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以为魔术有好神秘,用《卖油翁》的话来说,‘惟手熟尔’。”邓尹为我现场表演了一个小魔术,让他手里的桃心“飞”到我的手里,面对我的一脸兴奋,他却淡淡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除了法律,不遵守任何准则
邓尹,82年的巨蟹座男子,重庆电视台杂技频道首席魔术师,清瘦俊秀,一身黑色的表演服使得帅气的他平添了几分神秘感。2009年春晚上刘谦的那一手“钻戒进鸡蛋”他也会,“这种电视魔术其实是魔术师最不喜欢看的魔术,因为只有表演含量,没手法含量。”我原本以为他会如同大多数人猜测的那样,从小就酷爱魔术,勤学苦练若干年。他的答案却是练了不超过3年,初衷只是为了在单位的联欢会上露一手。
一时性起,索性辞了职,买了培训教材,在家认真钻研。不多时,“口吐彩带”、“撕报纸还原”这些舞台魔术便练得有模有样,开始逐步参加一些商业活动,2008年底签约了一家经纪公司,正式掀开了自己的艺人序幕。说起这个签约,还有一个小插曲,彼时,邓尹表演的是妇孺皆知的“大变活人”,也许是因为心理原因,失败了,按照惯例应该马上被拒,经纪公司却选择了相信他,再给他一次机会,第二次不负众望顺利通过。
问及何以进步如此之大,邓尹回答两字“胆大”,即使是那个“成功了就是最厉害的、失败了就一辈子都不能再变魔术的、职业魔术师都不敢模仿的魔术”——恐怖俄罗斯轮盘(一个轮盘上放六个纸袋,观众任意放一枚铁钉在其中一个袋子里,让魔术师拍,如果拍到有钉子的那个袋子,魔术师的手必定废掉),他也勇于尝试,你说,在这样一种凛然状态下,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々
如果表演时不慎失手呢々邓尹也是回答了两字“坦然”。只要是个人,做事就有可能失手,没有谁敢保证自己做任何事都能万无一失,失败了,那就重新来一次,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很多艺人都热衷于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除了增加知名度以外也可以提升业务水平,邓尹却从来不做这样的事,因为觉得没意思。“魔术师的职责就是变魔术给普通观众看,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技巧。参赛的都是内部人士,比赛的项目也都比较高难度,但是却不好看。观众喜欢的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小把戏,比如说从一位男士身上变出一件女性用品这个节目,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互动效果却是一等一的好。”
纵观数百年来,其实魔术并没有本质上的创新,改变的,也只是舞台表现形式而已。这是邓尹的一个心结,也是为之努力的方向,他天生是一个“想干就干”的人,“除了法律,不遵守任何准则”。
对于那些想学魔术的孩子,邓尹有一个诚恳的劝告:最好先从道具魔术(魔术商店出售的专业道具为辅助工具)练起,而不要一来就是手法魔术。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准则,最好还是遵守!
我不会把魔术师当职业
小卫,高二学生,从初一开始学习魔术,最初只是喜欢看别人变魔术,觉得很神奇,后来就买了教学书籍和光碟,不断练习。有了一点小进步,就喜欢在同学和父母面前展示。“很多人认为我们表演魔术,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甚至会和捣乱划上等号,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啊,只是给大家带来开心而已。”
我戏言可惜中国的大学里没有《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学院,不然就可以成为一名职业魔法师了。小卫很严肃地纠正我,魔术不等于魔法,而且,就算中国的大学真的有魔术专业,他也不会去学,更不可能把魔术当做终身职业。因为在中国,大多数人对魔术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多的是抱着看戏法的心态,魔术师在他们心里也就是一个变戏法的卑微职业。
魔术太烧钱
高三时,第一次看见近景魔术,Luis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和在电视上看舞台魔术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高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打听哪里有魔术可学。那是三年前的上海,魔术还不怎么流行,Luis在淘宝上逛了好几天才终于买到了一本魔术入门书籍,收到书的那一天他很激动,当天就认真钻研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喜欢魔术,因为魔术能够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同样的东西,在魔术师手上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这让我感觉我的一种人生变成了百种人生。”这是Luis觉得魔术带给他的最大收获,不过。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烧钱”。“专业的魔术道具很贵呀,毕竟现在还是学生嘛,没经济来源,全部是自费,还是有点受不了!”
中国观众不了解魔术
武忍幻是重庆文理学院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临近毕业,时间多了许多,除了找工作以外,大多是和重庆魔术爱好者联盟的其他成员一起相互交流。
重庆魔术爱好者联盟是自发的一个民间组织,武忍幻是联盟的第一批会员。初进联盟,也没老师统一培训,全靠自学,“只要有心,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学魔术”。成员们对功利看得比较淡,探讨得最多的就是技巧的提升,不过偶尔也以联盟名义接一些商演,去年圣诞节,武忍幻还和一个成员在一家酒店表演了舞台魔术。其实,武忍幻并不擅长舞台魔术,而是近景魔术。
听说刘谦要上春晚后,武忍幻非常激动,知道这将是中国魔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当晚,一个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两根橡皮筋”,让观众目瞪口呆,然后硬币的转移,钻戒入鸡蛋,高潮一个接一个,几乎让所有观众抓狂,真不愧是大师!但是,崇拜之余,武忍幻却有着无尽的怅惘,其实那个·一两根橡皮筋”是一个很老的魔术了,正式名称叫“美国枷锁”,他还在高中时就已经玩过了,当然,手法肯定是不如刘谦那么娴熟。但是在春晚现场,很多观众却非常惊讶,这不得不说明中国观众确实对魔术了解得很少。
请放中国魔术一条生路——一个魔术爱好者的心声
看见一篇帖子“刘谦走红后要求大涨身价遭某卫视弃用”,再加上最近一些戕害魔术的行为,作为一名魔术爱好者,我不得不说一下我所知道的内情。
知道刘谦为什么“要求大涨身价”吗7因为那家电视台做了违背魔术行规的事情,他们把刘谦的魔术在电视上进行重播,而且还把刘谦失误的场景做成合集,在电视上播出,甚至还公然播放刘谦的教学碟,这一切都未经刘谦同意,严重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另一个卫视频道,居然请几名爱好者在电视上公然揭秘,而且解的是几个比较流行并且非常经典的魔术。估计是揭秘者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吧,揭秘的时候手都在发抖,并且还学国外的——蒙面。当时看到这个画面,我简直想把电视砸了,事后,也有很多魔术爱好者打电话或者是发邮件表示谴责。
你们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你们这是在“杀“魔术”“杀”魔术师难道你们想魔术从此消失在地球上?电视台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在促进一个行业的灭亡!揭秘者,你们会变魔术吗,就算会变,你们能变出刘谦春晚上那种让四座惊叹的感觉吗,如果你们做不到,就请不要到处宣传魔术秘密。对于春晚的魔术,最有资格揭秘的,应该是刘谦本人,最权威的揭秘答案,也应该出自刘谦。
你们知道魔术师在创作魔术时,他们付出了多少吗,从构思开始,到成形,然后练习、练习、反复练习,何其枯燥,何其孤独,你们体会过吗?魔术一经演出,刚刚获得成功,秘密却被随意宣传,你们想过魔术师的感受吗?秘密就是魔术的生命,一旦揭穿魔术就什么都不是,魔术师之前的付出也全部泡汤,请你们珍惜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好吗?
贱卖教学的朋友,你们也该收收手了吧,一则“可乐还原”的魔术教学居然只实5毛钱,一个最新的魔术,花了那么多时间来发明,就这样被你们糟蹋了,你们不觉得痛心吗?
今年,国际魔术大赛FISM将在中国举行,假如国外魔术师看到中国人这样对待魔术这门艺术的话,我想,就算我们的技巧练得再好也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三步图示揭秘“美国枷锁”
1、左手拇指、食指拉一条橡皮筋,橡皮筋与地面平行。
2、右手拇指、食指拉一条橡皮筋,两条皮筋交叉,这样,两条橡皮筋可以互相拉扯出不来。
3、右手中指夹若橡皮筋,食指出来穿进拇指处,快速把中指的橡皮筋放了,食指往上挑,两条橡皮筋就松开了。
除了法律,不遵守任何准则
邓尹,82年的巨蟹座男子,重庆电视台杂技频道首席魔术师,清瘦俊秀,一身黑色的表演服使得帅气的他平添了几分神秘感。2009年春晚上刘谦的那一手“钻戒进鸡蛋”他也会,“这种电视魔术其实是魔术师最不喜欢看的魔术,因为只有表演含量,没手法含量。”我原本以为他会如同大多数人猜测的那样,从小就酷爱魔术,勤学苦练若干年。他的答案却是练了不超过3年,初衷只是为了在单位的联欢会上露一手。
一时性起,索性辞了职,买了培训教材,在家认真钻研。不多时,“口吐彩带”、“撕报纸还原”这些舞台魔术便练得有模有样,开始逐步参加一些商业活动,2008年底签约了一家经纪公司,正式掀开了自己的艺人序幕。说起这个签约,还有一个小插曲,彼时,邓尹表演的是妇孺皆知的“大变活人”,也许是因为心理原因,失败了,按照惯例应该马上被拒,经纪公司却选择了相信他,再给他一次机会,第二次不负众望顺利通过。
问及何以进步如此之大,邓尹回答两字“胆大”,即使是那个“成功了就是最厉害的、失败了就一辈子都不能再变魔术的、职业魔术师都不敢模仿的魔术”——恐怖俄罗斯轮盘(一个轮盘上放六个纸袋,观众任意放一枚铁钉在其中一个袋子里,让魔术师拍,如果拍到有钉子的那个袋子,魔术师的手必定废掉),他也勇于尝试,你说,在这样一种凛然状态下,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々
如果表演时不慎失手呢々邓尹也是回答了两字“坦然”。只要是个人,做事就有可能失手,没有谁敢保证自己做任何事都能万无一失,失败了,那就重新来一次,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很多艺人都热衷于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除了增加知名度以外也可以提升业务水平,邓尹却从来不做这样的事,因为觉得没意思。“魔术师的职责就是变魔术给普通观众看,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技巧。参赛的都是内部人士,比赛的项目也都比较高难度,但是却不好看。观众喜欢的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小把戏,比如说从一位男士身上变出一件女性用品这个节目,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互动效果却是一等一的好。”
纵观数百年来,其实魔术并没有本质上的创新,改变的,也只是舞台表现形式而已。这是邓尹的一个心结,也是为之努力的方向,他天生是一个“想干就干”的人,“除了法律,不遵守任何准则”。
对于那些想学魔术的孩子,邓尹有一个诚恳的劝告:最好先从道具魔术(魔术商店出售的专业道具为辅助工具)练起,而不要一来就是手法魔术。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准则,最好还是遵守!
我不会把魔术师当职业
小卫,高二学生,从初一开始学习魔术,最初只是喜欢看别人变魔术,觉得很神奇,后来就买了教学书籍和光碟,不断练习。有了一点小进步,就喜欢在同学和父母面前展示。“很多人认为我们表演魔术,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甚至会和捣乱划上等号,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啊,只是给大家带来开心而已。”
我戏言可惜中国的大学里没有《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学院,不然就可以成为一名职业魔法师了。小卫很严肃地纠正我,魔术不等于魔法,而且,就算中国的大学真的有魔术专业,他也不会去学,更不可能把魔术当做终身职业。因为在中国,大多数人对魔术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多的是抱着看戏法的心态,魔术师在他们心里也就是一个变戏法的卑微职业。
魔术太烧钱
高三时,第一次看见近景魔术,Luis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和在电视上看舞台魔术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高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打听哪里有魔术可学。那是三年前的上海,魔术还不怎么流行,Luis在淘宝上逛了好几天才终于买到了一本魔术入门书籍,收到书的那一天他很激动,当天就认真钻研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喜欢魔术,因为魔术能够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同样的东西,在魔术师手上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这让我感觉我的一种人生变成了百种人生。”这是Luis觉得魔术带给他的最大收获,不过。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烧钱”。“专业的魔术道具很贵呀,毕竟现在还是学生嘛,没经济来源,全部是自费,还是有点受不了!”
中国观众不了解魔术
武忍幻是重庆文理学院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临近毕业,时间多了许多,除了找工作以外,大多是和重庆魔术爱好者联盟的其他成员一起相互交流。
重庆魔术爱好者联盟是自发的一个民间组织,武忍幻是联盟的第一批会员。初进联盟,也没老师统一培训,全靠自学,“只要有心,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学魔术”。成员们对功利看得比较淡,探讨得最多的就是技巧的提升,不过偶尔也以联盟名义接一些商演,去年圣诞节,武忍幻还和一个成员在一家酒店表演了舞台魔术。其实,武忍幻并不擅长舞台魔术,而是近景魔术。
听说刘谦要上春晚后,武忍幻非常激动,知道这将是中国魔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当晚,一个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两根橡皮筋”,让观众目瞪口呆,然后硬币的转移,钻戒入鸡蛋,高潮一个接一个,几乎让所有观众抓狂,真不愧是大师!但是,崇拜之余,武忍幻却有着无尽的怅惘,其实那个·一两根橡皮筋”是一个很老的魔术了,正式名称叫“美国枷锁”,他还在高中时就已经玩过了,当然,手法肯定是不如刘谦那么娴熟。但是在春晚现场,很多观众却非常惊讶,这不得不说明中国观众确实对魔术了解得很少。
请放中国魔术一条生路——一个魔术爱好者的心声
看见一篇帖子“刘谦走红后要求大涨身价遭某卫视弃用”,再加上最近一些戕害魔术的行为,作为一名魔术爱好者,我不得不说一下我所知道的内情。
知道刘谦为什么“要求大涨身价”吗7因为那家电视台做了违背魔术行规的事情,他们把刘谦的魔术在电视上进行重播,而且还把刘谦失误的场景做成合集,在电视上播出,甚至还公然播放刘谦的教学碟,这一切都未经刘谦同意,严重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另一个卫视频道,居然请几名爱好者在电视上公然揭秘,而且解的是几个比较流行并且非常经典的魔术。估计是揭秘者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吧,揭秘的时候手都在发抖,并且还学国外的——蒙面。当时看到这个画面,我简直想把电视砸了,事后,也有很多魔术爱好者打电话或者是发邮件表示谴责。
你们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你们这是在“杀“魔术”“杀”魔术师难道你们想魔术从此消失在地球上?电视台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在促进一个行业的灭亡!揭秘者,你们会变魔术吗,就算会变,你们能变出刘谦春晚上那种让四座惊叹的感觉吗,如果你们做不到,就请不要到处宣传魔术秘密。对于春晚的魔术,最有资格揭秘的,应该是刘谦本人,最权威的揭秘答案,也应该出自刘谦。
你们知道魔术师在创作魔术时,他们付出了多少吗,从构思开始,到成形,然后练习、练习、反复练习,何其枯燥,何其孤独,你们体会过吗?魔术一经演出,刚刚获得成功,秘密却被随意宣传,你们想过魔术师的感受吗?秘密就是魔术的生命,一旦揭穿魔术就什么都不是,魔术师之前的付出也全部泡汤,请你们珍惜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好吗?
贱卖教学的朋友,你们也该收收手了吧,一则“可乐还原”的魔术教学居然只实5毛钱,一个最新的魔术,花了那么多时间来发明,就这样被你们糟蹋了,你们不觉得痛心吗?
今年,国际魔术大赛FISM将在中国举行,假如国外魔术师看到中国人这样对待魔术这门艺术的话,我想,就算我们的技巧练得再好也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三步图示揭秘“美国枷锁”
1、左手拇指、食指拉一条橡皮筋,橡皮筋与地面平行。
2、右手拇指、食指拉一条橡皮筋,两条皮筋交叉,这样,两条橡皮筋可以互相拉扯出不来。
3、右手中指夹若橡皮筋,食指出来穿进拇指处,快速把中指的橡皮筋放了,食指往上挑,两条橡皮筋就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