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瞬间”的家园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七点七二亿,互联网普及率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八;同期,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七点五三亿,其中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五,其中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为百分之八十七点三,远高于其他社交媒体。又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五。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合并活跃账户达九点六三亿,较前一年同期上涨百分之十九点五。近日,即速应用发布的《2017—2018年微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微信月用户数量超过十亿。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手机上网用户占网民数量的绝对多数,而手机上网用户中微信朋友圈使用者又占绝大多数。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即从用户的显在与潜在的需求出发设计与开发自己的产品。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群媒体和自媒体的综合物,微信朋友圈显然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需求,但还有一点似乎还有讨论的余地:微信朋友圈的存在满足了普通人表达瞬间内容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此前任何媒体无法满足的,是一个绝对的空白。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家园。
  笔者以前在论及微博时认为:微博现象的出现,又催生了一个新的词汇:“瞬内容”。从“微内容”到“瞬内容”,体现出互联网不断向人性的本质和深处延伸的特征。关于“微内容”与“瞬内容”,还要做一简单介绍:所谓微内容(microcontent),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macrocontent)而言的。有学者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等。”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如Blog中的一篇网志,Amzon中的一则读者评价,Wiki中的一个条目的修改,Flickr中的一张照片,Del.icio.us中的每一个收藏的网址;小到一句话,大到几百字,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甚至过客用户的每一次支持或反对的点击,都是微内容。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众沙成塔,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真正来源。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微内容就存在,但没有网络,那时只是作为私内容而存在。设想:没有维基百科(Wikipedia),人们对于百科全书的修改,只能作为私人藏书中文字批注;没有博客网(Blog),人们每天记下的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内容,只是个人的日记、相册或磁带、光碟,仅能尘封于密室中的记忆。让这些私内容真正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是互联网所具有的互联互通、海量存储和相关链接等,再加上Google、百度等有效的搜索聚合工具,一下子把这种原本微不足道的、分散的价值聚拢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
  所谓“瞬内容”,是就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瞬间性而言。正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无意识世界一样,我们还可以说:在恒定的、稳定的精神活动之外还有一个不稳定的、流动的、稍纵即逝的“瞬时性”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的内容就是“瞬内容”。“瞬内容”庞杂而不稳定,如同山雨欲来前诡谲变化的天空、钟表滴答作响的指针、已经掀过的日历、车窗外向后飘逝的风景……具有流动性、瞬时性和不可逆性。传统媒体包括博客在内,所对应的是“瞬内容”的反面——相对稳定与恒久的精神活动与内容。一般而言,这些内容要经历目击、体验、采访、调查、构思、搜集资料、结构、写作、发表等一系列过程。博客简化了这一程序系列,但一篇博文也还需要稳定地、静态地构思和写作。问题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之内,除了一些稳定的思想、情绪、念头、意念之外,还存在着大量不稳定、不恒久、充满流动变化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内容,即“瞬内容”。具体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想法、情绪、念头、思想是瞬间即逝的,迅速到“还没降生,就已死去”,如瞬间的体验、情绪、意见等,苏轼所谓“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是也。而在微博问世之前,这些精神活动一般都难以记录下来;就算是如手机短信那样可以记录下来,也难以一对多、多对多地“发表”,难以被“受众”及时看到。但是,“微媒介”(微博、微信等)的问世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人的瞬间精神活动如何即时发表,并被广大受众知晓”的问题。
  以上有关“瞬内容”的想法虽然形成有年,并且其实际依托的是微博,但从近年来微博到微信(朋友圈)的发展来看,“微媒介”这种“以瞬间为本”、“赋瞬间以意义与价值”的趋势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所深化。我们常说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时间呈现“碎片化”。这里,所谓的“碎片”除了具有贬义之外,同样还具有一种中性或积极的意义:中性是说它已是一种现实,你接受与否,“碎片化”都会存在;积极是说,如果顺应其势,“碎片化”也是满足大众需求、设计产品的逻辑起点。例如,我们可以把“碎片化”理解为“瞬间化”,而“瞬间化”恰恰是人们存在的一种方式。我们常说,活在当下,活在现在,这“当下”、这“现在”其实就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可以说,没有“瞬间”,也就没有了“当下”与“现在”,反之亦然。
  那么,所谓“瞬间”究竟有多长呢?梵典《僧衹律》有言:“九十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则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有四亿三千两百万个“刹那”或二十四萬个“瞬间”。再细算,一昼夜有八万六千四百秒,那么,一“瞬间”为零点三六秒,一“刹那”却只有零点零零零二秒。所谓活在“当下”与“现在”,就要“抓”得住它,否则,这“活”也就显得空虚。当然,人们“抓住”当下或现在的方式是不同的,甚至可以暂时“放弃”当下,例如可以脚踏实地而立志高远,可以打好基础而蓄势待发,可以放弃眼前而谋虑深远,也可以韬光养晦而待来日……但无论如何,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直观的片段无疑就是“现在”的一个个具体实在的“瞬间”:瞬间的感受、瞬间的体验、瞬间的情绪、瞬间的领悟、瞬间的发现……正是它们,组成了一个真实的“现在”与“当下”。而这些可贵的“瞬间”,这些组成我们生命点点滴滴的真实材料,在“微媒介”(尤其是微信)兴起之前,是无从表达的。形象地说,在微信之前,瞬间处于无家可归的“流浪状态”。而微媒介、微信出现的意义,就在于为这些流浪四方的传统媒体的“弃儿”提供了一个家园,使得普通人也有自己可以表达的一个个珍贵的“瞬间”。   之所以说微信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家园,是因为这个家园,是意义的家园。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微信的出现,才使得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瞬间”具有了意义,而以前,这种“瞬间”尽管美妙,尽管有价值,但却是“欲渡无舟楫”,缺乏表达的媒介。
  在此,与普通人相对应的是不普通的人,即伟人、名人,尤其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这些人由于超凡的能力,其生命所感悟到的美妙瞬间已经凝固为诗作,他们的“瞬间”没有流浪,因为他们有诗歌这一家园。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一些短作中。宋人严羽曾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所谓妙悟,本为禅宗语言,是讲对于禅理的瞬间感悟。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大都出自这种瞬间感悟,只有“悟”才是作诗的“当行”与“本色”。在此,“妙悟”说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直觉,二是瞬间。诗歌既是直觉的艺术,也是瞬间的艺术。仔细品味一些历史上的名篇佳作,都是瞬间妙悟的产物。苏轼就曾形象地说明了捕捉诗思的瞬间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他认为诗歌思维稍纵即逝,应该像捕快追逃犯一样急急火火,穷追不舍,才能将好的想法保留下来,否则一不留神就没了踪影。这或许也是因为苏轼对于人生瞬间有着特别的感悟,他就曾表达过这种人生无常的瞬间感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表面上看,苏轼是在讲人生就犹如一只到处飞翔的鸿雁,短暂停留,十分忙碌,什么都难以留下,实际上笔者感觉这是他对“瞬间”有着十分独特的感受:“踏雪泥”、“留指爪”、“飞不计东西”都是一个个瞬间,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整个生命的意义。叶梦得也认为“诗家妙处”在于“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猝然,就是瞬间的感悟。试看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转折关键处全在“忽见”二字,正是在此“瞬间”,少妇由鲜绿柳色悟到青春易逝、芳华无常之理。与此相似的还有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全诗篇法紧凑,一气蝉联而下,如只摘出一句,会不知所云,只有由末句层层倒求其意,才能明了诗意,而这也是瞬间而起的意念,由诗人妙笔固定下来,成为永恒。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女孩儿少年相思之态,惟妙惟肖,其美也在捕捉住了此一年龄段那稍纵即逝的瞬间。此处举例,只是提示,难免挂一漏万。其实,只要是对古诗词稍有了解,就不难列出一系列瞬間“妙悟”的诗词,如“西出阳关无故人”、“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太多了,此不赘举。
  名人的瞬间不缺乏“家园”,尤其是著名文人,他们已用生花妙笔将其人生感悟的瞬间化为永恒,其精彩的瞬间直到今天诗词大会上还在吟唱——人们的心灵就是他们瞬间凝结的家园。但这里的问题是:如我等普通人的瞬间怎么办?有没有家园?有没有意义?在微媒体,尤其是微信出现之前,由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等特征,这个问题明显无解。但有了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之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微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不同形式,使得普通人的瞬间感受也有了表达的渠道,普通人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有了意义。
  试从朋友圈中找几例有关日常感受的文字:“体验(天津)地铁六号线开通第一天。所见之处,宽敞明亮,安检售票,各就各位。车站车厢乘客稀少。大概等候的时间是七至八分钟,每一站地铁行驶时间大概一分钟,疾如飞箭,恍然若梦。相约明天,文化中心下,吴玉如书法展见。抽空办一中行闪付卡,意外惊喜不便公开。”又如对于生活的理解:“娶自己养得起的老婆,吃自己喜欢吃的饭菜,甭管别人怎么活着,自己图个自在。”押韵,且含有哲理,还有形象的微笑,看完不由会心一笑。还有表达瞬间的一种模糊感受:“时间最无情,突然间号啕大哭,嘲笑自己一下,亲们不要担心我,间歇性发作而已。”这种情愫看似莫名其妙,但却似乎人人会有,在一生中不时闪现,感觉得到,却又难以言传。当然,还有一种类似故事性的叙事。
  不难见出,在这些瞬间的表达中,不仅具有诗歌的胚胎,也初具哲理的雏形,自然也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些瞬间似乎更能引起共鸣。当然,在笔者的微信中,也会见到这样的文字:“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任性地推测别人的人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格的成熟度取决于正邪两极对立感的减低。成熟的人,从不会站在道德高地上,对别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居高临下的评头论足。事实的真相,就如同隐在半空中的铁丝网,幼稚的人看不到它,就会想当然地否定其存在,其后果只能是一次次被打脸。生活的复杂,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在下着自己的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皎洁与阴暗。永远不要随意去评价判断一个人,因为,你并没有经历他的人生。”这种瞬间感悟,放在任何社会心理学著作中,似也应无愧色。
  写到这里,笔者也来凑个“瞬间”的热闹。一场春雨,校园繁花竞放,柳絮癫狂,笔者授课的教室在二主楼高层,竟然也不乏飘絮转圈飞舞,不由口占一首:“南开新雨后,桃李竞自由。飞絮与同学,共上二主楼。”配上几张图,发到朋友圈,把一时的感受形成文字,再把形成的文字表达出来,传播出去:“瞬间”的意义,或许仅此而已。
其他文献
说到监狱图书馆,最有名的莫过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所描绘的场景。在美国的肖申克监狱,遭受误判入狱的银行家安迪,在担任监狱图书管理员期间,不厌其烦地给州议会写信,请求图书经费和赠书。几年后努力终于得到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还有史无前例的每年五百美金的监狱图书基金。而安迪最后用来挖墙越狱的小锤子就藏在一本被掏空内容的《圣经》里,在此,书籍以另外一种方式完成救赎之道。那么真实的监狱图
一  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王朝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公元527—565年),曾进行了三场规模宏大的战争,即: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和哥特战争。史学家普洛科皮乌斯作为一代名将贝利撒留的秘书,有幸跟随着这位天神般的主帅亲临各大战场,并详细纪录了这三场战争的始末,为后人留下史学名作:《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  普洛科皮乌斯自幼深受希腊文化熏陶,书写历史时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古人般质朴、严谨的风范,译家王以铸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中华文化的命运也在这个百年间遭遇过空前的危机,经受了剧烈的沉浮,期待着华丽的转身。作为负载文化的群峰,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作家前赴后继,品尝去留徊惶的寂寞,分享群星闪耀的光芒,经受灵肉煎熬的苦痛,托起废墟重建的希望……斯人纷逝,文化不死,生命便也不朽于历史和文化之中,“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重新梳理这段斑驳纷杂的历史,有一个视角始终与学者、作家
一  和作家多米尼克坐在咖啡馆聊天。外面下着雨,宽阔而毫无特色的大街上行人寥寥,春天迟迟不来。  我和多米尼克是在一次写作坊认识的。写作坊是当地诗歌协会组织的活动,放在离我家不太远的一个书店里。这家书店我还算常来,店面不大,好在布置得当,还有便宜好味的咖啡、浓茶,招揽了不少跟字词做卓绝斗争的人。靠近落地窗台的地方,一水的苹果电脑排开,啪啪啪,手指头在黑色的波浪间飞来掠去。我受不了别人打字时的键盘声
在中国知识分子二十世纪的生命记录中,在历史学界追溯与怀想的先辈里,有一个人的名字时隐时现,从不曾离开人们的记忆,近年来似更有“趋热”之势,他就是雷海宗先生。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发表《中国的兵》、《无兵的文化》等文章而一举成名之后,他作为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历史系主任,驻守海内学术重镇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与高等学府内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编撰《战国策》杂志及副刊,不仅名噪一时,其所谓“中间偏右”的独立言
一  中国商品和文化西传欧洲,十六世纪以后的欧洲掀起一股东方热,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宫廷和贵族家庭中出现了用中国风格(Chinoiserie style)做装饰的时尚。1550年,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用中国瓷器装饰他的拼写文字和徽章;在法国,法兰西斯一世和他的儿子亨利二世的宫中因专门陈列精美的中国瓷器橱柜而闻名;伦敦的皇家植物园里建有一座中国式宝塔,彼得堡南郊“沙皇村”(Tsarskoe
物欲炽张的时代使得诗歌成为保持主体精神活泛与灵动的文化基因,成为维护人们情感真挚与诚实的人文养分,换言之,正是诗歌让人们回到本我和原初,使读者心灵始终保持新鲜而持久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近日阅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川庆诗选》,深感诗歌依旧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濡染着人们的精神修为与人格操守。  一个世俗社会的来临,总是伴随着一场深刻的人文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以高雅艺术形式实现个人生
严格说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两支,一支在国内,一支在海外。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海外”的中国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较少,加之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对“传统”的认知度要明显高于“国内”,所以说,在此情况下,存活于“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反而比“国内”的可能更为纯正些或地道些。近期笔者到美国几所大学访学,顺便去耶鲁大学东亚系拜访了《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一书的作者苏炜先生。张充和,为著名的“合肥张家
(一)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拥有长江流域第一古城——盘龙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还孕育了宋代理学巨匠程颢、程颐兄弟,又是辛亥革命与大革命风云人物云集的重镇,其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十余年来,笔者将创作的二十余部古今、中外名人传记作品赴台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年盛夏,笔者携首部文化专著《无陂不成镇》随武汉作家团赴台交流,引起台湾学术界与文艺界的关注。所以
最近在读刘再复先生《论中国文学》这本结集时,对其中《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在我国文学史的命运》一文中有关他对中国戏曲人物性格塑造的美学问题有不同意见。  刘先生在论述塑造文学形象丰富性、性格复杂性时,说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形象反映在性格刻画上的单一性、极端性、脸谱化、浅俗化方面的问题。刘先生说:“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化,其根源也是求其性格的极端鲜明”,而未做到“任何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典型性格,都是性格明