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体育教学中如何设计学习活动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让体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体育;灵活组织教学,运用竞赛、游戏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习积极性 竞赛游戏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体育
  “让体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体育。”一直以来,笔者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育,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要让体育回归生活,因为生活是体育的源泉,离开生活,体育将会枯竭。同样,也要让生活走进体育,因为生活也离不开体育,体育的作用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工具。所以,体育教育应该架起生活与体育的桥梁,强调体育与生活的联系,只有当体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时,学生才能感觉到体育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在体育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体育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做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并理解问题。
  二、灵活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生探索解决问题都是一种自觉行为,他们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谁发挥速度优势合理利用接力区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他们会对接力跑这一战术掌握得更全面。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3.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在培养方法上,提倡并推行“导师制”,对“学优生”及各种有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能飞就飞”“能跑就跑”“能跳就跳”,使其得到充分发展;对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暂时处于困境的“学困生”,给予热情而具体的指导,在启发学生分析自我,找出落差的分化点及原因的前提下,帮助他们确定“跳一跳能达到”的“适度期望值计划”。给学生留有可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和谐而健康地发展。
  三、运用竞赛和游戏手段
  竞赛和游戏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方式。竞赛带有对抗性质,游戏中往往又带有许多竞赛因素和规则,且主题鲜明趣味性强,带有教育意义,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意志品质的双重效能。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中的一种或两者结合手段均能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在竞赛、游戏中设置困难让他们克服,就能在练习过程中自然地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如进行球类练习时,老师有目的地设置对抗赛,制定目标、法则,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培养学生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坚强的意志品质;运用游戏加竞赛更能培养集体感、责任感,增强相互间协作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总之,让学生在竞赛、游戏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可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讲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讲授”扼杀了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储备。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毫无顾忌;而女孩子则显得相对平稳,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精心设计场地器材的布置
  设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地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其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总之,新课程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成了作文教学的模式。这既不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修改作文方面的主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每天,我们像大姐姐一样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大课间活动,一起喊口令,一起做广播操,一起跳校园舞。有时甚至像孩子一般,拉着他们陪我去上厕所,一起靠右行走,挨个排着队伍走在那条熟悉的走廊。课间,我们又耷拉着脑袋,病恹恹地告诉他们我们好累,让他们学会关心我们。这招总是见效,下一节课时,他们个个专心听课,积极发言,声音响亮……  读着《窗边的小豆豆》中那段蝴蝶结的故事,是那么似曾相识,不禁让
【摘要】新课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与科学、美与社会、美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激活教材 讲解授课 创新能力  新课改给高中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丰富了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了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
【摘要】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愿学、乐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后进生而言,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以说他们宁愿劳动都不愿意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组合,这样摒弃了以往的单一枯燥的学习模式。况且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只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
马齿徒增马齿:马的牙齿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所以看马齿就可以知道马的年龄。后来也用以比喻人的处龄;徒:空空地,白白地。这句成语是比 Horse teeth increase horse teeth: h
寿县寿春中学座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新城区明珠大道北侧,1999年创建,2000年招生,现有36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442名,正式教职工171人。学校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拥
诗歌鉴赏类的考题通常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与运用部分,一般为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取材以课本内(含读本)为主,也有取材于课外浅易材料的。以考查古代诗词为主,近年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