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一粥亦有道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乡间与“下饭”相关的高频率关键词是“见饭”,也可以写作“见份”、“见吃”。何为见饭?用少量的粮食做出看上去更多的饭,人人都有份,能够经得起吃,是为见饭、见份而见吃。我的家乡乡民一般不肯种糯米,为何?不见饭而已。一碗糯米也就做一大碗的米饭;若是杂交稻,一碗则可做出近两碗的饭来。在乎见饭否,当然是因为穷,粮食糊不了口,也糊弄不了胃。熬粥则最为见份,一碗米而能熬一大锅粥,吃大锅饭而能公平均匀。
  大约有十多年不听说有“见饭”一词,以为这一词汇已经从历史河流中沉淀乃至消失。近日读饮食书籍,发现它又以另一种方式抬头换面招摇市场。你是否为节食不成为苦恼?节食的体面说法是身体健康,更准确的理论来源则是越瘦越美的身体美学。然而无论理由如何确凿正当,肚子还是不能稍受委屈,它竟然还要求起码达到饱腹感。如何满足饱腹而不增加热量?有一个令人欣喜的减肥食方推荐:喝粥。喝粥当然不稀奇,稀奇的乃是科学家发现的新功能,同样分量的粮食熬成粥与做成干粮相比,前者更耐饥,这是让人欢迎的欺骗性。昔日穷人耐饥糊口之物如今是科学家郑重推荐的最佳减肥健康食品。
  做菜当然也讲究“见份”。很多从苏北老家出来的人聚到一起,便会对着一桌子精美佳肴怀想家乡的牛肉菜,家乡牛肉菜就是典型的“见份”逻辑支配下的产物。
  时间久了,家乡牛肉菜的味道近乎传说,只有在过年过节家乡来人时,才会用从家乡带来的牛肉做一次“家乡牛肉菜”。这传说中的家乡牛肉菜做起来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将事先煮好的牛肉切片(家乡几乎不卖生牛肉,肉摊上摆放的都是加硝煮好的肉色偏红的熟牛肉,加硝据说是为了使肉更易烂熟。这当然是有悖于现代的健康饮食,但是当你买来生牛肉自己慢火炖煮,却发现味觉层次缺少了那说不清、道不明的重要一环,原来你的味觉记忆牢固地将加硝的牛肉定义为纯正),下油锅稍作煸炒,加足水焖出有香味的牛肉汤,然后放进大量的白菜同焖,起锅时撒一点香菜、蒜末,热气腾腾地端上来,就是令一家足份足量心满意足的美味了。或许人性就是如此犯贱?原来是糊口之物,经由了记忆的培植,反成了稀有的奢侈美味。在“回不去”的时日里,我曾无数次面对整盘实在的干切牛肉或红烧牛腩,无可救药地思念家乡“兑了假”的牛肉菜。人总是有一根贱骨头,奈何?
  家乡牛肉菜是正是典型的穷人的食物。在“见份”这一点上,全世界穷人的食物实无二致。爱尔兰驰名的美食“炖土豆”(stew),在梁文道的笔下被如此形容:把一大堆切块的薯仔与几粒珍贵的牛肉泡在清水似的汤里,寡淡无味得可怜,更可怜的是它的分量往往还十分大,生怕你嘴里没淡出鸟来。我第一次尝它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难道这就是爱尔兰人的国食吗?
  这给我的启示就是,千万不要向陌生人殷勤推荐你记忆中的美食,否则你也会遭遇这一番大大的尴尬:家乡牛肉菜其实也可能是让别人觉得“嘴巴里淡出鸟来”的寻常食物。除非你们有共同的记忆,否则,妙处难与君说。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穷人的食物往往只是果腹,谈不上美味,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在如今的美食档中,我们还经常看到穷人的美味如何牢固地占有了我们的记忆。我想说的是“小鱼锅贴”。
  “小鱼锅贴”怎么做?你将网上查询的小鱼锅贴的做法说与一位善治家常饭菜的农妇听,她一定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小鱼锅贴本是“一锅熟”的,哪有先烧好小鱼,再另起锅煎锅贴的?而且所谓小鱼,本指小杂鱼,其中也不妨混些小虾小蟹。以前的渔家打鱼,大鱼才能卖出好价钱,剩下的小鱼小虾或者自己留着家用,或者以极低廉的价格卖出去——你可以想象,这种小鱼小虾一定是不能招待客人的,它只适宜自家人围桌食用。
  小鱼小虾虽然不“见肉”,但杂烧味道却极鲜美,农家便充分利用这鲜美的味道,或者切一方豆腐进去,或者与黄豆同煮,熬成鱼豆冻早晚下饭吃;或者在熬煮小杂鱼时,在其锅边贴上“顺手淌”的面泥,待鱼熟了,香气四溢,锅边的面饼也熟了;更妙的是,锅贴的下半部顺着锅沿淌进鱼汤里,那美味浸入面身,面香与鱼香便是浑然天成,令人绝倒。这才是小鱼锅贴的精华。当然,要吃到这样正宗的锅贴,必须要用农家土制的灶台、柴火。如果换成现代的煤气灶,无论如何风味大失。
  小鱼锅贴的制作要点是“一锅熟”。而袁枚《随园食单》之戒单中特别有一条“戒锅熟”。不妨抄录此戒单具体内容:戒同锅熟同锅熟之弊,已载前“变换须知”一条中:“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犹如圣人设教,因才乐育,不拘一律。所谓君子不夺人之美也。今见俗厨,动以鸡、鸭、猪、鹅,一汤同滚,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蜡。吾恐鸡、猪、鹅、鸭有灵,必到枉死城中告状矣。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应接不暇,自觉心花顿开。”
  不知道农妇擅长的“小鱼锅贴”是否在袁枚所谓“同锅熟”之列?如果在,只能说这反映了高雅文人趣味对于穷家饮食习惯的驱逐。而治农家菜,节时省火,又是其基本要求,小鱼锅贴完美地融合了美味和经济原则。而劳动了一天,坐下来手抓着饼蘸着鱼汤吃,更不用顾忌所谓礼仪——本是自家人吃饭,自然和乐才是根本。
  说来也正常,我们的父辈大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吃过树皮、啃过草根,对我们在餐桌上的挑挑拣拣自然相当敏感,教育孩子的最好材料就来自于自身经验、那些年代吃不饱的记忆。但是,你又会发现,这种教育又往往变成某种程度的炫耀,比苦有类于今天的炫富,通常是父、母两个人分别说他们当年的苦,孩子是被动而乖巧的受众。而当我到了叔叔、伯伯家,讲起类似的话题,则会听到另一种故事版本:你爸爸当时吃的苦,比起我们算是什么!
  忆苦而要争当第一,原来是一条不变的原则,似乎吃的苦多,今日就有更多资本。是教育孩童的资本,还是据以自傲的道德资本?忆苦思甜背后的心理动机看来并不单纯。与此配套的我们文学篇章里经常看到的“苦难成就人”的论调,这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表里合一。
  晓庄师范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谈他的平民教育理想时曾说,我们的教育要成就的乃是“人中人”。也许只有将自己放在“人中人”的位置,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他人的苦难,并对苦难投射在我们内心的阴影有所警觉。
其他文献
在中国知识分子二十世纪的生命记录中,在历史学界追溯与怀想的先辈里,有一个人的名字时隐时现,从不曾离开人们的记忆,近年来似更有“趋热”之势,他就是雷海宗先生。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发表《中国的兵》、《无兵的文化》等文章而一举成名之后,他作为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历史系主任,驻守海内学术重镇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与高等学府内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编撰《战国策》杂志及副刊,不仅名噪一时,其所谓“中间偏右”的独立言
一  中国商品和文化西传欧洲,十六世纪以后的欧洲掀起一股东方热,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宫廷和贵族家庭中出现了用中国风格(Chinoiserie style)做装饰的时尚。1550年,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用中国瓷器装饰他的拼写文字和徽章;在法国,法兰西斯一世和他的儿子亨利二世的宫中因专门陈列精美的中国瓷器橱柜而闻名;伦敦的皇家植物园里建有一座中国式宝塔,彼得堡南郊“沙皇村”(Tsarskoe
物欲炽张的时代使得诗歌成为保持主体精神活泛与灵动的文化基因,成为维护人们情感真挚与诚实的人文养分,换言之,正是诗歌让人们回到本我和原初,使读者心灵始终保持新鲜而持久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近日阅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川庆诗选》,深感诗歌依旧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濡染着人们的精神修为与人格操守。  一个世俗社会的来临,总是伴随着一场深刻的人文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以高雅艺术形式实现个人生
严格说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两支,一支在国内,一支在海外。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海外”的中国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较少,加之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对“传统”的认知度要明显高于“国内”,所以说,在此情况下,存活于“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反而比“国内”的可能更为纯正些或地道些。近期笔者到美国几所大学访学,顺便去耶鲁大学东亚系拜访了《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一书的作者苏炜先生。张充和,为著名的“合肥张家
(一)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拥有长江流域第一古城——盘龙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还孕育了宋代理学巨匠程颢、程颐兄弟,又是辛亥革命与大革命风云人物云集的重镇,其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十余年来,笔者将创作的二十余部古今、中外名人传记作品赴台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年盛夏,笔者携首部文化专著《无陂不成镇》随武汉作家团赴台交流,引起台湾学术界与文艺界的关注。所以
最近在读刘再复先生《论中国文学》这本结集时,对其中《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在我国文学史的命运》一文中有关他对中国戏曲人物性格塑造的美学问题有不同意见。  刘先生在论述塑造文学形象丰富性、性格复杂性时,说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形象反映在性格刻画上的单一性、极端性、脸谱化、浅俗化方面的问题。刘先生说:“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化,其根源也是求其性格的极端鲜明”,而未做到“任何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典型性格,都是性格明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七点七二亿,互联网普及率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八;同期,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七点五三亿,其中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五,其中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为百分之八十七点三,远高于其他社交媒体。又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五。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
所谓身份,一般意义上是指出身和社会地位,如《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份,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身份一般有两类:指派身份和自塑身份,前者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如出身、成分、性别;后者是主体自我选择并自己塑造的,如职业身份。在传统社会,所有人的身份基本上是批派的,个人无法改变和抗拒,如农民的儿子永远都是农民。身份虽然是一种符号,但它是分享社会权益和获得社会资源的惟一依据。从理论上讲,身份一
朱光潜出生于安徽桐城,自幼乐于读诗谈诗,却不肯多做诗,曾对方东美说:“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尝试。”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朱光潜全集》载朱氏所做之诗,不过《夏丏翁羊毛婚倡和诗》七律一首。对于旧诗的魅力,他承认“是在读过一些西诗之后”,“从西诗的研究中明白诗的艺术性和艺术技巧,学会诗人看人生世界和运用语文的方法”,由此从以往读过的旧诗中发现许多新的意味(《研究诗歌的方法》)。“五四”以后,朱氏多为旧诗
一  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于1858年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v?覿rmland)莫尔巴卡庄园,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父亲埃瑞克·古斯塔夫·拉格洛夫(Erik Gustaf Lagerlof)中尉在1852年继承了庄园,母亲露伊斯(Louise)来自富商家庭。起初家里日子颇宽裕,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当地经济每况愈下,拉格洛夫家也难幸免。  喜欢听奶奶讲故事的拉格洛夫,她早期的包括英、法文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