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与教学价值

来源 :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作为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一样,也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甚至有时候它还具有精确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模糊语言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教学价值并不为人所重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特点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影响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程目标的落实。语用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除了继续对精确语言"一往情深"外,还要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模糊语言,充分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听、说、读、写四个不同的方面,其中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从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初中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如
随着科技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物理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种立体的效果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提
李西建撰文《作为社会感性表征的审美文化》指出,从学科形态看,审美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描述文化总体性的重要概念与范畴,而且也成为美学当代转型与新的审美形态生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学由传统向现代乃至后现代知识谱系的内在演变说明,审美文化正在成为一种以个体的感性选择为核心的,具有多元共享特质的社会感性文化形态。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严格落实好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自习辅导、命题等教
英语课外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动机不强和监督机制的缺乏。从师生共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寻找和筛选信息、定期检查阅读进程和展示阅读成
反思,从字面的理解是反省、思考,即思考经历过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结合这两个概念的意思笔者把学生的反思意识理解为:学生对自己经历的学习过程的梳理、体验和感悟。2011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践行课标理念,让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落地、开花、结果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研究与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是一门特殊的科目,它是我们的母语,所以不同于其他的语言学科,语文需要我们进行教材的深刻挖掘,尽力寻找教材的一些隐藏性的功能。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是在语文课文当中寻找一些固定不变的规律或者是一些写作的通常路数。但是,这些枯燥的语文课堂,则需要一些创新和改革,这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语用训练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训练;策略探究  我们必须要摒弃一些陈规,
患者,男,58岁。因乏力、肝区不适半年,腹胀10天入院。体检:体温36.5℃,血压112/70mm Hg(1mm Hg=0.133kPa),蜘蛛痣多个;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心率98次/min,律齐;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触及不满意,叩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实效性。从"分析学情,以学定教;充分预设,有的放矢;关注生成,有效引领;及时反馈,反思调整"四个环节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