户关门    “早知道现在是这样的局面,当初我一定不会选择在此开店。”在阳光乐佰商厦二
期刊
没有实施细则,限价地就不可能入市;即使入市,也无法开发。原已报出名字的六块限价房用地,有可能面临进行调整。    “什么?限价地?东铁营44号地不是限价地!”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市场部工作人员王鹏一脸错愕地说。  日前,京城某媒体一篇名为“北京首块双限地4月入市”的报道称“双限地(限面积,限价格)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44号住宅用地将于4月3日起开始挂牌竞价”。《楼市》记者就此于3月21日到北京市土
期刊
期刊
拥有21年的地产经验,在多个成功的房地产项目中担任高层管理角色的谭华,凭借其丰富的中国零售市场经验和深入的商业地产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将华夏柏欣打造成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顾问公司之一。  谭祐华,一个北京商业地产圈广为人知的名字,两年时间内,实现了从房地产公司“员工”到商业地产管理顾问公司老板的转变,打造并且稳固了自己在商业地产管理上的品牌——华夏柏欣经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8
期刊
本该于2002年6月入住,但由于资金严重短缺和规划问题,麓鸣花园至今未能完工。    “这是我六年来的心病。”3月21日,在接受《楼市》记者采访时,陈凯(应采访对象要求署名为化名)苦闷而无奈地说。  陈凯是麓鸣花园的第一批业主,也是该项目业主维权活动的牵头人之一。麓鸣花园第一批业主本该于2002年6月入住,但由于资金和规划等问题,该小区至今未能完工。尽管昌平区政府去年已介入此事,目前问题仍未得到根
期刊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明确要求北京市“增加供给,稳定价格”,二季度北京将l仃52块士地陆续入市,某种程度上表明,今年供应放量已成为现实。    “一季度已经显示出增加供应的势头,而二季度的土地供应计划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趋势。北京市的房价将有望在这种形势下保持平稳发展。”3月22日,资深土地分析师刘勍表示。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下称土地储备中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北京将有52块土地陆续入市,总规划建
期刊
高力国际数据显示,2007年第二季度,金融街写字楼市场原有的空置面积得以进一步消化,整体空置率从上季度的14.42%下降至14.19%。与此同时,近期,金融街写字楼市场还有一件事情备受关注,即路透社签约凯晨世贸中心。全球最大的国际多媒体新闻通讯社之一——路透社为何不选择以央视为核心的媒体群聚地CBD,而将北京总部选址定于金融街?世界闻名的路透社有怎样苛刻的办公标准?凯晨世贸中心究竟靠什么赢得了路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